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机会二探城南河,距上次时隔一天,水位没啥变化,只是这次水面呈静水状态。先看看今天午时的收获。
这次决定前往下游4公里左右的地方试钓,想看看同—条河流的鱼情有什么变化。
沿下游一路前行,找到一处钓点,风景非常宜人,绿意盎然。
水面无杂草,不流。手竿4米5,线组1.2x0.6,钩型3号无刺袖,中尾浮漂,离底5公分拉饵作钓,钓深1米5,仍然是单开浓香型鲫鱼套餐,酒米打底窝。
河对面及右手边已有几位钓友早早赶来,打听得知均在用蚯蚓作钓,右手边钓友已收获一斤左右,对面有一位钓友说最多6、7两,其他的不敢启齿。可能是今天的水情影啊了鱼口。
饵料勤拉勤抛勤抽,5竿左右白条报道。有白条的水域往往打头阵的就是它。
2至3竿之后小鲫来了,不过个体还是那么柔弱,不堪一击啊。
进入小连竿状态,算是给垂纶君一个见面礼。
微微一阵南风袭来,下游的水草、浮萍、杨花柳絮等等,缓缓的飘来,轻轻的吹走,布满了河面,给作钓带来了不小难度。且停且钓,速度慢了许多,鱼货自然也少了。
持续一小时左右的样子,才慢慢散去,水面干净了许多,不过还是有星星点点的散落着。这时发现白条没口了,鲫鱼也慢慢不咬钩了。
没有办法,只有继续拉饵狂抽,狂抽一阵没口,将离底重做调整,改为离底15公分狂抽,试图增加底层雾化区面积。调整后抛竿20次左右终于有口了。
既然口来了,钓层恢复到以前。小连竿又来了,真的是不容易啊,弟兄。直接上图。
鱼口受水情的影响在垂钓过程中也不能被忽略。本次案例只是水流变化了,由先两天的流水转为静水,渔获受影响自然在预料之中。
这季节的鱼儿活动量还没到夏秋季的水平。在流水作用力的影响下,给鱼儿一个外部推动力,迎上水鱼儿是游动的,雾化后的饵料形成雾化带,下游的鱼儿只要进入雾化带,必将进入窝中,让你狂拔。而静水中则情况不同,鱼儿且动且不动鱼儿说了算,饵料的味型和雾化再好,受影响的区域有限、面积较小,吸引的鱼口自然少,等待周期自然长,渔获当然减少了。这就是为什么采用蚯蚓作饵静水作钓与饵料的不同之处,经常几尾或者打龟的原因。
个人建议:一是饵料的更换,及时以商品饵料更换活饵。次次钓次次空军,即使是神仙也不高兴。二是饵料状态把握得当。务求软,雾化好,僵饵死饵的诱鱼性还不如蚯蚓哩。三是饵料的味型,这段时间饵料都是单开一种,有时加点腥。野外水域大多是生口鱼,没必要搞几加几比例多少,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乡味型了。只要目标鱼开口就说明饵料状态味型俱佳。四是钓层,小离底、大离底、半水均可,除非鱼密度高漂相乱时采用双饵躺底抓死口,一般情况下最忌讳双饵躺底,骗鱼去刨饵吃先得问鱼儿乐不乐意。
野钓的水情千变万化,这就需我们思考问题找出症结,探求解决之道、及时作出调整,才能减少出钓空军的机率。
今天的午时鱼,小有收获,分享给大家,当然是蚯蚓垂钓者望尘莫及的。
适时放流,鲫与小白不可兼得,抱得小白归。
感谢大家观帖。祝天下钓友大鲫大鲤。
大师分析得很到位,学习了
要问一下大师,一般用饵料虽然来的快,但大部份都是小鱼。蚯蚓虽然慢,但鱼要大些,这是为啥?
不是大师,感谢您的鼓励。
不是经验的经验,这一点钓鱼人都懂。感谢阅帖。
这个挡针有点风格
厉害呀,这鱼获可以
资源不错啊!
大师的打食器可以放博物馆了
离底有没有大板板?
有些年头了。感谢您的阅帖。
谢谢兄弟的鼓励。
是滴。钓鱼先看水的安全性。
呵呵。改装后小巧玲珑,直接挂主线打窝。谢谢啦。
资源受限。一河的钓鱼人没见过板板,哪怕小板。
请问你打窝是用什么竿子打的?谢谢
就用手竿及主线打滴。打窝器挂在主线上,将主线上两太空豆收紧,将改制后打窝器上的太空豆收紧,然后抛出去即可。
下酒菜不少了。
呵呵。这白条需阳干后再烹制,味道更好。感谢观帖。
大师,论述的精妙,让鱼找饵,确不如让饵找鱼,野钓十回九空的小白学习了,实践中检验!谢谢大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