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阐述了一幅大好的秋钓图景,此诗出自清代名仕王士祯之手,描绘了诗人旷达的情怀,也道尽了钓鱼人与俗世的疏离感。而今再难找寻如诗中这般既能成诗又能成景的画面。
钓鱼已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社交方式之一,同时它又是一种被赋予了休闲功能的户外运动。在水边,缺点铅皮,断根子线,少点饵料……都不是个事儿,都能从临近的钓友那里得到补充。垂钓不再是一个超然避世的工具,它在正能量者那里是自省的良药,而在消极者那里又成了不思进取的毒物。时代赋予垂钓不同的意义,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时代里,又各自汲取了不同的成份。
但无论是时代的变迁,还是钓鱼人身份的迥异,钓鱼过程始终是一段垂钓者自己独享的时光。钓鱼者始终要回归到他本源的社会角色中去,这种角色放在家庭里他可以是父亲,是丈夫,还可以是人子。而把那段独享的静好岁月与家人分享,才是垂钓情愫的一种升华。
美食是自然最朴实的馈赠,钓鱼者在独享一段个人时光之后,如果能将自己的战利品变成一道道最朴实的佳肴与家人共享,那将是一剂幸福的良药,亦或是对家人坚守而自己出离的一种感恩。
最近钓获颇丰,冰箱下面冻成石头的草鳊还有数尾,倒是给我一个机会给众钓友分享一下一些基于鱼肉的家常菜肴。总结一下大概可以分为干煎,红烧,清蒸和煲汤四大类。
1.干煎小白鲦
现在河道水质都不太干净,为了食用安心一点,可以用剪刀去头,并把肚子里所有内脏剥除。配料:腌辣椒,生姜,蒜瓣,大蒜和小葱。配料的量根据自己口味搭配。
第一步把锅烧至极热,然后加入适量的油,滚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鱼下锅后迅速焦化,不破皮,也不沾锅,卖相上更好看(这是农村老太太的窍门)。
第二步,油温起来后,挨个将鱼放入锅中煎炸(在此期间不宜翻动鱼体,以免弄破鱼皮,破坏卖相)一分钟之后挨个翻身,将另一面也煎至焦黄。
第三步,改小火,依次放入切好的腌辣椒,蒜蓉,姜末,煎出香味,给少许盐等佐料。
这个时候才给这些配料的原因,自然是避免这些东西烧黑,影响美观。
第四步,放入蒜末和葱末,撒点水闷一分钟就可以起锅了。干爽,香脆又可口。而且配料的颜色得到了保持,既保证了味道的沁入,也保留了本源的颜色不影响观感。
2.红烧草鱼块
草鱼切块儿之后,取适量一块改刀备用。配料还是那几样,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增减配料。
第一步,还是烧锅和滚锅,目的上一道菜里已经说了,不再赘述。
第二步,油煎,煎至金黄翻面,改小火。
第三步,依次加入配料和调料,煎香入味,加入适量水闷十分钟起锅即成,步骤不细说,大家应该能懂。
第四步,装盘
3.汪刺豆腐汤
配料如图,一看便知,口味可根据自己喜好增减配料。
第一步,下鱼前还是烫锅和滚锅,目的只有一个,让鱼不破皮且不粘锅,然后依次下鱼煎香,翻面后下姜,蒜,小米椒,煎香。
第二步,加水,下豆腐,盖锅焖十分钟
第三步,十分钟后汤汁呈奶白色,加葱末蒜末,根据自己口味加盐,酱油醋等调料。然后出锅盛碗。
第四清蒸大鳊鱼
配料和做法直接看图。由于事前高估了锅的尺寸,配好料之后才发现锅盖盖不上,只能洗去配料,将鱼一分为二,由于影响卖相,这个菜就没拍。
鉴于清蒸鳊鱼作法最简单,就直接叙述出它的做法子,如图示搭配好配料和佐料,需要给些酱油入味,冷水上锅,盖锅蒸上十二分钟即可,出锅后淋上滚烫的油即可上桌。
家常鱼菜目前就总结出这四道,未尽之处欢迎钓友补充与指正。
总之钓鱼是一个人独享的时光,做菜或许是对自己出离家庭的一种感恩与歉意。但是表达歉意的最好方式是洗涤好自己的用具,不散发不和谐味道;收纳好自己的装备,不给家人添麻烦;处理好因自己缺位而遗留下的事物……给家人多一些陪伴吧……这些就不是几道家常菜肴能弥补得了的啦!
说实话,楼主钓鱼水平还行,这烧鱼技术真的一般般。不过此贴上首页没问题
顶级大师
我哪里是啥大师啊,最多算半个大湿胸
这误导了多少钓鱼界的大厨
点进来之前以为又是爆护贴 没想到啊没想到 CCTV美食节目 大湿兄666666
能误导的就算不得大厨
请问鲜鱼是杀了冻还是直接冷冻?
不错不错。
不错不错
怎么冻都不会有鲜鱼的口感了
握草 钓鱼人的精华贴
这厨艺家常得不能再家常了,原来你说的红烧是把锅儿红烧哈,这不怪你,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过西湖醋鱼应该是杭州特色,建设楼主钻研一下发个贴,让钓友们拜读。
学习啦
被钓鱼耽误的大厨!可惜了
多谢捧场
先把鱼能完整的煎好再来跟我说这话,用不粘锅整的都靠边站。网络嘛,有啥话不能讲,线上嘴强王者我见多了~
多谢捧场
我是处理好在冻,实在是吃不了
没辙啊,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