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的很慢,所以春天才有浪漫。
春不语,却能催醒百花。花不语,却能醉人心田。记忆中的春天,是飘在空中的朵朵白云,是流在心田的清澈溪水,是旅途中的郁郁丛林……。
春种夏芸秋收冬藏,自然自有其规律。人类能够发展壮大,就是掌握了这种规律,并能够适应规律。
因时而动,应季而行。
当然,垂钓这个古老而新潮,富有无限生命力的活动,更是如此。
所谓的钓无定法,就是要不断的去调整钓技钓法,去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是逆而行之。毕竟,垂钓也算是一项非常贴近自然的活动了。就是在自然/生物规律中,寻求一线机会。
就广东沿海地区来说,虽然感官上,四季不怎么分明,就在冬夏之间,无级转换。但是,细微来看,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一般来说,春节前后到5月份,雨水少,还没有形成气势。整体处于枯水季。基本的河流,都是水位大降,水体浑浊。就经常野钓的前山河来说,这个季节,水位会比夏季,降低一到两米。岸边的石头,地笼,单车……,都会显露出来。
加上水流量减少,内河排出来的污水带的垃圾,会慢慢的沉积在河底,更加造成了水体的污染。
更严重的是,工厂偷排工业废水。要是出钓遇到这种情况,空军就是唯一的结果了。
以抛竿钓法为例来讲。
一般在水质相对清澈的时候,前山河华发这段,底钓主要是钓鲮鱼(土鲮,麦鲮,泰鲮),罗非,鲤鱼,红眼等。浮钓会有一些花白鲢,当然,鲮鱼,罗非也会有。
到了枯水季,就完全不一样了。水质差,鲮鱼之类的,基本上就不开口了。在鱼获中的占比,就低了很多。甚至连小罗非,都少了很多。
这时候,花白鲢沉底,基本上会聚集在河中间的深水区。根据温度,水流,气压……,还是有开口的机会的。鱼获,基本上就以花白鲢为主了。
以下从气温,气压,水流几个方面,来分析相应的钓法。纯属钓友交流以及个人总结,欢迎讨论交流。
1,春节前后,气温低,十几度,早上就不合适钓浮。基本上钓底,抛竿远投,会有效果。到上午十点多,十一点,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如果不走水,浪小,就比较适合钓浮了。钓底反而会进入沉寂期。
2,气压正常的话,鱼口自然就好一些。如果气压偏低,感觉沉闷。除了考虑水流以外,主要是要在饵料上做调整。
一般夏天,用红色腥味的方块饵多一些,这个季节,或者这种情况下,红绿双色,腥+果酸味的,就比较适合。
3,水流。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前山河,上下游,都有分叉入海口。走水,回水,来回摆动。
一般,走水速度不大,适合钓底远投。不走水,适合钓浮。走水大,适合收竿回家,这种情况下钓,基本上就是浪费饵料了。
钓浮,就怕走水或者起浪,这样,饵料在水中,来回摆动,除了饿急了的小鱼,这就会引起大鱼的警惕,根本不会吃饵的。还要钓浮的话,十钓九空军。
走水慢的话,水体交换,会把一些污染严重的水体带走,把有机物冲起来。鱼就会沉底觅食。远投钓底,正适合。
水流一旦停止,污染物就开始就地沉积,多数的鱼就不开口,花白鲢也会到深水区,沉底。钓浮,加大钓深,一般一米五左右吧,远投,鱼获还是有保证的。
实际操作中,基本上都是要根据包括单不限于这些因素,来选择相应的钓法,饵料,才能有好收获。
不过,鱼种基本上,就以花白鲢为主了。不管钓底,还是钓浮。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远投,远投,远投,重要事情,说三遍。水位下降,水体浑浊,大鱼都会躲在深水区的水底。打远了,才可能碰到鱼群。
钓浮的话,钓深需要增加,贴近水底垂钓。
饵料上,红色腥味效果不佳的时候,不妨试试红绿双色,说不定就能打开局面。让你成为整条河最靓的仔!
哦,忘记了一点,就时间段来说,一般早上到上午10左右,底钓鱼口好,持续到下午两三点,钓浮效果会好一些。
下午钓的少,一般两三点到五点多,钓底效果也会好一些。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雷同(以外),纯属意外(正常)。
春暖花开,山河无恙;
万物复苏,阳光明媚;
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
还有疫情当下平安的你!
最后,祝大家平安健康!
天天爆护!
大师,下次以手竿钓法为例也讲讲呗,刚好我也在前山河这段钓鱼
前山河钓手竿,效果不好
厉害,真是钓鱼人里的状元才
总觉得你是语文老师
过誉了,不敢当
金币到手
6666封
看看
花啊
好文采
不错
我就特别喜欢走水,崩尖钓超级刺激。话说农科所钓不了鱼了,难搞哟
是呀
大师,远投是用矶竿……还是……?
海竿,竿稍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