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去太仓探钓一次之后再没有跑远路出钓。原因是气温低及下雨天不是很适宜跑远路探钓。所以,在最近的十多天里,只能在家附近的大河里过过瘾玩了三次。
第一次是12月24日。
阴阴的天气,北风3-4级。
10:00多我拿着简单的传统钓装备来到钓点,打窝的时候发现杆子的前堵在来的路上弄丢了。
唉,好像出师不利啊!
在桥桩边上打了2个窝,水深2.6-2.7米的样子。
等发窝的时候我跟边上台钓的钓友打了个招呼,就直奔渔具店花了5块钱配了个前堵,又回家简单吃了些午饭。再回到钓点已经快12点了。
反正天冷发窝慢,而我又不是个急性子的人,所以一切都是慢条斯理一步一步的来。
挂红虫下杆,不停地逗引,长时间毫无动静。只有浮漂在风浪中起起伏伏。
边上台钓的钓友使的是6.3的杆子钓河中间较深的位置,也一直没有口。加上风浪大,距离远,看漂有些吃力。所以他后来搬到桥另一侧风浪小一点的地方去了。
他前脚刚走没多久,就有个新来的钓友到河边来坐到他的位置上。台钓,也是用6.3的杆子。
风呼呼地吹,时不时地飘些小麻花雨。
时间过去1个多小时了,一直没有口。
还好我多穿了衣服裤子,做好了保暖工作,选的又是桥下桥桩的位置,所以没淋到雨。7米2的手杆钓5米左右,看漂也不是很吃力。
快到下午1:30的时候,终于看到浮漂有些小小的上浮。赶紧抖腕提杆,中鱼了。提出水面一看是条2-3两左右的鲫鱼。
换上新鲜的红虫继续下杆,又是很长时间没有口。大概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浮漂有些缓缓下沉。提杆有些小份量,出水一看是条半斤左右的小鲤鱼,直接飞上了岸。
边上的钓友也中了一口,提杆动静蛮大的,我以为也是条鲤鱼,却是条7-8两的板鲫。杆子软飞不起来,在快拉到岸边的时候脱钩跑掉了,好可惜啊!
口真的少,在又钓上来1条小鲫鱼和2条小昂刺后,15:30收杆回家了。
总共5条鱼,已经算是不错了。周围其他搞台钓的钓友最多也就收获1-2条鲫鱼。
临走时小鲫鱼小昂刺放回河里,一鲫一鲤带回家。
算不上大鲫大鲤,只想图个好口彩。
第二次是12月26日。
天气情况比前一次还要糟糕,时不时的就飘密集的小雨。差不多同样时间打窝和作钓,只是这次在桥下多打了一个窝子。
结果正是这个窝子在作钓中出现一个明显的回漂被我抓住了机会,提杆还蛮有份量的。赶紧留下弯弓照。结果,想象中的大板鲫却是个红尾巴的家伙。溜了没多少时间就入抄网上了岸。
看样子估计有2斤多,好肥硕的身材啊!先入护养着。
后面几个窝点来回轮番钓,好不容易提杆上来一条2两的鲫鱼,赶紧拍照。
没成想收回来的时候在栏杆上磕了一下,鱼脱钩掉河里,一甩尾巴跑了。我的心里只能蹦出两个字:卧槽。我估计别的钓友碰到这种情况也不会蹦出什么好词汇来吧。
得,继续下杆,想不到没过几分钟又来一口。这回吸取教训直接飞上岸后再拍照。
也就2两左右吧。
之后就又很长时间没口了,趁不下雨的间隙赶紧收拾家伙回家了。
一条鲫鱼也没法吃啊。所以算它命大,陪着大肚子的鲤鱼归属到了小区的景观河里生活了。
第三次是12月30日。
气温回暖并有灿烂阳光的好天气,所以没有理由不去河边甩两杆子。
同样的打窝和作钓时间,不同的是这次打窝一个打在光面水深2.5米处,另一个打在靠近水草边的1.5米处。
因为天气好,今天周围有不少台钓的钓友早早地就在作钓了。问询下来说前两天鱼政放过鱼了,所以大家多多少少已有些小的收获了。
我看了看,多半是1-2两的鲫鱼,有些鳞片有些破损,皮毛不是很好看。
我还是单钩通线挂红虫使用传统钓,先到深水窝点下杆。
没十分钟就看到浮漂下沉,提杆蛮重的。凭手感就知道是条鲤鱼。
想着抄网还没装,只顾着遛鱼所以没拍弯弓照。边上的钓友见状赶紧拿来自己的抄网帮忙抄了上来。天下钓友是一家,这句话说的果然一点都没错。
看下来大概有毛3斤的样子。
估计窝子有些搅了,所以换到了另一个浅窝点。谁知道半个小时也没动静,所以又换回深窝点继续作钓。
回来下杆引逗没多久,突然来了个黑漂。我打,提杆。嗯?好重啊!像是挂底了。两秒钟后下面来动静了,手感告诉我又是鲤鱼了,而且这回是个大家伙。
啥情况啊,怎么老是跟鲤鱼杠上了呢?
心里这样在碎碎念着,手上可丝毫不敢含糊。鱼吃痛左冲右突的,鱼线发出呜呜的声音。因为以前没有遇到过5斤以上的大家伙,所以遛鱼只是理论上的一些知识。
急中生智想要施展所谓的8字遛鱼法,无奈它根本不听你的使唤,几个回合后一股脑儿往边上有芦苇的地方扎。可怜我0.8的通线没两分钟就被切了。
隐约中就看到了一眼鱼的大小,保守估计5斤+。
窝子又被搅了,再到浅窝点钓,结果还是没口不上鱼。
边上其他的钓友都是台钓作钓,有单杆的有双杆的,钓水深1.5到2米多的。收获的鲫鱼都不少,甚至看到我右手边的连杆了3次双飞呢。
看看时间不早了,又有些起风和降温,再另外打窝也没啥意义,所以提早收杆啦!
带回家的这条鲤鱼又照例与小区景观河里的小伙伴们为伍了。
总结:
1、鲤鱼的吃口一般都是往下拖,但是在桥桩边上却是回漂的漂相。我的理解是桥底下乱石较多,高低不平,空间有限。所以它吃钩后被迫有个抬头的动作,使我误以为是鲫鱼吃钩。
2、天冷是人找鱼,光水找桥下应该是个不算坏的选择。一般容易有大鱼藏身于此,所以我有幸两次遇到了鲤鱼。
3、气温回升鱼趋于活跃,这时台钓就显示出它的优势。所以第三次那些台钓者上鱼频频,而传统钓手竿收获寥寥。
不知道我总结的对不对,希望观帖的大师们多多指正。
最后用鱼缸里的小精灵照来镇楼。
也希望2020新的一年老铁们继续大鲫大鲤,平台也越办越好!
不错不错
老铁,宝钢二号门的啊,这天你在那能有这收获,基本河冠了,那边也就这个桥墩下能有点收获了
是啊!就是挂底太严重,每次都要损失一两付线组。
分析的到位,光水面桥墩或者障碍物是藏鱼
总结到位,收获大鲫大鲤,厉害
桥墩是好地方,但不过就是严重挂底费线组。
我的遛鱼技术有待提高啊!
头疼的事情,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