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1月16日8:00—16:30
钓点:成子湖高湖航道
指数:89分,适宜钓鱼
天气:晴
温度:11—23度
空气:轻度污染
湿度:33%
气压:1015百帕
风向:东南风转偏东风
风速:3级
水深:1.2米+0.9米
水质:上好
钓法:台钓+传统钓
竿长:3.9米+6.3米
线组:3.9米x1.0#x0.6#x金袖3#+4米x1.2#通线x七星漂x丸氏5#
钓远:8分竿
钓饵:鱼膳房腥香x独霸轻香+蚯蚓
窝料:自制酒米x老坛杂粮x一包饵
钓获:3斤+
同行:李大师中午到,张法官随后
昨晚,好几个钓友问“明天去哪玩?”只因最近资源匮乏,搞得我不好回答,有时只好说“还没有明确的去向”,结果还有人好似生气的回说“你老是这句话!”
现在是真的没地方钓了。洪泽湖水自春夏退下去后,到目前尚未上来多少,本埠周边河道大多水位较浅,也大多数无鱼可钓。上游泗洪方向垂钓资源倒是可以,但苦于路途遥远,地形不熟,往往去了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有时甚至空军而归。
在这里,只要哪里发现有条河道或者是有个蟹塘、荷塘好钓什么的,大家伙就会蜂拥而上,两三天就让钓败场了。如周岗嘴青虾基地蟹塘、颜勒沟西几千亩荷塘、黄河故道分洪闸、成子湖栈桥、高松河和成子河等,都是很短时间内就被钓败场了。本埠周边不仅是本县人在钓,淮安钓友也是常客。
因为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去处,早晨不想起来,出行也迟,赶路速度更是慢的连自己都不相信了,漫无目的的沿着沿湖的成子河大道向南,也不知哪里可以驻足,何以解钓瘾。
虽然没有既定目标,可车至高渡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拐上了去往高湖的方向。
那里的小港湾,虽然鱼稀小杂鱼又多,但可以解钓瘾,更可解孤寂,平时口不好会泛困打盹,在这儿肯定不会。只是抽竿一天,估计得要有个好臂膀,像我这颈脊肩都有毛病的,显得有些吃力。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就感觉到了非常疲乏。当然这也是由年龄来决定的。
差不多八点时,来到了这个前几次来过的小港湾。
这时候,下湖捕捞的渔民差不多都下去了,小港湾相对平静一些。目前,全港加航道,只有我一人,真是遍地是钓位,不知选哪好啊。
其实,是这里小鱼闹钩严重,来钓的人大多数都不堪忍受,早早收竿走人,再也不来了。
而我呢,不灵活。就是那种有口就能蹲得住的人,也是最最不想勤换地方的人。用李大师的话说,就是小猪吃死食。呵呵,这也就是人老了的显著特征之一。
反正没其他人,今天我准备台钓、传统钓一起上,哪个好使玩哪个,灵活一点。
先打个台钓窝,用竿3.9米,钓深1.2米;然后在左侧50米内、平均水深在0.9米左右的零星水草内打了3个窝,以备传统钓用。
台钓饵料开好后,即去实施传统钓。红虫惹小鱼是不用说的,下钩就拖跑,就是不上钩,是这里特色。主要是小鳑鲏太小,嘴小呑不进钩,而红虫几钩就被吃完。于是果断换上蚯蚓,第一钩下去就碰个2两多鲫鱼,心想传统钓就是比台钓强,能传承下来的都是好的。
可是,此后半个多小时只有小鱼闹钩,并没有再见正经鱼,三个窝子轮流转也都是小杂鱼,方知那条鱼就是个打酱油的。
快九点时,李大师来电问在哪?
我说,还是高湖航道。他问了钓况后说,上午下班后也来。并问了上周日钓的周岗嘴废弃蟹塘如何?
