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2月28日8:30—16:00
钓点:高渡正在建设中的洪泽湖湿地
指数:64分,基本适宜钓鱼
天气:晴
温度:1—11度
空气:轻度污染,有雾霾
湿度:46%
气压:1023百帕
风向:东南风
风速:3—4级
水深:不足1.2米
水质:上好
钓法:传统钓改革版
竿长:9米
线组:6.3米x1.0#x0.6#x金袖3#
钓远:8分竿
钓饵:红虫
窝料:自制酒米x玉米面x一包饵x南极虾粉
钓获:4斤+
同行:刘主任、李大、张法官
昨天刘主任约钓,说好今早七点半前出发,目的地仍是高渡洪泽湖温地。
前两天,本埠大范围降雨降温,天气预报今天气温回升,但粘土地区雨后路面依然显得湿滑,特别是乡村野外、沟坎田旁,人少车稀,更是难行。但置身于这样广袤的天地间,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能呼吸到清馨的空气,感受到泥土的清香,体察到田野的博大与宁静……
八点半,我们到达了既定的目的地。
一天前的这场小雨,持续时间长,可谓是点点入骨的及时雨,不仅缓解了旱情,而且带走了尘埃。可是钓点水边,由于这场小雨,加之冰霜融化,就更加湿滑了。
今天,风儿比人起来的更早,似乎一大早就超过了预报的3—4级,真是风吹水面层层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这么大的风浪,所打的窝料,估计时间不长就被风浪形成的回流带走,早已挪了窝、不在原窝点了。
受风浪影打窝后下竿,也不像之前几次那样下竿就有口了,而是过了近半小时才有瓜子般小鲫上钩,并且吃口很轻很轻,即使提竿也是空竿较多。于是将线组调整为尽可能调低钓高,近似于逮死口。
这样一来,鱼讯通过过滤,虚假及无用信号减少,提竿频次也有效地降低了,接踵而至的是双飞的几率大大提高了,但却大多数都是放流的货。
这样看来,上钩十条鱼还不知道能不能有一条可以入护的了。呵呵,不过小白条是一条都不放的。
刘主任那边也是如此。
十点半左右,接李大师电话问钓情。
我说,还在湿地,今天不怎么样,小鱼太多。他说,下班后也来此玩。
至此,我和刘主任都差不多只钓斤把小鱼。鱼小且口差,主要应该还是气温较低所致。虽然预报今天最高温度达11度,但低温也较低,快十一点了,适时温度只有5度,显然偏低。其次风大导致环流走水,窝料移动,鱼也不聚窝。
既然不聚窝,就只是稀稀拉拉的上鱼,而且主要是小白条和小鲫鱼。上周的小翘嘴今天是少之又少。
至十二点左右李大师和张法官来时,总共钓获没有二斤小鱼,但放流的估计应该是超过入护的重量了。而此时风力和风向也无转变的迹象,希望随着李大师的到来后能同时带来好的转机。
天气预报说,十点后风向应由东南风转为西南风的,但时针指向十二点后也没有转向,风力也依然没有减弱。
李大师和张法官选择的钓位水深,较我和刘主任这儿要稍微浅一点,而且是北岸面向阳光,应该说要暖一些,符合冬钓阳的理论。因此,他俩到达后,钓的比较顺手顺利,无论在上鱼速度、个体大小、鱼口正否等方面都比我俩这边要强一些。
这充分说明,冬季天冷钓鱼,重要的不是鱼找饵,而是人找鱼。也就是说,冬天水温低,鱼儿不肯活动,即使饵料在窝,诱惑力也不是那么大那么有效;而鱼这种动物却是趋温的,会自然游向温暖的水域。因此,选择好的钓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下午一点多的时候,有个把小时风向转为西南风,且风力较小,应该是小于3级的微风。这个时间段里,气温也升到最高11度,鱼口明显好转,个儿也稍微大了点儿。这个时候是今天钓况最好的时间段,其中二两多和一两五左右的小鲫鱼,都是那个时候钓获的。
而李大师那儿更是钓的欢欣,举竿频频。
下午还没到三点的时候,风向又突然转为偏东风,顿时又感寒气袭人,鱼口也突然转差,回到了上午那个状态。
今天的小翘嘴,也是时有时无,出现较少。上周李大师所见的鱼儿“翻浑”现象也没有了,即使是下午一点多温度高、鱼口好的时候,也没了那个“翻浑”(即鱼头钻泥、鱼尾扫泥挖出浑水)的情景。
这个钓点随着洪泽湖水进一步下降,估计就连小鱼也将随水下去了,以后的钓况能维持现状也就不错了。
大师威武!
呵呵,大师不敢当,鱼儿也太小了
真是一竿在手,其乐无穷啊!
有鱼上钩,不虚此行
一竿解忧
呵呵,小鱼太小了,可以过瘾
不空军,过过瘾可以了
这天气有鱼上就好,不能要求太高
是的是的,本来要求就不高
是的
66666666好
小白条什么的最香了
66666哦
威武
不论大小,有鱼上钩,就好玩啊!
湿地水浅鱼稀
是的
小鱼就是不好打理,还是特别鲜的。其实有地方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