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15~10℃ 阴转小雨
东北风2级 水温10℃
测试地点:白沙江江湾 水深1.0米
测试装备:4.8竿+3.0+0.4PE+3号伊势尼/铅重3.5g(子线长10~15)
3.9竿+2.5+0.4PE+0.3千又/铅重2.5g(子线长15~20)
3.9竿+1.5+0.8+4号溪流钩/铅重1.3g(子线长35~30/25~20)
2.7竿+2.0+0.2PE+0.3千又/铅重1.8g(子线长15~20)
测试用饵:野战蓝鲫+九一八野战+原塘颗粒粉+鲤海藻+拉丝粉
4:3:1:1:1(软粘拉饵)
测试目标:找出江中作钓最佳线组钩浮漂搭配
测试时间:12:00~17:00(资源有限、得靠作钓时间来弥补)
测试后鱼获:21尾!
先上点鱼获来作证、不然空口无凭!
此为土鲫、不是工程鲫!
鉴别方法:土鲫挤压鱼腹多有卵冒出来,工程鲫像这么小的个体无卵!
3.9+2.5中鱼!
再次中鱼、
连续中鱼,如果说上回13℃的水温算高、那么今天10℃的水温还算不算高呢?
首先要搞清楚、水温并不是气温,很多水面虽然结冰、但水中暖水层的水温依旧还有6~10℃左右,水底有地热或有泉水(含温泉)的地方水温还要更高一些
气温低、水温不一定会很低,不然所有水深的水层都随气温的话、连水中的鱼都全结成冰了,都知道淡水在零℃以下会结冰,上下水层的水若是都结成冰了、还会有在冰面上凿冰洞去冰钓吗?
所以少拿零下多少多少度的气温来说事!
气温并不等同于水温,可以冰钓说明下面的水并没有结冰,有鱼吃饵证明水温也不低(就算耐低温的鲫鱼水温太低也会进入休眠状态、都进入休眠了还会吃饵吗?)
继续中鱼,不过已经换竿了
有风水冷钓有水草的背风区,昨天晚上还专门为今天的测试打了窝!一直上鱼的窝也换了钓竿!
3.9竿0.8子线开始中鱼!开竿时用35/30的长子线偶尔有口也无漂相,减短至25/20才有漂相并中鱼
连续中鱼,看来就算打了窝、并没有每个窝都有鱼!也并非没有打窝的地方没有鱼!
收3.9/2.5主线竿,换4.8竿、钓个没有打窝的点看看
这是3.5g的滑铅、3号伊势尼钩吗?
4.8竿中鱼!
最后鱼获3/7开!2.7竿没有中鱼,
测试结果:从这两天在江中钓点的测试结果来看
既不认定也不否定、那个钓竿和线组钩的配搭更具备特别突出的优势!
长竿大线同样灵敏,有明显的顶漂和强有力下顿漂相,上鱼率也丝毫不见下降,仅是刮风时抛竿有点不方便、但上的鱼个体比短竿要大一些(其中有可能是饵团大、个体小的鱼吃不进口的原因)
短竿粗线漂相的顿口比较明显、抓口时要迟钝一些、有时有明显顿口也打不中
短竿细线的顿口不太明显(常是轻顿半目)但抓口比较轻松,轻顿后一移漂就即打即中!
结论:若兼顾钓大物最好用竿长点主线大点的线组,作钓期间给另一竿上饵时、就遭大物突然咬口、把钓竿都拖进水里面(还好习惯挂了绳)结果还是脱钩跑鱼
若鱼口比较慢就用短竿粗点的线组、攻守兼备!
若鱼口快就用轻硬回鱼快的短竿细线组钩、打频率抢鱼时操作上更为方便些
最后说明一下:此测试的结论是在本地江中钓点流水作钓得出的结论,各个地域的江河湖库每个钓点都不一样,凭着实是求是的原则、每个地方应该根据当地的水情、鱼情去作出精准调钓的作钓方案才是钓鱼人面对的真正实际问题!
测试还在进行时!
以上内容都是个人见解,如有类同、纯属巧合、不喜勿喷!
在此祝阅者大鲫大鲤、大物天天来爆护!
赚金币
总结不错,最重要的是根据作钓地点鱼情灵活分析选择线组搭配作钓,钓无定律 灵活多变 没有固定章法
学习
今晚深步
大师那里资源真好
没得空去啊!
一直都有又是网是电的,也不太好!
没被电工骚扰都得鱼
大师在哪一段钓的?大安还是武林?
学无止境
学习
楼主,好文章!学习了。
学习啦
有人为求篇幅繁文缛节,不着边际,此文干净利落,有的放矢……可参考性强,点赞。
不错
可以
不错
学习中
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