上周末钓的那个废弃蟹塘,第二天刘总和葛老师他们去钓的时候,只见鱼儿在水中乱窜,就是不吃饵,前一天疯吃的现象再也不在。
再试台钓,依然小鱼唱主角,而且就不上钩。拉了好几十竿,仍然不见正经鱼的踪影。
考虑到今天气温较高,改换半腥香饵,仍然没有改观。
再回到传统钓。首先来到上第一条鲫鱼的那个窝子,守了十多分钟也只有小杂鱼口;改换左边的窝子,钩刚落底,就来大送漂,当然我是不失时机的立即起竿,又一条2两多鲫鱼上钩。心里又想着莫不是过路的?紧接着又一送漂动作来临,再次举竿刺鱼,随即上来一条一两多鲫鱼……就这样接连上了六条一至三两的,给我增加了点信心,不过个儿似乎越来越有点小。
改换右边的那个窝子,又钓了两条一两多的小鲫。然后把三个窝子都补了点诱饵,再回去台钓。
台钓还是没什么效果,除了小鱼还是小鱼在闹钩,而且就是不上钩。
快十一点的时候,有一顿口,没什么特别,还像是小鳑鲏口,立即起竿,好沉,像是大鱼,但动静不大,三七调的三米九鲫鱼竿也出现了大弯弓,出水面才看清了是锚着一条2两左右的大头,还是个花鲢子,呵呵,白欢喜一场。当时就直接摘下放生,可惜忘了拍照留影。
十一点多的时候,风向突然由东南风转为偏西风,三至四级的风力带着湖面凉气,吹得人顿感清冷。小鱼闹钩似乎也好了点,但还是没有鲫鱼光顾。
再轮换传统钓。三个窝子钓了半个多小时,其中左、右两边窝子各上了两条一两左右的小鲫,中间的窝子除了那条过路的,还是没鱼,真感到有点奇怪。
十二点半左右,李大师到来。他和随后而来的张法官还是向航道里面去了近500米处,他们在那儿钓的比较顺手,所以每次都喜欢去那儿钓。
进入冬季后的中午时段,鱼也难钓。连个小鱼口都没有。借此时间,向右后方岸边深处探看一下,那里有一个貌似废弃的鱼塘,临湖边的塘堰已被扒掉,里面好似有鱼,也不知水深,池塘东北角水中还有“鱼塘”字样的牌子立在那儿。塘北那个废弃的蟹塘,上周末水已趋干,里面鱼儿乱窜,看到一条筷子长鲶鱼在里边追逐着小鱼吃,真是太得瑟了。今天再看去,己面目全非,水干鱼净了。
再回到钓位时,偏西风已转回了偏东风,气温也升到20度以上,暖融融的感觉。
十多分钟后,台钓首条一两左右鲫鱼上岸,真是太艰难了,太不容易了。这才知道为什么每次死守台钓总是落后人家传统钓,今天至此的这个台、传比例,基本就是1:10,传统钓以绝对优势强胜台钓。
此后又是半小时基本就是小鱼闹钩。再钓传统钓时,只在左边窝子钓获2条一两多鲫鱼,其它两个无果。看来温度上升后,浅水草前却不聚鱼了,也或者是人影、竿影倒映,把鱼儿给吓跑了。
虽说冬季钓午后是最佳时间段,但今天天气晴朗,气温较高,人是感觉舒服了,可鱼儿是啥感觉,我们却捉摸不透。
还是坐下来进行台钓吧。
大概下午二点半的时候,有一个很爽快的顿口,大不同于小鱼口,我是立马起竿,感觉有点份量,原来是条3两多的鲫鱼,很正口,也是今天钓获的鱼王。由于上来后活蹦乱跳,卸鱼时它猛然一跳,另一只钩子钩进了手掌,再一跳,掌心被拉破了一条血口子。哎呦妈呀,疼啊,再沾水就更疼了。
接下来到下午三点多,又钓获了三条鲫鱼,都是一两左右,到三点半台钓就基本停口了。
李大师今天也是有点不顺,在航道和港湾都下了窝子,但都钓的不好。今天他是第一次钓的较差,呵呵,也是让我们有个钓多的感觉、增加点信心吧。
再传统钓时,还是左边的窝子出了几条鲫鱼,右边窝子上了2条两鲫,中间的窝子除了那个该死的过路的,其实就是个死窝。
沙发哦!每周都在等你的文章
啊,这么有吸引力啊,谢谢啊
此帖风神超绝,文采斐然,果然是大师出品,必属精品!赞赞赞!
谁不是啊,看不到文章怎觉得出去钓鱼没底呢。
哈哈葛叔成为风向标人物了,看不到文章出钓心里没底。
哈哈,太过赞了,谢谢大师鼓励
哈哈,太过奖了,我自己出钓都没底哩
最近也不好钓,几近空军哪,你都在哪玩的?
赞
文章中读出一股无奈,装备越来越多,路途越来越远,鱼越来越少……
谢谢点赞
是的,谢谢观贴,谢谢理解
今年是野钓有史以来最难的一年
是的,但大泗洪水网交错,应该是好多了哦
葛兄早!
葛老师的文章,每篇都拜读
汪老弟早!睡不着,学习强国。
啊,非常感谢!老师不敢当,互相学习。
一味鱼竿,估计是仿品
一味鱼竿?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