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我们调的只是漂吗?十个字够了吗?

fabric2020-02-08 18:14:07

    我们调的只是漂吗?

   非常时期, 憋久了,怕憋出内伤,更怕憋出老年痴呆。就“食言而肥”,找点事,动动脑子。

    狭义的调漂,就是增减铅皮,使漂尾巴露出水面若干目数。适用于刚拿起鱼竿的初钓者。进一步的琢磨一下钓几目,期望可以据此判断出钩饵的水下状态来,就已经上升到调钓法了。大多数钓了几年鱼的钓手都在这个圈里团团转。当然,我们已经知道,只靠调钓目差来判断钩饵的水下状态是毫无根据的。(见“全调目公式”)。

    广义的调漂,就是调整漂铅钩饵的“合理搭配”,使钓组具备足够而不过度的灵敏度。就是“和谐共振”。关于漂本身没有灵顿属性,见“漂无灵顿”一文。

    我们去钓鱼,首先是大致确定对象鱼的大小和种类,并由此确定了某种型号大小的鱼钩。有人非要讲兼顾。并举出伊豆2号搞上来八斤鲤鱼的例证来。这个,我只能说,你属于牛逼普拉斯。不具备广泛推广性。

    确定了鱼钩之后,就是去找尾径与鱼钩匹配的漂。在这个漂的尾巴上,测得钩目在两目左右,就是鱼钩与漂尾搭配合适。为什么不是五目八目?因为,过灵只会减少命中率,鱼尾巴在铅坠线组旁一甩,漂就有了动作,十提九空,有意思吗?有意义吗?相当于你看上个漂亮女孩,一逗就笑,请她吃饭她去了,请他看电影也去了,请她逛商场也去了,请她ktv也去了。你信心满满,请她去你家深入交流,她跑掉了!!她不过是过于灵敏罢了,给了你错误信号。这就是大钩配小漂(细尾漂)的效果。所以,并不是漂尾越细越灵。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小钩用粗尾漂。相当于,你追了个冰美人,百般讨好,都不上钩。却在你心灰意冷欲转身离去时,她款款地来了,说,你送的巧克力真好吃。你一看,粗尾漂黑漂了!提起来一瞧,巨物吃了死钩了!这就是传统钓铅坠到底等死口。(对应的就是,钩小漂尾粗,钩目极小不到半目。调二钓四时,已经是铅皮轻触底了。)

    如果发现确定的鱼钩在所选的漂尾巴上测得的钩目过大或者过小(小于一目或者大于三目),就是匹配不合理。相当于你找了一个不适合你的女孩去追。达不到“和谐共振”。下面你的努力和心血都是徒劳无功的。怎么办?换个尾巴粗细不一样的漂再测。就是及时止损,另寻目标。

     漂尾粗细与鱼钩匹配了,下面就是吃铅量。钓近好办。如果钓远钓浅,吃铅量少了就抛不出去。所以,还要换漂。换尾径适合,吃铅量满足抛投的漂。

    吃铅量不仅仅满足抛投需要,还要能在确定线号和钓深情况下“绷紧”水线。我刚有个实验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漂的肚型选择,就不多说了。

    如此麻烦,只是为了使钩与漂尾径匹配,使漂的吃铅量能满足抛投和绷紧水线的需要,目的只有一个,使钓组系统的整体具备足够而不过度的灵敏度,就是鱼口漂相在漂尾及时清晰而不夸张地表达,并方便钓手感知。

    因此,我们调的不是漂。相反,我们只是根据适合对象鱼的鱼钩,来寻找相匹配的漂。包括漂的尾径和吃铅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调漂”这回事,只有”找漂”的过程。在找漂的过程中,达到调整钓组灵顿的目的。

    至于特殊情况的“找漂”,比如,风浪,走水,钓远钓轻口鱼看不清漂,底面复杂,鱼不开口,钓位难找等等问题,都不是本文主旨,当然也值得深入研究。

    (别人钓鱼用鱼竿,我钓鱼用嘴皮子。我终于活成了曾经厌恶的空头理论家了!悲哀!极度悲哀!)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金币

很久以前焦作

很久以前沈阳

看了所有大作。收益匪浅。

很久以前深圳

谢谢您,加关注啦!慢慢去看您的文章。

很久以前北京

大于1目而小于三目,是单钩的重量还是双钩的重量?

很久以前淮安

好久没来了。刚看见。单钩压漂尾目数就是钩目。

Liufengcheng

大于1目而小于三目,是单钩的重量还是双钩的重量?

很久以前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