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冬季钓鱼时顿口不断,就是不中鱼

承诺是小孩子说的慌2019-11-30 09:32:01

冬天的鱼难钓这是钓鱼人的共识,很多人都认为鱼难钓是因为天冷鱼不开口,其实除了一些不耐寒的鱼已经停止觅食以外鲫鱼鲤鱼这些鱼还是吃东西的,只不过活跃度比以往降低了很多吃口很轻,食量有所减少而已。所以很多时候鱼儿进窝了或者鱼在吃饵的时候也不知道,以为没鱼,实际上是鱼口很轻很难从浮漂上反应出来。所以,在冬天怎样放大浮漂信号就成了钓鱼人的基本功,也是很多新手都头疼的问题。

新手在冬天钓鱼最容易碰到什么事情?浮漂一动不动,或者浮漂只有一丝丝动作,抓口根本抓不住,提竿也经常空竿,脱钩跑鱼。很多钓友都会觉得钓得太钝了出不来动作,可是不管怎么调钓就是不起作用,还是抓不住口,频频跑鱼,甚至鱼口越来越不清晰。怎么改善呢?

方法一:饵重和铅重之间的比例问题需要注意

我们知道,浮漂的钓目,是浮漂的浮力,和铅坠加钩饵的重量之差,我们在调漂时,铅重决定了调目,饵重加铅重,决定了钓目,这两者之间,因为还有子线长度的因素,所以老钓友在调漂时,会非常注意饵重和铅重之间的关联,调目越高,铅坠离底的距离越长,如果钓高目,那铅重和饵重比例会接近,换而言之,当鱼吸食钩饵时,受到铅坠、浮漂的影响,相对于其他情况而言,是最低的,所以调高钓高,往往容易出现顿口。

如果是铅重大于饵重,最常见的情况,是调目低,那么极易出现子线弯曲,那么鱼在吸食钩饵时,即使出现顿口,也不是很清晰,因为钩饵轻、铅重,先拖钩饵再拖铅坠,很可能铅坠、浮漂、鱼唇托饵之间的平衡还没形成,就拉着浮漂动作了,所以调低钓低,多为钓略钝;那么换做调低钓高,其实也是一样,漂组极钝,很难出现顿口的迹象。

二、鱼钩的大小

如果没有小鱼闹窝,经常性出现碎小的顿口,那多半是鱼钩钩号导致的;鱼钩的大小,其实决定了饵团的大小,顿口的形成是很有意思的,饵团小了,鱼的吸食力度大,下沉迅猛,很难形成钩饵、铅坠、浮漂的平衡,饵团会被快速的吸入鱼唇中,随后的,要么就是抬漂,要么就是黑漂;饵团大了,进嘴的异物感强烈不说,吸食的力度相对大饵团来说,也偏小,那么顿口必然出现,但是幅度不会很大,漂讯很是碎小,具体的形容,就是顿口很无力;

所以在出现碎小无力的顿口时,先调整饵团,做小一点,记好钓目的变化之后,试试鱼口,如果都是抬漂或者黑漂,那就说明饵团有点太小;如果出现了有力的顿口,说明饵团调整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一直都是小顿口,没有清晰的顿口,那只能换小两个号的鱼钩了,因为小一个号的鱼钩,对饵团就没什么影响。

三、选个合适的浮漂比调整调钓更容易出信号

都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可是很多人都只注重漂尾露出几目,却不管浮漂本身带来的影响。比如说浮漂的漂型,材质,吃铅量大小。比如说鱼口很轻,在能顺利抛竿的基础上浮漂吃铅量是越小越好(一定要能绷直主线),从漂型上来讲,细长身的浮漂横截面更小,上下运动的阻力也更小,在视力允许的情况下漂尾也是越细越好。可能有些钓友不太在乎这些,总觉得这些都是小细节,不影响鱼口。或许在夏季的时候没啥关系,但是在冬天本身鱼口就很轻的情况下,这就很重要了,哪怕只能让浮漂动作增大半目也能让你中鱼率大大提高了。

四、合理的线组搭配

都说冬天的鱼口轻要小钩细线,但很多人就是不信,总觉得自己用3号子线也照样钓鲫鱼。如果是斤鲫当然没问题,半斤级别的也你勉强钓一钓,可是你那里的资源真的有这么好吗?评论区的钓友们可是整天在吐槽资源不给力,瓜子鲫成堆。在温度低鱼儿活跃度不高,鱼的个体有比较小的时候怎么可能有信号呢。在保证拉力值的情况下线组还是小一点比较好,线组越小柔软度越好,信号的衰减也就越小,出来的动作也就越清晰。提竿轻一点,鱼竿软一点,跑鱼的几率其实不大,即使偶尔跑鱼也比浮漂一动不动要好很多吧。

五、调钓合理

为啥要将调钓在最后说,其实调钓是个很简单的环节,只要前面几个环节做好了调钓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我们想要放大信号关键就是要减少鱼儿吃饵的阻力,我们要调整的环节无非也就是调目和钓目。调目越低,浮漂向上的拉力值就越小,而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用的浮漂吃铅量也不大,调目低一点,比如说调1-2目钓1-2目或者干脆调平水钓1-2目也可以。这样双钩都触底的情况下,鱼儿只需要克服饵料的比重就能将饵料吸入嘴里,信号自然比以前更清晰。

