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新手聊钓鱼之二——调钓

夜袭白条窝2020-02-17 12:52:06

闲来无事,继续跟大家聊钓鱼。

这一次我们就聊一聊说不尽的漂。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鱼饵和鱼儿在水底的所有变化,我们都需要借助浮漂来了解。而我认为钓鱼的魅力,就在于水底的未知和变化。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浮漂材质的灵敏度,不讨论漂型是如何变化又是如何起作用。单纯的讨论一下调与钓。

事前明确一点,很多人平时注意到但是钓鱼的时候容易忽略的。物体入水后的向下的合力=自身重力—所受浮力,也就是入水后重量远小于你入手的感觉,钩漂线饵都如此,尤其要理解到钩子和饵料上。

首先说一下调。调漂的目的是把浮漂和线组建立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简单来说,先不考虑线的重力,浮漂水面以下部分的减去自身重量的浮力等于铅坠和双钩的重力(带钩半水)。达到这种平衡后,无论我们上下推拉浮漂,在钩触底之前浮漂的目数是不应该变化的。

在这种理想状态下,当一钩躺底一钩悬浮的时候,浮漂多出来的目数,就是单钩的重量,这就是秤钩重。

当你是不带钩半水调钓时,挂上双钩后露出的目数,被不带钩时的目数减去得到的就是双钩的重量。

无论是带钩还是不带钩,调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最重要的点就是保证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碰到底。

在做完上面的步骤后,剩余的目数,就是我们调的目数,根据自己的喜好增减铅皮就是了。

这个时候各种力的关系,浮漂水下的浮力=浮漂自重+铅坠+双钩的重量。

在非理想状态下就要考虑主线和子线的重量问题。我想说的是,新手完全可以忽略这个问题,至于为什么,后面写。

接下来说钓目。调钓目的关系基本可以概括为,调目钓目正差越大,双钩在水下收到的上牵力越大,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越容易反应双钩在水下的动作,即越灵。调钓目正差越小甚至出现负差即钓目高于调目,双钩在水下收到的牵引力越小,双钩在水底的动作传导过程损失就越大,即越钝。

知道相互之间的关系不难,难得是你得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双钩在水底的状态。

先从两个极端看:

1、挂饵后双钩离底。原因是双饵入水后向下的力=调目—钓目,这个时候想钓底的方法就是上推浮漂,直到钓目高于调整前离底时的钓目时开始单钩触底,钓目的升高的过程就是双钩由离底到单钩触底再到双钩躺底的过程。双钩躺底后继续上推浮漂,你会发现钓目升高幅度不明显,且子线越细这种升高的幅度越不明显,而子线在这个过程中弯曲程度越来越大。

2、铅皮躺底(非触底),子线双钩完全躺底。此时浮漂水下部分的浮力不足以拉起铅坠的重量(把铅皮上的两颗太空豆打开,就是我们的跑铅钓法,此时在合理的范围内浮漂浮力越小反应动作幅度越大,在此不细聊)。此时有一个关系需要注意,水深≦钓目以下到铅皮的线长。之所以会线长大于水深,是因为铅皮过重可能会导致线组在水下呈斜线状态向前(所以重铅找底要注意铅皮的重量略大于浮漂的浮力最好)。

从铅皮躺底的过程,开始剪铅皮。在剪铅皮的过程中,随着铅皮的重量变化,浮漂目数由一开始的不变(铅皮重量仍大于浮漂水下部分浮力),到浮漂目数明显增加(此时铅皮由触底慢慢离开水底),在第二阶段的过程中,子线的受力由完全感觉不到浮漂的作用,直到子线从躺底到弯曲再到拉直开始上钩感觉到浮漂的浮力,最后到下拉浮漂双钩离底。整个阶段也是由极钝到灵敏到钓浮的过程,涵盖了调漂的受力所有状态。搞明白了这个过程,你也就明白了调钓的状态。

下面说一下容易让人不会调漂的几个因素:

第一,线的重量。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线组入水后在压水线的情况下,无论你怎样调整浮漂,浮漂收到的来自线本身的重量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因为压水线之后浮漂受到的来自线的重量的两个位置,漂座的上部和下部,其作用力都是向下。想象一下你用手举着一个短绳,在短绳不落地的情况下无论你手握短绳的哪个部位,你付出的力都是恒定的。

