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2月29日13:30—16:30
钓点:高渡正在建设中的洪泽湖湿地
指数:63分,基本适宜钓鱼
天气:上午阴,11时后晴
温度:6—11度
空气:轻度污染,有雾霾
湿度:94%
气压:1019百帕
风向:南风
风速:2—3级
水深:不足1.2米
水质:上好
钓法:传统钓改革版
竿长:9米
线组:6.3米x1.0#x0.6#x金袖3#
钓远:8分竿
钓饵:红虫
窝料:自制酒米x玉米面x一包饵x南极虾粉
钓获:3斤+
同行:刘主任
今天,应该是2019年最后一次钓鱼了。
早晨,天气预报虽报夜里小雨、白天阴转多云,但老天依然是阴沉着、一脸不快的样子。
刚过七点,刘主任己来到我小区,正巧我也出发了。
昨晚收竿前就和刘主任、李大师约好,明天一起探钓高松河。因为这条河较深,又有水警驻扎,非法捕鱼较少,夏天在这里钓的也还算不错,且周边可钓资源多,也便于随时换地方。
八点半,我们来到高松河桥南段东侧,选择相距约十米的三个点打了窝。因为现在水面相对干净、没有漂浮物,所以打完第一个窝料时才发现有点慢走水。
刘主任在我右侧30米的地方,也不知打了几个窝。
这儿水深2米左右,水面宽约20多米,窝子基本打在河心最深处。按理说,这个季节鱼儿应该是处在深水区。
等待发窝的时间,也不能白白浪费了,钓鱼也不能忘了学习,打开“学习强国”完成学习任务、“钓鱼人”APP完成成长任务。
一小时后调漂开钓,钓了一个小时无口。对岸那边传来阵阵网捕时敲打金属吓鱼的撞击声。
到十一点前已经两个多小时了,仍然无口。刘主任那边也是一个样。我们都想换个钓点,李大师也来电劝换地方。于是,我们决定改钓对面的“退荷还湖”和“退围还湖”工程后两个大“通塘”。
首先改到沿高松河西岸向南延伸的西部大通菏塘。昔日各自为阵围堰种植的莲藕、芡实等池塘,如今全部挖掉隔堰,深挖并连成一片万亩水域。但目前水位很低,已能见许多地笼,显然已不好作钓。
于是,再沿河西岸继续南下,来到与上述塘子平行改造的围堰养殖鱼蟹塘。这个塘水面比刚才那塘子更大,水位因人工设置要比刚才的北塘高出近两米。我们遂决定在这里试试,此时已经十一点半了。
先试水后打窝四个,为李大师也预下了窝子。
中午较之前暖和多了,南风也真的有预报的三级。趁着发窝时间,一个人沿岸向南继续前行。脚下都是“退围还湖”后筑起的堤坝,再向南就是湖边浅滩了,徒步已经不能再向前了。搁往年这个时候这里早已被水淹没,再往南就是养殖的成片围网,目前依然立在水中。
正往回走,突见三条放鹰船载着几十只鱼鹰从高松河北部过来,其中有一条船在一条连体地笼旁停下,偷倒下了地笼里的鱼虾蟹,不劳而获,真是缺德。以前只以为搅了我们钓鱼有点可气可恨,现在对他们“偷”这行为又有了清醒及较深的认识。
半个多小时后再次在这里开钓。
刚才试钩时倒没觉得有挂底现象,可开钓后由于起风漂浮移动快,要不时地提竿修正位置,因而有好几次挂底,且不单是水草问题,而是挂到了荷叶枝梗,看来之前这儿是荷塘。还没见鱼口,只是移动漂浮位置已经挂上五、六次,已有两次摘掉了子线。换了其它三个窝子也不同程度的会挂上。
李大师在赶往这边的途中,有发现新的钓点,并电告诉我们也赶快换地方也一起过去。因此,快下午一点时,仍是没口,就又收拾东西前往李大师处。在途经高松河早晨下窝那个地方时,见有一对老夫妇正在收网,一擦而过的光景,就见收获一条鳊鱼和一条板鲫,都过半斤。
几年前,洪泽湖非法采砂横行时,这里集产、供、销、运、修一条龙服务,那家伙真是红红火火、一派繁荣。如今整治后显得格外萧条,岸边长满杂草,水边也只停靠着渔船,在这冬季就显得更加冷清。
不多时,到达李大师所在的位置。他也刚有收获,但他边上钓荷塘的那个却是收获了好几斤,且个儿不小。刘主任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决定留了下来。而我还是决定去湿地的老钓点钓白条去。
到达钓点,已经快到下午两点了。时间紧为免空军,就连忙打窝开钓。
小白条,来势永远都是那么迅猛。而这里的小白条,来的要更快,钩刚入水它就上钩了。
地方还是这个地方,鱼还是那几种小鱼,鱼口依旧和前几次一样。所不同的是小鲫鱼更多了,不过也好,多给了我放生的机会。
仔细回想下今天两处无口的情况,还是觉得发窝时间未到,有点短。记得高松河鱼夏季钓的时候也得要一小时后才能钓得到,冬季应该时间要更长,那么两小时够了吗?反正那时没口。
下午四点半收竿前,他们俩都来电告诉我收竿了。我们都钓的差不多,只有我钓的鱼儿偏小。
沙发️
文字不够,图片来凑
你多来点呗
沙发没了,就椅子吧
最后一钓有收获啊!圆满结局。好!
不错了
呵呵,差一点空军。你说的,有得玩就不错了
呵呵,是的,就是过个瘾
为具有恒心与毅力的老铁点赞!
钓无止境!谢谢!
我只能看看,写起来就是文盲了,没你的文采哦。
不错啊
厉害了!跑到洪泽湖边了!
换了这么多地方,窝子打好要等的,发的慢
看看
不错
不错
只是有的玩而已
就20公里吧
是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