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2020.元.12测试大线组钩照钓鲫

一白是贪狼2020-01-13 12:17:27

气温15~8℃ 多云转阴

东北风3~4级

战场:白沙江边 水深1.5~1.8米 水温13℃

战备:2.7竿+2.0+0.4PE+0.3千又(滑铅、铅重2g)(钓深1.5米)

3.9竿+1.5+0.8+4号溪流钩/滑铅、铅重1.8g(钓深1.8米)

3.9竿+2.5+0.4PE+0.3千又/滑铅、铅重2.5g(钓深1.8米)

4.8竿+3.0+0.4PE+3号伊势尼/滑铅、铅重3.5g(钓深1.8米)

弹药:蓝鲫+九一八狂拉+原塘颗粒粉+拉丝粉

5+3+1+1(拉饵)

战时:11:00~16:00

战役目标:测试竿线组

3.9竿0.8子线中鱼

继续中鱼!

来个双饵一口闷!

3.9/0.8子线溪流钩继续中鱼

2.7竿中鱼!

2.7换3.9竿的0.4+3号千又中鱼

撤掉3.9竿+1.5线组,换4.8竿来试试……

4.8竿中鱼

子线和钩的颜色不一样,可以区分出来,来张看得更清楚一点的

连竿!

收竿鱼获:鲫鱼20尾、马口1尾、船丁1尾、黄辣丁1尾!

每竿钓1个小时:4.8竿中7尾,

3.9竿2.5线中6尾,

3.9竿1.5线中6尾,

2.7竿中4尾(马口、船丁、黄辣丁都是这竿子打中)

战损:0.8子线钩挂底切线一组!

测试结论:同样的饵料同样的钓深,且开4.8竿时还不是密口期,长竿大线组更胜一筹,在密口期的两把3.9竿、同样的距离水深和作钓时间、不同线组钩鱼获却都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按常规在低水温、鱼吃口动作缓慢时用细线组更容易抓口才对,可在此地却反而出乎意料!

除去常规或许是跟这里的鱼吃口特点有关系吧,流水中鱼的吃口更猛些、不管线组大小都有清晰的漂相,有漂相就容易抓口!

或许答案在于长竿用的短子线上,短子线鱼吃饵拖动线组力度导致的失衡状态、在水流的作用下同样可以清晰的反应到浮漂上而产生漂相要更灵敏些!

还记得曾在以前的帖子里说过构成平衡状态的因素吗?在这里再补充一些

在静水中细线切水性更好、鱼吃口导致失衡对线组反应来得更灵敏些,所以细钩细线细浮漂是首选!

而在流水中水阻力的作用下线组越大水阻力就越大、水流产生的力度对线组的力度也就越大,同样的力量反应到浮漂上、大线组比小线组反而来得更灵敏,这也是时常在流水作战中明明是很小的鱼却把高目、大浮漂直接拉黑漂的原因、其实并不是鱼的力气大、而是鱼吃饵线组失衡后水流增加了带动线组的力度而导致

综合上述因素得出长竿大线组更有优势的答案:流水中线组更灵敏、短子线漂相更清晰,

抛开线组的因素、单单说钩的大小影响,钩大饵料散落到底的面积更大诱来的鱼也就更多了、鱼多了打中的鱼自然就多了!

实际上这也是针对因地制宜的实战中选择钓竿和线组钩的应用手法,

运用得当鱼获自然不会少,运用不当有鱼也打上来不多甚至时常空军!

最近发现个现象、临近过年小偷多、什么都偷,连发个帖子都不放过!

把原文作者的本意都改了、还信誓旦旦的说码字很辛苦?

有句话叫:信而不行其信不笃,行而不信其行不力!

的确很辛苦,连原作者在那作钓、照片是在那里拍的都一问三不知,当然会很辛苦了!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高手

很久以前自贡

大师厉害!

很久以前武汉

厉害了

很久以前南阳

大师!

很久以前玉林

精益求精、实战多了谁都可以!

野钓的约起来

大师厉害!

很久以前贵港

水暖了

很久以前南宁

是我想的那条白沙吗?去年在安福去大新桥旁钓半天,一口都没有,是我太菜了吗

很久以前贵港

你那水温可是13度了,我们这都是4度以下了

很久以前新乡

好好

很久以前鄂州

顶帖

很久以前北海

我昨天1.5+0.8小鲫鱼也搞得挺好

很久以前重庆

总体鱼获呢?

很久以前南阳

气温不到零下好意思说是冬天鱼不开口?

很久以前徐州

顶一个

很久以前苏州

十几度啊,我们这冬天很难有十几度

很久以前

有理有据测试结果

很久以前淄博

水面不结冰好意思说冬季?

很久以前滨州

厉害

很久以前宿迁

我觉得正常吧,有一年我在绵阳白水湖夜钓6+3的线组一样的起打板鲫和鲤鱼

很久以前成都

第一

很久以前德宏
1/5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