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写小时候钓鱼的故事,勾起了我自己的回忆。那时候可没有现在的碳素或者玻纤竿,都是自己砍的百家竹(3米左右),在火上烤直,将竿挂墙上,竿尾再栓上几匹砖(增加重量),等几天竿子就可以用了。鱼线、鱼钩都是赶场天去买的,鱼线都是论尺卖,鱼钩是手工钩,鱼漂就自己找的鸡毛或者鹅毛,把它剪成一小颗颗的,做成了现在的七星漂,至于铅坠就是牙膏皮啰。一般都是春,夏,秋季钓鱼,地点就门前的小河,最宽也就七八米,最深2米左右,鱼获多数是小鲫鱼,小串串之类的,鱼少时就晒干,多一点时就油炸了给外公下酒,乐此不疲。夏天嚜嚜蚊咬得大包重小包,丝毫不减热情。鱼饵一般就是蚯蚓,有时候也用竹叶虫或者莲花白虫(这两样容易钓白条)。我记忆中钓得最大的一条是两斤多的鲤鱼,激动得脱下背心将鱼搂住就回家报喜去了。另外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情是晚上和两个小伙伴到一个养鱼堰塘偷钓,那时可没有夜钓灯,全凭月光和感觉,陆陆续续上了几个鱼后,结果遇到一个大点的鱼脱钩把一个小伙伴的手钩到了,痛得死去何来的(那时的钩都是有倒须的),只好到卫生站找医生处理,为此他还埋怨了我许久。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供大家娱乐娱乐。
小时候钓鱼的故事。
需要说明的是图片是借用二郎山喇叭河,不是门前的小河哈。十多年前回去过一次,门前小河已经成小水沟了。
我们小时候鱼钩是针弯的,浮漂是海绵拖鞋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