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至节当天开始,南阳气温陡然下降,决定“重操旧业“(长竿短线)钓草窝……
先看看上午和下午的鱼获照片
前天晚上去《荷花池》小桥东边的莲藕根部打了几个重窝,第二天上午去整。
打了三个远窝,两个近窝,自制酒小麦+大米还有酒小米,五个窝子用窝料三斤左右吧,平均半斤左右一个窝啦!应该可以吧!
昨天上午吃过饭就到达目的地,举目四望一个钓友也没瞅见。看来天气不好,太冷了……
看看自己前天打窝的几个点,没发现有什么变化,更没看到有泡泡冒出 ! 心里真的没底啊!
开竿前为了保险起见,每个窝点又补了50克左右的酒小米。
时间 : 2019.12..24
地点 : 白河《荷花池》东边
人员 : 垂钓白河畔
窝料 : 酒小麦+大米/酒小米(提前一天做窝)
钓竿 : 《征途》13米长竿
线组 : 2.5×1.5×4号伊势尼
在聊今天钓鱼过程之前,我想先谈谈传统钓的优势和特点。
长竿短线钓法相对于台钓来说,那是比较辛苦的钓法。竿子长而重,但是,要想手竿在冬季钓到鱼,竿子不长是不好钓了。而,长竿钓远钓近都方便。长竿配上短线,竿子与鱼线的夹角接近90度,不但下钩非常准确,不易偏离窝点。而且,很大程度上还能减少风的影响,在抗风能力上比台钓好很多。
一说打窝,打窝要精准,窝料量要重点,味道要腥香,雾化要好,这是冬钓打窝的注意事项,所以用打窝器来打窝,也是长竿打窝精准的一个原因。
二说用饵,传统钓中的用饵技巧非常多,并非只有虫饵,选择搭配适合的腥味饵料作诱饵也是不错的选择。
再说调漂,传统钓没那么多讲究。如果说台钓追求的灵敏度,要的是比较大的漂相。那传统钓追求的是如何让鱼饵更好的入口,尤其是在钓底层鱼类的时候。所以传统钓讲究的是铅坠到底,浮漂的鱼饵没有拉力,让底层鱼类更加方便顺利的吃饵。调漂的话基本就一招,可以调平水钓2目,或者铅坠重量少大于浮漂浮力。由于传统钓的铅坠距离鱼钩很近,通常钓2目的时候铅坠是到底的,或者是竖立的。
冬钓过程中在深水中多打几个窝,挂上红虫*蚯蚓或者腥味饵料开始逗钓,渔获通常都不会差。
啰啰嗦嗦这么多,看官有点不耐烦了吧?不好意思啊!那就赶紧聊聊今天的钓鱼过程和鱼获吧……
刚开始的时候,一个小时左右没有一点点动作,天太冷了,温度只有2°左右。估计鱼儿藏在草底下也懒得动……
这样僵持了一个多小时,无论怎样逗钓,也无论几个窝换来换去,一直就是没有口。还是后来气温慢慢回升了一些,才有了第一口……
这尾鲫鱼虽然不是很大,却,让我苦苦等待了一个多小时 !来之不易啊!这个窝上了一尾鱼后,却又恢复了平静,没口了……
只好换别的窝试试看,还不错,换了不到几分钟就有动作了,一个慢顶漂上浮,正准备提竿,紧跟着就是一个顿口,提竿中鱼! 说明一下情况,五个窝子,两个近窝一直也没有一口,还是三个远一点的窝前后有了鱼获!
这是上午的鱼获照片(由于太冷了,带着手套,没能一一拍照)就钓了六条鲫鱼,鱼获虽然不多,不过获得了一尾斤鲫 !早上出来的时候女儿还说想喝鲫鱼汤了呢,正好做鱼汤喝!
斤鲫露出水面时的照片……
上午三个多小时,就钓了六条鲫鱼,回家做鲫鱼汤、吃饭,下午再整 !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个多小时。继续向白河出发……下午虽然比上午暖和了一些,但,温度太低,只有6、7°。还是挺冷的啊!管他呢,钓鱼人不怕天寒地冻 !哈哈……
开始整吧!下午放弃了两个近窝,主钓三个远窝。 不知道是温度上升了几度的原因?还是窝里的鱼聚多了?反正,刚把钩送下去,就有动作了,↓半目↑半目……反复了好几次,终于来了一个大顿口 ! 提竿 ! 中鱼了……
正口啊!饵全吞下去了 !
挂上红虫接着整 ! 这一次吃钩比上一次还要快,钩子估计还没有完全沉到底,一个↓半目阴漂,接着直接就是顿口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急速提竿 !又中鱼了……
虽然下午也是三个多小时,鱼获却大相径庭! 翻了一番还多呢。
不信你瞅瞅……嘻嘻
这正是 :
进入三九天正寒,
台钓轻松难钓远,
若想严寒不封竿,
长竿短线钓正酣。
2019.12.25
记录过程 ! 分享快乐 !
才疏学浅,定有不足。
五湖四海,钓友一家。
权当娱乐,不喜勿喷!
大师就是大师!厉害了!
看到你发打窝的帖子就开始等着看你鱼获,等了两天了
谢谢!
不敢当啊! 还是提前打窝的原因,赶巧又没有钓友惊窝。
大师~名副其实!!!
过奖、过奖了
正愁找不到大炮钓点️️
呵呵红红火火
不错不错,冬季传统钓不错
爽爽
实话,真的牛逼
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画重点:她有女儿
你好
好钓点
您好!
大师还是可以的
要火
环境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