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1月11日10:00—16:00
钓点:高渡建设中的洪泽湖湿地引水河
指数:62分,基本适宜钓鱼
天气:阴到多云
温度:2—5度
空气:轻度污染,有雾霾
湿度:76%
气压:1024百帕
风向:上午东北风,11时起转为西南风(预报东到东北风)
风速:2—3级
水深:1.9米
水质:上好
钓法:七星漂传统钓
竿长:9米
线组:4.5米x1.2#x0.6#x丸氏4#(双朝天钩)
钓远:9分竿
钓饵:红虫
窝料:自制酒米x玉米面x一包饵x南极虾粉
钓获:2斤+
同行:董主任、李大、张法官
天气预报说今天阴到多云,部分地区有小雨或小雨夹雪。也不知道这部分地区在哪?
不管那么多了,都快九点了,立刻出发!目标,高渡洪泽湖湿地。
车行S330省道至高渡正南、颜勒沟大桥西侧,这里自S330通车以来,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下点中小雨,路面就会积水,浅则满小腿,深则至大腿,严重影响通行,特别是行人和电动车。今天又有几辆汽车在此经过时进了水、抛了锚……
十点钟到达预计的钓点。
李大师的朋友董主任等两人已经先我一步来到,看到他们的鱼护已经下水,我说不错嘛,有收获了。董主任说也是刚到。原来他俩是台钓传统钓一起上的。所以,鱼护也提前下水了。李大给我第一次电话时,我刚好经过他们这里。
我喜欢安静一点。因此再向南去了二百多米。几天的连续小雨,沟坎、田埂、河堤几乎浇透,遍地湿滑,天气又冷,作钓中必须注意安全,呵呵,特别是不能将自己也当窝料给打窝了。
今天打的窝子较多,共计八个。其中近草头五个,远草头三个。远近草头水深没有太大的悬殊,最多十厘米左右。
身后边的稻田地地势低洼,其中南、西、北三面外部水位均高于其一米以上,近期由于外部水位持续增高,三面多处渗水,导致稻田水位也在不断上升。前几天还能见到收割残留的稻茬,现在己经基本被水淹没。
在稻田的西边,即沿河边的龙沟里也打了两个窝子。因为,上次曾发现有鱼在浅水边戏水觅食。
半小时后开钓。
不知是阴天天气不好影响,还是气温较低所致,开钓半小时了,浮漂都没有半丁点儿反应,就连平时最讨厌的、最伤脑筋的小鳑鲏、小麦穗什么的,也不曾光顾一下。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不可思议。这个时候的我,也可能和大多数人心理一样,多么希望能出现几个轻点,然后送漂,然后……那怕即使是小杂鱼们的一次轻拉漂啊!
然而,一次次的希望,都随时间的推移而终究落空。
终于,在开竿快一个半小时的时候,迎来了第一次送漂,浮漂在没有任何漂相的前兆的情况下,直接轻微的一点点送漂,当然这个机会是等待已久的、渴望多时的、望眼欲穿的,也是喜出望外的,怎么能够轻易失去呢?于是就收获了第一条一两五左右的小鲫。
直到十二点李大师再次来电询问钓情,我还是只收获那一条。此时听李大讲,董主任他们俩都钓获一斤多了,只是个头较小。并说他已经在路上了,张法官也是马上就来。
电话还未挂断,就见有了漂相,提竿又中了条二两左右鲫鱼。紧接着又连中了三条近二两的鲫鱼和几条白条。
可好景不长,十多分钟后,风向由二到三级的东到东北风转为三到四级的西南风。顿时,无遮无挡的西南风卷着湖面凉气和雾气一起掠过,寒气袭人又逼人,刚刚鱼口才开、还没转好的局面,立即变得跟之前一样死沉。我就奇怪了,难道水和空气一样?人和鱼感觉一样?空气变化能立刻传到水底?河水也因顺风而因风流动。
不到半小时,李大师来到。
我把他带到我之前认为钓的最好的窝、斜面朝阳草头的钓位。李大师在这个钓位采用他独特的钓法,钓获了跟我们钓了近一天的差不多的结果,而且大多为翘嘴,质量属于上承(这是后话了)。
不久,张法官也急匆匆珊珊来迟。
直到十三点多,风力有所转小,湖面凉气也似乎随着午后气温最高时间来临而有所回温,鱼口也逐渐出现。下图就是时隔一个多小时无口后突然出现的双飞,真是喜人又气人。
然后,似乎结伴而至的只有这两条小鲫,因为之后任你百般挑逗、诱钓,就是不曾有口。
在身后边的稻田龙沟里布的两个窝子,也是轮流施钓半小时以上,根本无口,均是无果而终。
十四点的时候,似乎口有好转。此后的一个多小时里,钓获二条超过三两的小板鲫和其它小鲫、白条等十多条。也算是今天的小高潮了。
风向转后,由于风大,便于操作,都只在近草头作钓。
三个深水草头窝,因转向西南风后,也无法施展开来,贴近草头受风影响还挂了几次草,因而相当于废窝死窝一样。
董主任他们钓的并不差,数量应该不错,只是个儿有点偏小。其实也悬殊不了多少,台钓的手感应该是好的。总之,有得玩就行。
这是周六钓的吧?周日钓了多少啊?好帖,点赞了
有就不错了
运桥
是的,谢谢大师
是的,谢谢
是的,谢谢
只为陶冶情操,一天冻的凄凄惨惨啊!
看葛总的贴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写得太好了,没时间钓鱼只能看帖了
呵呵,谢谢鼓励,其实就是垂钓流水账
厉害
路过
漂亮了
大师,这是双子线都是朝天钩?
看看全国的河流都填实了,不深了,值得深思。
大师威武
不错哦!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