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朋友小智,最近发生了几个帖子,粉丝们留言中,在钓鱼到底该钓灵钓顿,调几钓几上,互相留下了很多的不同意见,很多新手钓友,也是在看神仙打架,不知所云。而在调几钓几中,说的最多的就是调四钓二。其实,在调四钓二上,或许我们只是一知半解…
调四钓二发展史:
“调4钓2”早先是台湾钓法传入大陆,在台湾被称作“悬垂钓法”。在中国钓鱼逐渐兴起之时,大陆举行了一场竞技赛,大陆选手意外的被战败,而且完败。非常意外,又让人不知所措,后来大陆和台湾选手进行了学术交流,这时候大陆逐渐兴起了这种钓法,并且沿用至今。
因为一部分粉丝是新手钓友,对于今天各路神仙们委屈一下,为了避免新朋友看不懂,我们从简单的调4钓2的调配方法上说去,调整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只是说一下其中一种标准方法:
第一:调漂调4钓二操作方法
1.铅皮入水找底,调整浮漂高度,露出水面一目,这时铅皮躺在水底。—找底
2.下拉浮漂大概子线的长度,让浮漂末入水面——半水调漂。
3.修剪铅皮,让鱼漂露出水面4目,主线入水,反复试验。
4.挂上饵料(需要提前准备好饵料大小),一饵拉2目【一饵触底,一饵悬】或【双饵料躺底】这个新手看不懂,一会解答。调整饵料大小,让鱼漂露出水面2目。
刚才说了几个专业名词【一饵拉2目】【一饵触底一饵悬】【双饵料躺底】
很多人就会问,什么叫做一饵拉2目,那双饵不是把4目全部拉下去了吗?这个问题正是其中的秘密㊙️
下面就说一下原因:
一饵拉2目,因为一颗饵料触底后,把子线与浮漂之间拉直,剩下一颗饵料重量,承载着浮漂的重量,所以一饵拉2目并不会让4目完全拉下去。标准的“悬垂钓法”其实就是一颗饵料“轻”触底,一颗饵料悬空,这样过程中,浮漂动作是最灵敏的,哪怕就连鱼儿游动带动的水流、吐水、摆尾这些动作,浮漂都会给出信号叫做钓灵【一饵触底一饵悬】。顿就是双饵触底,这时候子线弯曲,弯曲程度越厉害,越顿,会忽略很多动作,这时候就叫顿了。
在调4钓2的前提下,“灵”和“顿”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应变,下面说一下存在的原因和现实表现。
“灵”和“顿”有待考量的原因:
1.想要调灵,一饵“轻”触底一饵悬,搓耳难度系数比较大,在这种钓法刚传入大陆时,很多钓鱼人都因此联系搓耳,要求搓耳大小一致均匀。而在调整浮漂时,须保证一饵拉2目,这样就又加大调漂和以后垂钓过程中的时间了。而我们在垂钓过程中其实没有那么细致和像机器一样的标准,所以饵料如果拉大了,子线完全触底,就顿了,饵料拉小了,甚至双饵悬空,就更“灵”了。
2.受环境影响比较大。有的资深钓鱼人为了保证精确度,在家买了浮漂桶进行调漂,也方便观察饵料雾化状态和触底情况。然而在垂钓过程中,浮漂及垂钓湖泊水压强不一样,会存在误差,当然,每个湖泊之间也是有的。
3.受鱼情影响,当在一饵触底一饵悬空时,上钩悬空,在过程中鱼游过话或者摆尾,或许就传递了假信号,所以很多钓友有时候不是正口,而是刺到了鱼!尤其在小鱼闹漂过程中,很容易刺到了鱼,或者被小鱼闹的心情很差,或者刺没有刺劳,跑鱼等就是这个原因。
4.受饵料影响大。有时候我们饵料雾化速度不一样,比重也不一样。当雾化速度过快,饵料入水后,浮漂会有上浮动作。每一款饵料比重不一样,所以拉出来的饵料大小不一,所以不能保证一饵触底还是双饵触底,还是双饵悬空!
这个帖子作为深刻揭破调四钓二,只是作为与各路大神交流,作为新手朋友,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只是知道,在垂钓过程中,发生了这些情况的原因,千万不能过于追求技术,鱼者,乐水,享受钓鱼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毕竟“钓无定律”,欢迎大家留言与交流。
不错,学习啦
牛啊
鱼获不错
野钓根本没必要那么精确,同时,也根本做不到精确的调几钓几。自然界的水底本来就不是平的,坑坑洼洼水草杂物丛生,你抛的每一杆,饵钩的落点也是不一样的,只要一两厘米的落差,你之前的所谓调漂就是无用功。
本人以前跟你一样有同样的看法,也认为野钓调漂没必要。 可经过认真学习和实践调与不调有天壤之别。
楼主讲的步骤很清晰。调是必须调的,不一定非得调四目,3目,5目都可以。至于钓几目,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调先大概调一下,再根据吃口和中鱼位置再调整!
现在调四钓二已经是过去式了 钓无定律 调漂也是调无定律
一饵拉二目 二饵拉四目 漂不是平水了吗,这点好难想明白,大师指教下
学习了
赞成,双钩平水,调12345678....../目就行了
一饵拉二目 二饵拉四目 漂不是平水了吗,这点好难想明白,谢谢大师指教下,
下沟触底了,下沟的两目就下不去了 所以还是两目
反复实践,调几目无所谓。看饵重,比如调六目单饵压下三目就挂双饵钓三目或者四目。很简单。这样保证饵是到底的想钓灵就钓两目。主要看有动作钓到鱼为主。
学习
学习了
不错
上勾二目不会下去吗?每次到这步就不懂了
竞技比赛要精确调漂。野钓诱来鱼,线组不档口,能出信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