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诱食剂与鱼对食物的选择
诱食剂是鱼饵的灵魂.这是的鱼人的共识.它主要作用于鱼类的化学感受器(嗅觉与味觉).而嗅觉 的感觉距离要比它的视觉远得多,
诱食剂可分营养型与非营养型,营养型主要包括氨基破、脂肪酸.盐类,核酸类、甜菜城等.非营养型以激素为主(体内和体外激素)。
诱食剂大都是分子量较低、链较短且直的两性化学物质.它们能溶于水而且大都不具挥发性.这个“不具挥发性”的特点,足以提醒我们再不要用自己的鼻子替代鱼儿的嗅感.因为人类产生的嗅感都是来自具有挥发性的物质。
我们常用的饵料(如各种粮食作物)大都含有诱食成份,只是入水后,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浸出”过程.兑入人工合成的诱食剂后,则直接在水中扩散,因而使鱼较快地产生嗅感并作出“应答反应”
诱食剂的载体,则可根据不同对象鱼,来调整颜色、粘度、雾化程度,大小,软硬以及形态等物理特征。
鱼儿对饵料的选择,遵从“最适索饵理论”原则。
第二部分.对鲫、鲤诱食剂的研究
一、鲫、鲤诱食剂存在于天然水体之中
动物和昆虫,对其生存具有价值的化学物质都有特殊的感受性.骆驼能嗅出空气中极为稀薄的水分子,因而能在荒漠中迅速、准确地发现水源;人对丁硫醇的厌悉,避免了进食腐败变质的食物;蚕之所以吃桑叶,是因为桑叶中含有柠檬醛、已烯醇及异栎素等.蚕进食加有这些化学物质的人工饲料,犹如吃桑叶一样津津有味,人们对鲫、鲤诱食剂的研究,就是基于动物有这种特殊的感受性。
用酒诱鱼是我们最常用的垂钓手段.但钓鱼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天然水体中也有酒的存在。
有从产生一一扩散一一变化-一消失的反反复复的,却又是静悄悄的过程.实验中使我惊奇地发现:在天然水体中,与酒同时产生、同时扩散、同时(可能存在先后顺序)被鲫、鲤嗅觉和味觉所接受到的,以氨基酸为代表的其它营养物质,才是鲫、鲤觅食的真正目标。酒味儿实际上只充当了鲫、觅食的向导
十多年前,春夏之交,我去武昌南湖钓鱼。钓位上堆放着从湖中捞起的水草,已放置一周左右。当我移开水草准备放置坐椅时,一股浓烈的酒香味儿冲进了我的鼻子。次日,我去位于南湖湖畔的中南民族学院
化学系,向教授请教。想弄清这个酒香味儿与“酒米诱鱼”有无联系。
问:湖中水草死后,会不会变成酒?
答(沉思3.5秒后)会。酒是在酶(曲)的参预下用发酵法产生的。发酵是一个复杂的、通过微
的生化反应过程。其原料为淀粉。反应步骤大致如下:
(CH100s)n-C6H120 C6H;0H+CO2
淀粉--葡萄糖 --乙醇(酒)--二氧化碳 、
1)潮泊中的水生植物含有淀粉:
(2)湖泊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酶;
(3)水中含氧量仅为大气中的1/30左右,存在发酵条件[难过]4)春夏之交,水温较高,存在温度条件。酒与水是互溶关系,酒分子可在水中无限地扩散,其浓度在扩散过程中被稀释,不可能会溢出水面而挥发到空气之中,而被我们嗅到;
(5)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会对其继续分解而生成甲醛,每分解1摩尔的乙醇,要消耗1.5摩尔的氧.
