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鱼儿从严冬的潜伏中复苏,加之要产卵、蓄卵,需要充分的营养,就得大量进食。此时鱼儿成群游弋,格外好钓。只要掌握了春天鱼儿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加之垂钓得法,往往能获鱼儿满篓。概括起来:就是春钓五钓五不钓。
五钓五不钓
钓滩不钓深
沉静一冬的鱼儿,随着春天的到来,纷纷离开水较深、水温相对稳定的越冬窝点,游至水温气温相对较高,同时苏醒过来的水草、虫类也较多,这便给鱼儿提供了天然的美味佳肴。故在浅滩、岸边施钓,往往比深水区获鱼多。但钓浅滩、岸边时,还得注意一日之中钓点的变化,即早上和傍晚略钓深一些,时近中午宜钓浅一些,此变化乃钓谚“一日三迁”之说。
钓草不钓光
钓谚说:“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草者,即水草也。在鱼类中大都是爱草的习性,尤以鲫鱼更爱水草。因水草的嫩芽、嫩叶及其聚集的浮游生物是鱼儿的主要食物。鱼儿产卵也需要水草等物粘附,水草成了鱼儿育女的天然“产床”。还因鱼儿胆小怕惊扰,水草可供鱼儿躲藏。所以鱼儿和水草结下了不解之缘。故选钓点时,若选择在草缝(水草之间的空隙),效果甚佳;选在水草旁,也比较理想。倘若一条河中水草极少,哪怕只有一簇水草、几根枯柴也是好的。钓点就定在这个地方,也比光水区获鱼多。
钓活不钓静
活者,流动的水域也。活水溶解的氧气多,水中的鱼儿较活跃,食欲旺盛,游鱼戏水多出现在这一水区。当鱼儿不断地活动,自身消耗的能量必然会增加,觅食、耸食的现象也会增多。故在活水区施钓,往往比钓静水域获鱼多。
还有几条留着下次讲哦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