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跟着老丈人传统钓,去年迷上了台钓,关于调漂,看了很多视频自己也摸索了很久,见识了很多见解不一的方法和版本,也有了自己的思考,下面讲讲我调漂的整个流程,希望各位大大能提点意见共同进步。
第一步,粗找底。不带钩挂重铅找底,直到浮漂露出漂尖或一目,初步确认水深后,再在钓点左右位置抛竿看水底是否平整,了解水底地形。
第二步,半水调漂。浮漂下拉超过子线长度,剪铅,直到浮漂露出想要的调目。假设调6目。
第三步,量钩重。挂上双钩,看浮漂下沉几目,这几目就是双钩的吃水重,由此得出单钩吃水。如果浮漂目数不变,原因可能是子线过长,双钩到底了,或者浮漂是空心软尾,双钩过轻,可根据鱼情选择更换浮漂或鱼钩。出现黑漂,可能是漂尾过细或鱼钩过大,两者不匹配,根据鱼情更换。假设挂双钩露出4目,则单钩吃水1目。
第四步,反找底。下钩挂饵,看下沉几目,为单饵重。调整浮漂至露出与空钩时相同目数,则此时状态为下钩轻触底,上钩不触底。原因:单饵与空钩浮漂目数相同,说明此时饵团重量被河床托住,线组依然只承受双钩牵引力,此时找的底是最接近我们垂钓过程中的精确底。为方便第五步计算假设单饵重1目。
第五部,设定钓目。由以上调钓过程,我们可以得知水深,空钩悬浮状态为4目,双饵悬浮状态大约为2目,那就可以通过调整浮漂目数设定出自己想要的双钩状态。如浮漂大于4目,则线组未受到双饵及双钩的牵引力,所以此时状态为双钩躺底。如浮漂露出4目,则浮漂只受到双钩牵引力,此时状态为一饵躺底,一饵触底。浮漂露出3目,则浮漂受到双钩及一饵重量,状态为一饵躺底,一饵离底或轻触底。浮漂为两目或一目,双饵离底,极灵状态。
调平水,都是双饵躺底的状态。
第六步,爆护。
以上就是我这个新手台钓调漂的过程及计算方式,自我检查容易忽略问题,希望各位大湿能够多多指点,共同爆护。
只要能到底 无非就是灵一点 钝一点 关键要有资源 其它全是扯蛋
对,只要有鱼你就是不调漂也一样有口
精辟,大河里,我感觉没那么讲究
大湿说的对,资源才是王道。我想的是,在日常野钓中,好的资源可遇难求,而准确合理的调钓可以帮助我们在鱼情不佳时尽可能抓到每一个难得的口。
很对 无解
鱼口多而杂钝一点 少就灵一点 调钓是个不断调整的过程 面对不同的钓点和鱼情要有不同的调整 淤泥底要钓离底 鱼上浮要钓浮 风大浪大走水只能跑铅 做线组建议准备双铅钓组 有灵有钝 总结还是一句说烂了的话:钓无定律
大道至简,一步调漂。
大湿说的这些对我们新手而言都是后期进阶部分了,我发帖想讨论的是最基础的调漂,至于针对水底淤泥酱层鱼情风浪等情况见机行事,我觉得首先掌握基础的东西,还要结合后期的经验。虽然钓无定律被很多人挂嘴上,但基础调漂不弄明白,你怎么知道自己是钓浮了?还是八字环都到底了?虽然钓无定律,万变不离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