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饵太重了吧,一直往上撸漂,得把下饵的重量撸没了,上饵才能下沉,漂筒肯定也是准的,有水的地方就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换了钓的地方,会有小的不同而已
资源很重要
不带饵调就好了,而且夏天来了假口多,太灵了反而累
首先强调的是:调钓与资源无关,能不能上鱼与能不能钓个明白是两回事。其次讲讲飘桶的问题:1.5主线1.0左右的水深理想门用漂吃铅量在1.25克,排出野外风速水流适当增加0.3克的铅;再次一般钓底是空钩离底10-20公分调漂,钓浮可带饵调漂。说回来钓底带饵调漂也不是不可以,建议上钩带饵,目的是让上钩轻触底。第三野外钓鱼风线以下及子线是钟摆运动轨道,而漂桶是垂直向下。当然还要考虑漂桶内线组与桶壁挨在一起,增加上下运动而产生的摩擦力以及水表面的张力等等。只有自己钓明白了,即便不上鱼,心情也是舒畅的。祝你早日学有所成,大鲫大鲤!
不动
很简单,首先你去调钓目,得到铅皮的目数,再挂钩看调目,得到每个鱼钩目数。假设挂铅皮6目,每钩一目,这就是调4目,钓5目时单钩触底,钓6目时双钩触底,此时铅皮不到底之前无论怎么调漂都钓不到7目,当铅皮到底后才出现7目。
本文作者在说理论
本人又仔细看过,同时结合经验,发现我们在计算钓目调目时,往往忽略了钩在底部时子线对线组起到的向上的支持力。结论:作者要想实践与理论相同的话,可以使用超大漂,超大钩,超细线。通过调整,当把子线支持力忽略后,理论就与实践对应起来了。
学习学习
正解
这是漂烂了进水的典型症状
正常!双钩带饵调漂一般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也可用于水底有酱层和水底杂草。
空钩悟道钓椅如何?耐用吗?
双子线上下钩在大水面调漂时会通过抛竿,入水摆动等动作找到各自的受力点,子线支撑力可忽略不计,所以很容易通过调钓目做到双钩到底!调漂筒面积小做不到双钩里的距离大,所以下钩子线有很强的支撑力,特别是粗点的子线,另外还有筒壁的影响等因素,因此你轻微调几目都由于下钩子线的支撑力导致上钩总是不太触底!你可以换个细子线试试
多谢指教
呵呵
剪铅,另外空钩调半水,饵料注意控制比重和大小
漂大了,饵料比重轻了
看看崔老师调漂就知道了,带饵调漂饵加勾子重十目,所以调二钓十上勾还不到底,钓十一目十二目就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