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春季开钓】老是锚到鱼?从这几个方面改进,也许正是你犯的错

老羊说钓鱼2020-04-11 23:10:09

钓鱼之所以吸引人,不仅仅是最终的鱼获,更重要的在于钓鱼的整个过程,比如:刺鱼的一瞬间,以及溜鱼的整个过程,但是如果是挂到,或者锚到鱼的话,就不是那么好玩了。一来是手感和正口鱼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另外锚到鱼也对窝内的鱼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最终被锚的鱼很可能就会跑掉,尤其是大个体的鱼。总之,挂到鱼的话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甚至是我们钓鱼人应该极力避免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先来分析锚鱼背后的不当操作,再进行调整和改正,才是今天要聊的话题。

一、锚到鱼的原因

偶然因素:基本上每个钓鱼人都会出现锚到鱼的情况,有时钓一次鱼能锚到一两条的话,基本上属于正常情况,尤其是在鱼口好的时候,而更让人惊奇的就是两枚鱼钩居然能钓三条鱼,那么肯定有一条是挂上的,另外两条都是正口,这也充分说明了挂到鱼的确存在偶然因素。

调钓的原因:我们的调钓就是在大灵和大钝之间转变,但是调的太灵或者太钝,都是会导致锚鱼的现象发生。太灵的话,鱼在经过水线的时候,会碰到,那么浮漂可能就会产生信号,诸如抖动,摇晃的漂相,我们提竿的时候就极有可能锚到鱼。太钝的话,钩饵是躺底的,而鱼是游离在水底之上的,一般的鱼口是表现不出来的,即使有鱼将钩饵吃到嘴里也有时间吐出来,但是浮漂的动作就晚了,我们提竿就更迟了,而且鱼通常是在钩饵上方游动,此时就会挂到鱼的肚皮或者尾巴等地方。

水情的原因:在自然水域钓鱼,我们不可能做到水底都是平的,有坑洼不平之处再所难免,但是鱼会适应这一切,我们在作钓的时候,每次抛投的点是不一样的,可能落在凸出的地方,也可能落在凹进去的地方,那就容易锚到鱼。

鱼情的原因:总体上来说,能锚到鱼说明鱼情肯定是不错的,而在鱼多的时候,就会经常出现挂到鱼的情况。因为有数量优势,提竿次数的增加就会增加锚到的概率,还有就是鱼的进食欲望比较强,导致鱼口比较杂乱,我们把握不住漂相的话就会锚到鱼。还有就是鱼上浮之后,我们还是钓底层的话也会容易锚到鱼的下方位置,而当大鱼进窝之后,在游动的过程以及蹭线的时候,就会引起漂相的变化,此时没有把握好的话,很大可能会锚到大鱼身上。有一种情况就是,当鲢鳙进窝之后,就很容易锚到它们,就是因为它们的过滤进食特征,导致水流复杂,钩饵受到的影响也就很大,锚到在所难免,有时甚至连竿锚鱼。

二、如何减少锚到鱼

调钓上的改进:首先,在不钓大鱼的时候,建议不要使用太顿的钓法,而在钓灵敏的时候,也是要把握一个度的,除了在钓轻口鱼的时候,还是要根据具体的鱼情来进行调钓。比如:钓灵敏的时候,经常锚到鱼的话,就要相对应的钓钝一点,减少因鱼活动造成的漂相变化,主抓顿口,黑漂等漂相,基本上就是正口。

水情上的应对: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在平底的水底作钓,可以打重窝去诱鱼;但是鱼通常都是藏在水底有障碍物的地方,那里比较安全,所以就不得不在不平之处作钓,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要查看好地形地势,了解周边的水深情况,尽量每次抛投都在一个容许范围之内。

鱼情上的应对:针对鱼多,鱼口杂乱,或者鱼上浮的情况,就要稳定住鱼情,不能使用雾化太大,味型太大的饵料,要使用搓饵,或者直接使用颗粒饵料,将鱼层稳定住。当鱼上浮之后,还要正确判断作钓的水层,钓对了水层才能有正口鱼。而在野钓的情况下,随时都会有大鱼的进窝,所以时刻要为大鱼做准备,当小鱼不闹窝,浮漂安静的时候,就有可能是大鱼进窝的时候,在观察漂相的时候,也要适当放点口,方式错误提竿锚到鱼。

最后总结

钓鱼不是正口的情况下,就要立马做出调整和改变,否则锚到鱼的风险是很大的,最糟糕的就是炸窝,前功尽弃。所以就要在调钓上找原因,不能太灵也不能太钝;从鱼情上看,鱼口是否杂乱,鱼的数量是否过多,是否有上浮现象,以及大鱼是否进窝,才能针对性的钓正口鱼;从水情上看,水底的情况有没有坑洼不平,把握住水底地势,在抛竿的时候有依据,抛得准,才能减少锚鱼现象。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各位关注留言交流!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