小编前几天就遇到过这种情况,鲫鱼不大吃口轻,小编果断换了浮漂,把鱼钩换成了小一点的鱼钩,果然不一会漂相变得清晰起来,相信做出了这些改变,只要有鱼,你一定会比别人钓的多。爆护是分分钟的事情了。冬天的鱼难钓这是钓鱼人的共识,很多人都认为鱼难钓是因为天冷鱼不开口,其实除了一些不耐寒的鱼已经停止觅食以外鲫鱼鲤鱼这些鱼还是吃东西的,只不过活跃度比以往降低了很多吃口很轻,食量有所减少而已。所以很多时候鱼儿进窝了或者鱼在吃饵的时候也不知道,以为没鱼,实际上是鱼口很轻很难从浮漂上反应出来。所以,在冬天怎样放大浮漂信号就成了钓鱼人的基本功,也是很多新手都头疼的问题。

新手在冬天钓鱼最容易碰到什么事情?浮漂一动不动,或者浮漂只有一丝丝动作,抓口根本抓不住,提竿也经常空竿,脱钩跑鱼。很多钓友都会觉得钓得太钝了出不来动作,可是不管怎么调钓就是不起作用,还是抓不住口,频频跑鱼,甚至鱼口越来越不清晰。怎么改善呢?

方法一:饵重和铅重之间的比例问题需要注意

我们知道,浮漂的钓目,是浮漂的浮力,和铅坠加钩饵的重量之差,我们在调漂时,铅重决定了调目,饵重加铅重,决定了钓目,这两者之间,因为还有子线长度的因素,所以老钓友在调漂时,会非常注意饵重和铅重之间的关联,调目越高,铅坠离底的距离越长,如果钓高目,那铅重和饵重比例会接近,换而言之,当鱼吸食钩饵时,受到铅坠、浮漂的影响,相对于其他情况而言,是最低的,所以调高钓高,往往容易出现顿口。

如果是铅重大于饵重,最常见的情况,是调目低,那么极易出现子线弯曲,那么鱼在吸食钩饵时,即使出现顿口,也不是很清晰,因为钩饵轻、铅重,先拖钩饵再拖铅坠,很可能铅坠、浮漂、鱼唇托饵之间的平衡还没形成,就拉着浮漂动作了,所以调低钓低,多为钓略钝;那么换做调低钓高,其实也是一样,漂组极钝,很难出现顿口的迹象。

二、鱼钩的大小

如果没有小鱼闹窝,经常性出现碎小的顿口,那多半是鱼钩钩号导致的;鱼钩的大小,其实决定了饵团的大小,顿口的形成是很有意思的,饵团小了,鱼的吸食力度大,下沉迅猛,很难形成钩饵、铅坠、浮漂的平衡,饵团会被快速的吸入鱼唇中,随后的,要么就是抬漂,要么就是黑漂;饵团大了,进嘴的异物感强烈不说,吸食的力度相对大饵团来说,也偏小,那么顿口必然出现,但是幅度不会很大,漂讯很是碎小,具体的形容,就是顿口很无力;

所以在出现碎小无力的顿口时,先调整饵团,做小一点,记好钓目的变化之后,试试鱼口,如果都是抬漂或者黑漂,那就说明饵团有点太小;如果出现了有力的顿口,说明饵团调整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一直都是小顿口,没有清晰的顿口,那只能换小两个号的鱼钩了,因为小一个号的鱼钩,对饵团就没什么影响。

三、选个合适的浮漂比调整调钓更容易出信号

都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可是很多人都只注重漂尾露出几目,却不管浮漂本身带来的影响。比如说浮漂的漂型,材质,吃铅量大小。比如说鱼口很轻,在能顺利抛竿的基础上浮漂吃铅量是越小越好(一定要能绷直主线),从漂型上来讲,细长身的浮漂横截面更小,上下运动的阻力也更小,在视力允许的情况下漂尾也是越细越好。可能有些钓友不太在乎这些,总觉得这些都是小细节,不影响鱼口。或许在夏季的时候没啥关系,但是在冬天本身鱼口就很轻的情况下,这就很重要了,哪怕只能让浮漂动作增大半目也能让你中鱼率大大提高了。

四、合理的线组搭配

都说冬天的鱼口轻要小钩细线,但很多人就是不信,总觉得自己用3号子线也照样钓鲫鱼。如果是斤鲫当然没问题,半斤级别的也你勉强钓一钓,可是你那里的资源真的有这么好吗?评论区的钓友们可是整天在吐槽资源不给力,瓜子鲫成堆。在温度低鱼儿活跃度不高,鱼的个体有比较小的时候怎么可能有信号呢。在保证拉力值的情况下线组还是小一点比较好,线组越小柔软度越好,信号的衰减也就越小,出来的动作也就越清晰。提竿轻一点,鱼竿软一点,跑鱼的几率其实不大,即使偶尔跑鱼也比浮漂一动不动要好很多吧。

五、调钓合理

为啥要将调钓在最后说,其实调钓是个很简单的环节,只要前面几个环节做好了调钓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我们想要放大信号关键就是要减少鱼儿吃饵的阻力,我们要调整的环节无非也就是调目和钓目。调目越低,浮漂向上的拉力值就越小,而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用的浮漂吃铅量也不大,调目低一点,比如说调1-2目钓1-2目或者干脆调平水钓1-2目也可以。这样双钩都触底的情况下,鱼儿只需要克服饵料的比重就能将饵料吸入嘴里,信号自然比以前更清晰。

小编前几天就遇到过这种情况,鲫鱼不大吃口轻,小编果断换了浮漂,把鱼钩换成了小一点的鱼钩,果然不一会漂相变得清晰起来,相信做出了这些改变,只要有鱼,你一定会比别人钓的多。爆护是分分钟的事情了。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楼主辛苦!线组调钓遵循平衡原则。调高钓低应该属于吊平衡调低钓高属于托平衡。

很久以前保定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