返回 菜单

调漂原理之物理受力分析

满嘴蛋花汤2020-04-19 15:47:09

各位钓友,说到调漂,我相信很多新手包括我,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完全被搞懵,调漂视频看的越多越懵,最后发现别人的调出来的不符合自己的情况,其实这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用的鱼漂,鱼钩和饵料不一样,导致最终的结果大相径庭,我在这里为大家分析下调漂的原理,其实就是一道简单的物理受力分析题,大家看了之后就能想得到自己的双钩在水底的状态了。

首先要明确鱼漂的吃铅量,铅坠克重,双钩重量和饵料重量,双钩和饵料的重量需要自己通过实验得出。先上一张我自己画的草图:

图中左侧为线组的模型图,右侧为简化的物理模型,我把浮漂标记为1,受水的浮力,整体受力方向向上,整体重量假设为25目;铅坠标记为2,整体受力方向向下,整体重量假设为15目;双钩分别标记为3和4,整体受力方向向下,整体重量分别为3目;饵料标记为5和6,整体受力方向向下,整体重量分别为2目。铅坠加双钩加饵重刚好为25目。假定双钩距离大于5目的距离。

接下来进入调漂阶段:双钩半水调漂后浮漂应为4目,分析为浮漂受铅坠15目的拉力和双钩共计6目的拉力,最终剩下4目,计算过程为25-15-3-3=4,也就是说调目为4目。然后挂饵找钓目,在为上拉浮漂的情况下,挂上双饵,共计4目,此时浮漂刚好为平水。

接下来分析钓目对应的双钩在水下的状态:

1、浮漂平水,双钩状态为离底,因为浮漂浮力刚好等于铅坠加双钩加饵重的重量;

2、钓1目,下钩触底,上钩离底,因为浮漂此时受向上浮力为24目,但是铅坠加双钩加饵重要大于浮漂1目,那么肯定下钩触底,让地球承担向上重为1目的托力。

3,钓2至5目,下钩躺底,下钩子线弯曲,上钩离底。

此时你会发现,调4钓5居然不是双钩躺底的钓顿,因为我设定了双钩距离大于5目。

好了,写到这里,我想让大家知道的是这个受力分析的原理,知道了这个原理,调漂就不需要瞎蒙了,只要拿出草稿纸画下受力分析就知道双钩在水下的状态了。

上述是我自己的一点粗略的分析,如有不妥,欢迎各位留言讨论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调的目数,子线目数,饵料目数,测一下,然后再来确定给调漂应该调几目,根据线组浮漂搭配,

很久以前宁波

是的,只要有一种情况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调目好确定,钓目就看实际情况了

钩尖江湖崔哥去哪了

调的目数,子线目数,饵料目数,测一下,然后再来确定给调漂应该调几目,根据线组浮漂搭配,

很久以前宁波

秀啊

很久以前宁波

简单的事情搞得这么复杂干嘛呢?不是所有钓友都学力学的!陷入越深的人对钓鱼越没信心!

很久以前宁波

在哪里?

很久以前宁波

慈溪的

账号已注销_PuSlT9Rg

在哪里?

很久以前宁波

初中物理,这个原理比单纯看别人调漂视频简单多了,调漂视频只会越看越懵

海岛矶钓人

简单的事情搞得这么复杂干嘛呢?不是所有钓友都学力学的!陷入越深的人对钓鱼越没信心!

很久以前宁波

一点自己的看法而已,欢迎多多交流

今天哪里干

秀啊

很久以前宁波

下次去钓鱼带个电子称,双饵称下,免的上钓饵大,下钓饵小,钓目不准

很久以前宁波

下次去钓鱼带个电子称,双饵称下,免的上钩饵大,下钩饵小,钓目不准

很久以前宁波

这个只是物理模型简化,实际操作中只能尽量控制饵料大小一致,至于钓2目还是2.1目,没必要那么精确吧

喂鱼人han

下次去钓鱼带个电子称,双饵称下,免的上钓饵大,下钓饵小,钓目不准

很久以前宁波

记住人定调目,鱼定钓目,钓鱼是在变化的。

很久以前宁波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