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方圆20公里左右有水的地方都现钓鱼人的身影,加上可钓资源并不遂人愿,疫情并未完全散去,孤身前往30多公里外的渔洋小镇作垂纶。
来到一段拐弯的河流,水退之后略显小沟模样,就此下竿。
满河布满水莎草,水底现青苔。找了处水草稀疏段作窝点,水深1米2左右,静水,水面断断续续有鱼跳水,水质良好,水面宽不足20米,水退1米左右,有痕迹,可能近几天开闸了。
考虑近段时间温度适宜,鱼儿开始主动觅食,以香型为主流,仍单开浓香型鲫鱼套餐,未掺入腥味添加剂。手竿4米5,线组1.2×0.6,3号袖钩无刺,中尾醒目漂。离底5公分拉饵垂钓。酒米打底窝。
勤拉大饵团,勤抛竿,勤抽。十竿左右来了一口小鲫。
快抽,吃口轻轻的,漂尾渐惭入水,及时扬竿刺鱼。
打频率快抽是在短时间将窝点周围形成雾化区,在静水区作钓更要求速度快、抛竿准。点顿一下,提竿。鳑鲏!
继续拉大团,斜漂草丛方向,及时打。白条有口。
“三味鲜”进窝,可能在春季的这小沟小渠基本上到齐了,其他鱼种不敢奢求。有口,继续打。
这么长的莎草毫不留情被拔起。顺便提点个人经验:野钓通常我们的线组都适当加大号数,特别是主线与子线间的号数应间隔几个号,避免两线组隔号太近,因材质、制造工艺不同拉力相近或相仿,遇上挂底,、挂草而误伤、误断主线而得不偿失。如果仅仅考虑了鱼吸饵的舒适度而忽略了自然不利因素的影响,我认为是不够全面的。既然陆陆续续有口了,得考虑鱼儿的适口性了,改作拉小饵团入水,适时点逗。漂相轻点了一口,也要打。
看来窝子聚了不少鱼了,择时机降低抛竿速度,没口时逗逗,也不错。
水面波浪不惊,河底热火朝天。蹭线的、蹭饵的、扎堆的、看热闹的、为图一时之口快舍脸不要命的……漂是渔人的感官,你们心底里那点儿小九九还把摸不准?照抓不误,等缓过神来悔不当初!
一阵兴风作浪之后,口仍不停,抓口准也打不着,空竿多。考虑底层鱼口仍多,只是许多乱象叠加在一起干扰了正常的吸饵动作,继而力道通过钩饵→子线→8字环→铅皮座→水线,或者是其中任一环节受鱼体干扰反映到浮漂上都是不真实的吸饵信号。这种现象在鱼密度高时经常出现。解决方法是拉开铅皮座上方的太空豆5~10公分,钓滑铅,抓死口,让钩饵、双子线、8字环,铅皮座(需适量再加铅)躺底,适当上移浮漂至所钓目数。此时水下的部分主线会时不时受到干扰,但浮漂反映的真实信号会好很多。
通过上述调整后,浮漂信号真实多了。上图。
午时垂纶时间结束,看了看渔护,的确小有收获。该放流放流,该打包打包。
放流是让鱼繁衍更多的后代,维护水生态平衡,让后来人有更好的可钓资源,今天短暂的失去以后会有更多的收获。淡泊得失,我们的鱼资源会继续延续下去。一碗白条足矣,家常味。钓鱼也好,生活也罢,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就行。
这季节都是这些东西
厉害
金币
钓鱼人的晚餐!
好境界
不赖
厉害
金币
八支渠吧
大师德艺双馨,在下佩服
赞,为楼主放生点赞,
不错
过奖了。
呵呵。
谢谢兄弟的鼓励。
过奖了。
应该是吧。
过奖过奖。感谢观帖。
谢谢。
这挡针,有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