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垂钓运动起源甚早。据史书记载,商周时期,七十多岁的老钓友姜子牙曾在渭水垂钓,当时使用的不是拉饵,也不是搓饵,更不是素有“万能鱼饵”的虫饵;所用钓钩,不是袖钩,也不是伊势尼,所用的是直钩,其实就是根针罢了。但见姜太公不用鱼饵,却见很多的大板板和大鲤鱼直往钩上扑,钓到了很多鱼,简直不能用爆护来形容了。这也难怪,那时的资源真的很丰富啊!
看来,姜钓友这是在娱不在鱼,玩的就是好心态啊!不爆护都不行啊!
时代在发展。到了后来,一位家住塞外草原的钓友,平时十分喜爱钓鱼,人称“钓翁”。每次垂钓,他都会莫名其妙的丢失很多鱼获。别人不解,他摆摆手笑着答道:呵呵,丢失鱼获也是无所谓的事情啦!
尽管失了不少鱼获,可是钓翁能天天去钓鱼,天天去开心,在其他钓鱼人无鱼可钓的情况下,钓翁在自己的“自留地”里垂钓正酣。原来,这是钓翁故意放流保护资源,深有远见之明啊!
后来,成语“钓翁失鱼,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唐朝钓友李白爱写诗,人称“诗仙”,他其实是个爱钓巨物的“瘾君子”,早先出自垂钓培训高级提高班,对遛鱼之道很有研究,人称“遛鱼高手”。
一次去宰相府,自报家门:“我乃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笑问:“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李白说:“以明月为钩,虹霓为线。”宰相又问:“用什么做钓饵呢?”李白高声道:“就用天下最无义气的士大夫作钓饵。
后来,苏东坡评价李白“平时跟钓友们吹吹牛也就得了呗,干嘛要调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呢,也太不尊重领导了吧!”。
不过,钓友李白对于博大物是很有心得的,他见到达官显贵的心态,是非常平静的,毫无献媚之词,可贵啊!
哈哈。以上只是阳台我闲暇之时的一个调侃而已,不可当真啊!不过,几千年来,钓鱼这项运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垂钓文化,对我们垂钓产生了很多深远影响,推动了垂钓文化的发展,目前垂钓队伍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人数众多的一项运动。
通过以上几个调侃故事,我想表达了垂钓是一个人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唐朝柳宗元那首脍炙人口的《江雪》,描写的是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位老渔翁独自在江心垂钓 。这远离尘世的洒脱,正是我们钓鱼人的超然物外和内心世界的态度。
具体到我们每次垂钓的过程,爆护与空军同行,两者要正确对待,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悲欢本来就是对立的一件事情。每次看到手里欢蹦乱跳的鱼儿,高兴的神情自然写在脸上的。
说到悲催的事情,莫过于脱钩跑鱼啦!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在龙湖垂钓,好不容易中得巨物,边抬竿遛鱼,拿出手机拍录像。可能是经验不足或幸福来得太突然,哎呦,一个弹弓跑了。
哈哈!懊恼是有的,可是与大物有个“照面”拍下了视频,也是一垂钓过程中的巨大收获啊!
与鱼获失之交臂,正应了那句话“是你的,就是你的”。是啊!落袋为安,落入鱼护才是自己的啊!
有很多次,当鱼儿中钩,已经脱离水面,忙去接鱼时,鱼一个扑棱,或落落入水中,或掉到地面,然后又朝着水边跳去。
这个时候,我不会去抓的,任其跃入水中。
记得刚垂钓时,曾遇到过岸边脱钩的情况。一位老者说:不要去急着抓它,因为这样手忙脚乱的慌张容易出现危险。
是啊!垂钓本来就是开心^_^的事情,应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
“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舍的是鱼获,得的是快乐!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写在最后。
有人爆护,有人空军,垂钓玩儿的就是心态,体会到了快乐就是最大的收获。古代的钓友们那种洒脱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也只有这样,我们更加的从中体会快乐,珍惜现有的鱼类资源,最终让垂钓运动发展的更加深远。
祝大家大鲫大鲤玩的开心!
干文采
做沙发,搏大家一笑
真快啊,沙发没坐上,坐地板上了
图文并茂,文釆斐然。曾经不止一次写过空军经历,报喜也报忧,所以才会一直关注你支持你。
谢谢云哥夸奖。发空军帖子能得精华,主要是认真发帖感动了平台编辑啊
厉害了,哥哥
写的真好
膜拜啊!文采不是一般啊!看的过瘾。
谢谢您老赏帖啦,分享一下调侃的垂钓趣事供大家乐呵乐呵
垂钓本来就是开心的事情,希望各位钓友可以从垂钓中获得快乐哦
同感 钓落的鱼从不拣 不是你的莫强求
文彩不错
高见
有同感!巧了我今也发帖写在娱不在鱼,
兄弟向你学习。
好文采
这就是境界,膜拜啊!
漂亮
境界。
玩的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