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桥所在河流,并无大名,源头是两眼泉,据老人讲因有一眼太大,人为堵上了。河水经十八洞桥,穿过一座废弃水闸后注入京杭运河直流。
每年汛期,都会有鱼儿逆流而上。每年汛期,游来的鱼群各有不同,或鲫,或鲶。
有一年龙虾特别多,拿个脸盆坐在洄水处等就行了,一下午收获一口袋不是问题。我清楚的记得,汛期过后,弟弟在河里游泳,哭着上来,才发现是龙虾夹着肚皮了。
自幼记事,便在这条河里抛竿作钓。河里鱼种丰富,如今想来,按数量多寡排名的话,应该依次是:鳑鲏(丝瓜皮),鲫鱼(曹鱼),餐条,鲶鱼,鲤鱼。泥鳅,昂次(哥哥艳),沙塘鳢(沙鱼),棒花,小翘嘴,青鳉,圆尾斗鱼(本地土命为蒲扇鱼),麦穗,黄鳝,河虾,河蟹,鰕虎。很少能碰到宽鳍鱲,鳜鱼以及四大家鱼。
可能也出现过其他鱼种,奈何囿于当时对鱼类的了解或年代久远,颇为遗憾。
春末夏初就可以下河摸鱼,河里每处石堆结构,每处洞窟,记得一清二楚。尤其哪几块石头底下藏着沙塘鳢,那是门清,,因为这种鱼肉质最美。
每每下河摸鱼,不足个把钟头,可以凑够一顿下酒菜了。
姐姐夏天的乐趣,就是用塑料袋套在脸盆上,在塑料件袋中间穿几个供鱼进出的大孔,最后放入一些煎饼疙子,沉入水底,一刻钟左右即可提起收鱼。恐慌的鱼儿,拼命的挤撞盆边。里面鳑鲏居多,大者十余公分,其中有一种体色异常艳丽,我们称之为花媳妇儿。
河里有几处特别适合钓鱼的钓点,见证了我多年的青春。能上大鱼的地方,基本都在十八洞桥下游。我猜想这桥兼有的水闸功能,让大鱼很难过去。曾听一老者自述年轻时曾于下游见过一鳖,大过脸盆。幼时的我听的目瞪口呆,这将是何种怪物啊!
常年冲击,桥下游遍生芦苇,给鱼儿提供了良好的栖身之所。
昨天早上,姐夫说早上去桥下芦苇荡内打了几个窝子,下午过去钓鲫鱼。
下午赶到钓点,北风渐起,三级左右。拖引提逗,浮漂就是纹丝不动。心里不禁疑惑,难不成又有人电鱼?
印象中,自打上初中始,每年汛期都有人从源头下药,五六公里的河段上漂满了死鱼。大一些的鱼,要到二天才会浮出水面。
如今桥的下游也遍布迷魂阵,电鱼船轮番轰炸。
今天下午,一个相熟的小学同学告诉我,要过春节了,某某昨天又去电鱼了,我们的钓点也不能幸免。
以前的运河里,鳑鲏多如牛毛,透过清澈的河水,能看到这些精灵们翻出一道道银白色的身影。无鱼可钓时,便开点饵料,感受一下狂拉的感觉。
可是前年的十一,我却枯坐一下午,一条也没碰到。期间来了一个小学生,自豪的跟我吹起他爹在这电鱼收获如何牛叉云云!我的内心一直在说qnmlgb!
不是普通的电,是用电网!
今早去鱼市看到几堆小杂鱼,估计是这么来的!
这里打电话报警用处不大,希望以后能严打电鱼者!
徐州的110不作为!
每个村都少不了这样的杂碎,我们村也有,半年药一次,
钓鱼人本来就是玩玩而已
电鱼的罚不了几个钱。它们分不多。你就是把110电话打爆,也不一定会来。
顶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