第二,钩的重量。钩型不同,钩条粗细不同,钩的密度不同,钩的大小不同,导致的结果就是双钩对浮漂造成的结果相差很大。可能两个钩就把调目整个都压到水里了,也可能两个钩的重量不足以压下一目。

第三,饵料的重量。不同的饵料状态,有加轻麸比重轻的,也有粗颗粒比重大的,拉饵密度小,搓饵密度大,对调钓目的影响跟鱼钩大小一样,需要自己对饵料有足够的熟悉,必要的时候秤饵重和钩重心里会更有底。

    最后说一下重点。调目钓目找的是一种状态,在作钓的过程中要根据鱼口和空杆的情况不断上下调整,找一个最合适的关系,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这个关系都可能是不同的,要视情适时作出改变。

最后的最后,以一个理想状态下量化的例子,来结束此篇。

条件:单钩水下重=1目

     单饵水下重=1目

     带钩半水调目=5目

结果:双钩挂饵不推浮漂钓目=3目   此时状态为钩饵离底

     上推浮漂至钓目微大于3目    此时状态应为下钩轻触底

     上推浮漂至钓目=5目          此时状态应为下钩躺底上钩悬浮

         上推浮漂至钓目=7目          此时状态应为双钩躺底

         在此基础上继续上推浮漂,子线弯曲,钓目变化应该不明显,且子线越细这种变化越不明显。直到铅皮开始触底。

理论虽枯燥,却是知道实际操作最有效的东西

以上文章中提到: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说人话

很久以前

。。。兄弟啊,你想知道啥,我单独跟你说。。。

你是大师你一家都是大师

说人话

很久以前潍坊

值得深思的一篇文章。

很久以前新余

传业

很久以前安庆

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我有一点不明白,调5钓3和调4钓2在假设其他因素相同情况下是不是一样灵敏?不是抬杠,实属新手请教,见谅

很久以前南阳

请问楼主什么学历?

很久以前东莞

最后的总结,解决了我半个多月的疑惑,感谢!!

很久以前上海

你说的我明白,但还是用了这么长时间看完了你的文章,说的很对,解释的也很清楚,有些事很简单,但是用文字表达很费劲,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有些搞不明白,多看几遍也许还不明白,但是调漂想弄明白就是多钓鱼,钓过很多种鱼,试过各种浮漂,还有线,鱼钩以后才能够明白,在什么水域,哪种钓法,浮漂应该怎么调,就能心中有数。

很久以前潍坊

把人看晕为目的吗

很久以前深圳

鱼多的话这些都不用追求的这么极致

很久以前岳阳

看着图片,楼主像是岩石岭的

很久以前杭州

双钩饵4目重,半水带钩调5目,钓3目时应为下钩饵躺底,上钩饵离底!

很久以前泰州

学习!

很久以前南通

看到头都晕了,我可真是个小白

很久以前云浮

。。。写的繁琐,才能写的明白。多看几遍,其义自见

东莞爱钓鱼的生哥

请问楼主什么学历?

很久以前潍坊

我看好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我个人感觉在不同的状态下还是稍有差别。首先在都是钓底的情况下,上牵力相同,反应水下情况的能力就相同。区别在于,目数反应的程度应该是不同的。这也是微小的差异,钓低在动作上可能会更清晰一些。不过,这些都是太形而上了,千万别纠结。因为调钓只是准备,到底应该是钓多少目,还要根据鱼情调整的。

爱钓鱼的小沙

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我有一点不明白,调5钓3和调4钓2在假设其他因素相同情况下是不是一样灵敏?不是抬杠,实属新手请教,见谅

很久以前潍坊

。。。

东莞爱钓鱼的生哥

请问楼主什么学历?

很久以前潍坊

兄台错怪我了。。。

要想鱼上岸就拿粮食换T

把人看晕为目的吗

很久以前潍坊

不是,那是去年出差的时候拍的一些照片

泥神头钓王

看着图片,楼主像是岩石岭的

很久以前潍坊

相信我哥们,你想差了,有空搞个鱼缸看一下,调十钓一也可以双钩都到底啊。完全看你的饵重。

大洪湖小黄黄

双钩饵4目重,半水带钩调5目,钓3目时应为下钩饵躺底,上钩饵离底!

很久以前潍坊
1/6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