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那哈乡泗南江水电站距楚雄450公里,自2017年四月去过后,每年春秋我都要各去一次。
究其原因,第一次去就中毒了。
那是2017年4月15日,楚雄州庆放假,仅凭网上钓友贴子的信息,我们二车九人,男女老少(五男四女,年龄最大七十四,最小九岁)匆匆联系了个钓棚,便向泗南江出发啦!
由于出发较晚,到元江时已近二点,下高速进城吃饭,完后继续上路,带路车却不上高速,而是出城沿国道行驶,我车上导航一直提示调头,可我不认识路呀!没法,咬呀跟上吧!
国道正在维修,走走停停,灰尘漫漫,这都不算什么,待离开国道驶入村道,接着再驶入机耕路的时候,我的心越来越虚,旦不论路有多窄,坡有多陡,单是那连我离地间隙21公分的城市SUⅤ稍不小心就挂底盘的大小泥坑,就让我心里发怵。现在下去还好,要是回来还走这路,还真没信心!
好容易走完机耕路,来到一个村庄,咨询老乡,告知我们走错路了,要先到墨江才能到泗南江。一盆凉水扑灭了满腔的激情,忙与带路钓友商量,他倒是信心满满,指着导航说,这是近路,不会错!
好吧,估且相信不靠谱的导航,继续努力加油走吧!
走呀走,行啊行,终于驶上了油路乡道了。停车山顶,细读导航线路,阿弥托福,沿路再行驶47公里即可到达目的地。
还等什么,都下午五点多了,快走呀!
别处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山路弯连弯,从山顶一路下来,我都记不清转了多少弯,只顾小心驾驶,生怕把车上的乘员转晕车!
终于,终于在黄昏时分到达定的钓棚老板家。钓友忙电话联系老板,可是,可是老板却说老不见我们来,已安排其他人,无棚安排我们了!
看着一脸疲瘙,饥肠碌碌的男女老少,总不能风餐露宿吧,乘天还黑,赶紧找棚吧!
调转车头,一路寻找,在36公里处见一广告牌,连忙按电话连糸。老板告知:棚上无人,可接待,收费70元一人,让我们把车开到42公里处停放,他安排人来带我们上棚。我们连忙答应,并按要求来到42公里处。
等了一会,老板安排接我们的人到了,匆匆带好随身物品,连钓具都没带,打着各种照明工具,沿着将近70度的陡坡,走着根本不叫路的路,跌跌撞撞,终于上了棚。
老板娘随后带着食材也到了,手脚麻利地做好了饭菜,虽然简单,但饿急了的大家还是吃得津津有味!饭后钓友说今天晚了,只有明天上去拿钓具再钓啦!我一听,四天时间,来回近千公里,哪能浪费有限时间。于是坚持马上爬上去拿钓具,今晚就钓。
忘记说明了,一行九人,钓鱼的只有我,谭哥和斌斌三人,其余的都是来玩的。
谭哥腰不好,所以我和斌斌就负责上去背钓具。手脚并用爬上公路停车处,把三人钓具背上(竿包,钓椅,钓箱,),就已全副武装了,还有钓饵,窝料等近三十斤怎么办?正发愁间,老板来了,二话不说,背来一个大筐将剩下的全部装好,又把我们身上重的也拿着送我们下去。
到棚后连忙打开窝料拌好一大桶,打着夜钓灯找好三个钓位,每个钓位打下三斤以上的窝料,接着回棚组装钓具,开拌钓饵。待全部准备停当,己近晚上十点了。
第一次到陌生的钓场,再加上时间晚了,根本没想到能上鱼,所以我只拿了一把5.4米矶竿,1.5号主线,1号子线,伊势尼6号双钩,一截甜脆玉米,连鱼护都没带就上了钓位。三竿之内完成了调漂找底(几十年钓鱼练出的强项),水深近四米,还不错。!上饵,抛竿,灯光定位,看着浮漂缓缓下沉,最后定在水面,浮躁的心好象也随之渐静。摸出支烟,点燃,刚吸两口,只见浮漂点动一下便徐徐下沉不见,不会这么快吧,心里疑惑,但钓鱼人的条件反射还是让我及时扬竿,瞬间,手上传来中鱼的快感,而且,此鱼还不小。手上蹓着鱼,嘴里大声呼叫拿抄网鱼护过来!谭哥动作挺快,空着手很快来到我身边,此时我也把鱼带到岸边,谭哥用手电一照,惊叫一声,是条大江鳅。难怪手感特别,上钩后一直在翻滚,由于线细,我一直把鱼馏到彻底翻白,谭哥才伸手将它捧上岸,估计二公斤左右。
由于没拿鱼护,我把竿,玉米递给谭哥,告诉他窝子的方位,然后提着鱼回棚。
斌斌一见我拿鱼回来,连忙背着全套装备往钓位就走(他主要玩竞技钓,不象我和谭哥玩传统钓)。待我拿鱼护养好鱼,固定在棚上,拿着备用鱼护和抄网回到钓位,只见谭哥一脸不解地立竿站着,见我就说,脱钩一条,再上一条又切线了!哎,线组小了,切线也正常。
我又返回棚上,取出另一支7.2米矶竿,5号主线,4号口线,伊势尼10号钩500型大轮,这是去年万峰的主打竿,插上漂就能用。只能凑合着对付下了!