2 CH-CH.OH+302 +3(CH O)+CO+3H20
乙醇-氧-甲醛-二氧化碳-水
在这一生化反应过程中,酒不是唯一产品。就是以淀粉含量较高的谷物加工的酒,在发酵液中,乙醇含量也仅为10~15%.与其共生的其它产品是多种氨基酸、叶酸、泛酸、烟酸、胆碱、多种维生素以及钠、钾、钙、磷等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些鱼类所需的营养物与酒同时产生、同时扩散、同时刺激鲫、鲤产生嗅感。当乙醇分子在水中扩散时,不管它是湖中的自然产物还是钓鱼人设下的圈套,鲫、鲤都把它作为食物出现的信号而游向食物源。
如果将上述生成物分两组进行实验,会得出如下结果:
(1)鲫、鲤对酒面团的反应是:闻味儿即来,转几圈就走:
(2)鲫、鲤对氨基酸及其它营养物合成的面团的反应是:闻味儿即来,来则必吃;
(3)将两种面团同时吊入大水族箱的两个角落进行对比实验,鲫、鲤的反应是:围两面团俯首翘尾觅食。最终集中于氨基酸面团的四周,“轮番啄咬”。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乙醇只对鲫、鲤的嗅觉构成刺激并产生兴奋性反应。而对味觉的刺激只产生抑制性反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以酒米搭窝时,钩上的钓饵最好采用非乙醇饵料。
如果以日本对诱食剂的定量标准一单位时间内,实验鱼的触球次数一一来评判,酒面团算不上诱食剂。因为实验鱼不触球(不啄咬)。
这个实验还告诉我们,盲目地从陆地上取材,以人的嗅感来判断鱼饵的优劣是片面的。只有“深入“”水中,了解天然诱食剂的形成过程及诱鱼机理,然后以相应的陆生生物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仿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看来,学一点“水化学”知识,对咱们钓鱼人来说,绝不是多余的了。
人们常说“鱼儿离不开水”,但在化学家的眼里,各种天然水都不是纯水。被人类发现的107种化学元素,有80多种已从天然水体中捡出。水同时又是一种良溶剂,它们在蒸发、冷凝、降落往复循环过程中,与大气和陆地上的各种化学物质接触、作用,使之溶解或悬浮于水中。因此“天然水是一个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存在生物活动的多组分复杂电解质溶液,各组分间可能发生的反应相当复杂...有综合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摘自《淡水养殖水化学》)这些反应构成了淡、海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营养物循环。循环过程是:水中的绿色植物以日光为能源,把水中的无机营养物(碳、氧、氢、氮、磷、硫等)合成为有机物质供消费者利用。同时通过生物的呼吸、分泌和排泄以及动植物死后被微生物分解,使营养物重新释放出来。它们以多种形式存在。有低分子物质,也有高分子物质。它们可以成单个的离子,也可成为分子、离子对、无机络合物和有机螯合物。这些化学物质(包括我们需要的诱食剂)在天然水体中的分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着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还存在水平分布变化和立体分布变化。鱼儿则随着这些变化为自己定位。能量流动,日夜进行,周而复始。活的生物死了,死了的生物在微生物分解中又转变为营养物而活了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物质不灭”。营养物由什么组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组成生命的基本材料。而碳、氧、氢、氮、磷、硫等元素则是组成这些基本材料的成分。我们对诱食剂的深入研究,将会和这些元素没完没了地打交道。它们不但隐藏在我们传统鱼饵当中,也是现代商品鱼饵的主力军。
楼主够硬核
牛逼
没文化只能卧槽 牛逼
谢谢分享宝贵经验。
黑坑不会
喜欢看这类有理有据的文章,app首赞送给您,希望能多写些这类文章。谢谢
学习了
不错
不错啊
分析不错,但实际垂钓饵里加酒鱼开口更好
高中生物哈哈
学习学习
受教受教!如果能讲讲生活中用哪些东西来配制窝料和钓饵就更好了!
等待你的第二篇。希望能讲解一下DMPT的钓鱼实际应用技巧。看过很多论文说千分之三钓鲫鱼效果好,但实际我试过野钓效果不好。
牛人
钓鱼的化学家
首先,你得搞到真的dmpt,目前公开卖的没有真的,第二dmpt单用效果非常差,要配合丁酸,第三用量,1.2死窝,0.8老鱼,0.5鲤鱼,0.3鲫鱼不开口,
紫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