回到钓位,调漂找底,挂饵抛竿,不到一分钟,一个大黑漂扬竿中鱼,仗着粗线大钩硬竿,两个回合抄鱼入护。两公斤不到花花一条。再抛竿入位,最多五分钟,浮漂轻晃一下,慢慢下沉,双手扬竿,如挂老桩,接着慢慢移向库心,手上感觉如同牵牛,把泄力紧了两圈,出线速度也不见减,站在一平方不到的钓台上的我竿柄顶着肚子,双手握竿,身子使劲往后仰还是有顶不住的感觉,谭哥在旁看势头不对,忙从后面抱着我的腰,嘴里叮嘱如果不行就扔竿,安全要紧。鱼丕昱不紧不慢地向深水库心游去,100米线已放出大半,我怕线放完,也或许觉得出线还是太快,于是睠出一只手又把泄力紧了紧,也就是这时,突然竿身一轻,没了承重感觉,收线回来一看,钩,10号伊势尼大钩,公然断了。我的个娘,这钩曾起过15.7公斤大花鲢也无事,怎么就断了呢!
此鱼跑后,窝子再无一口,倒是离我不到二十米的斌斌,3.6,4.5,5.4米手竿上鱼不断,噼里啪啦好不热闹,可是,也只是玩玩而已,水响过后只听,哦嗐!一个多钟,准备好的钓组从小到大全部切完,入护的仅千克花花一条!
重新补窉,期待明早再战!
第二天大早起来,天空却是银丝不断,下雨也就罢了,还落水,比起昨夜,落水一米有余。冒雨下棚,到位下竿,水走得竿都牵不住,坚持到九点,一口不见,只是收获了满身的泥浆,无耐,回棚喝茶吧!
此后两天落水严重基本无口,当然也无鱼获了。第四天大早本来要走的,无耐雨下个不停,只有等老天赏脸了。等待中倍感无聊,随手抽出2.1米路亚竿在l棚上玩起滑漂筏钓,红蚯蚓上钩,下钩就有口,1-2两的黄辣丁连竿不断,一个多小时起了近三十条,如不是要回去上班,真舍不得走。
回家细想,我们去正值变天前,天时地利,大鱼狂口,但由于行程匆匆,准备不足,所以断钩切线,鱼获不多,岸钓不佳,没有及时试试筏钓,应变能力太差。如果第二天及时进行伐钓,两天半时间三人也可擒获黄辣丁数斤。
此后,我多次前往,擒获江鳅最大3.9公斤鲤鱼,罗非,鮻鱼无数,所用线组为飞磕1.5主线,3号子线,但每次子线都要切几副,主线也切过两次,19年10月与昆明钓友相距而钓,当我连切3号子线后他们还笑话我,我也不好解释,但当他们也切线后(他们用的是1号大力马子线),终于明白遇到大鱼时,秒切大线组是无奈的事情!
由于换手机,原来存的大量图片丢失,所以纯文叙述,请大家谅解,下月准备征战小湾,到时多拍图片,并作文奉上,以作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