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不错,早上稍凉,薄的秋衣秋裤已上身,在此提醒各位钓友:入秋气温骤降,早晚温差极大,出钓请注意防寒保暖!let's go...
早上十点吃了三个包子,喝了碗豆浆,一直到晚上七点!饿瓜咧,麻辣米线、凉皮、肉夹馍。不用怀疑,是我一个人吃的而且干干净净!我记得车上还有盒自热米饭的,中午怎么都找不到,没办法,只有饿着,“米饭不够烟来凑”,好在车上烟是一定有的!
今天的目标鱼野生鲫,线组1+0.8,四号金袖!打窝下去麦粒第一竿,野钓一年多来头一次碰到大物口,直接黑漂。提竿中鱼,大弯弓,钓椅上立马站起来,双手握竿,突然一发力,不好,要切线的节奏,十五秒后,竿子瞬间回弹起来,第一反应切线了!提到手上才发现,直接把钩子拉直,手竿3-5斤,隔壁钓友十分肯定的告诉我“绝对是鲤鱼”,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
第二个大物口,十二点左右,点顿后黑漂,心里暗喜,这根6.3的竿伊势尼五号,莫马达,短短五秒,发力切线,根本不给我溜它的机会!手感3斤左右
说实话,不觉得可惜,俗话说得好“愿者上钩”,该是你的怎么都是你的,不必强求!更换子线继续...
今日份鱼获,共计16尾,三斤七两!麦粒起来的个体不会太小,二两起步
今天的单尾冠军!28偏37的竿哪都好,就是稍软,不好抛竿,尤其有风,也可能是我手法不对!弯弓妥妥的,除了没有大物鱼线发出的滋滋声,跟上大物简直一模一样!
季军,二两多不到三两吧,麦粒钓鲫鱼漂相反正我是从来没遇到上顶的,最多的就是连续点顿,个体稍大的就直接黑漂
色正不?皮毛可以吧?这种金黄金黄的看着最舒服,从颜色就能看出绝对纯正的野生,野生的要么发黑,要么金黄,我是这么认为的!起来就白生生的,多半是半养殖或者放生鱼!沙坑鱼的白跟养殖白还是很明显的
又是个泛黄的野生土鲫,这种鲫鱼收拾好,尽量洗完身上的粘液,烧汤喝,奶白奶白的,丢点香菇、枸杞,出锅后撒上香菜末,滋溜一口,美的很
今天鱼个体都还行,普遍二两朝上,而且口不含糊,点顿,黑漂,看着都舒服
咋样?你就说咋样?
美不美?
今天口着实不错,十二点到两点来了波小高潮,双竿轮番上鱼,唯一遗憾的就是今天没有双棒!
四点后几乎停口,零星也有,是那种根本没到提竿标准的口,很轻很轻,好不容易来个大顿口,结果在点烟,没赶上提竿!可惜...
初秋出钓,个人经验,请多指教!!
1、关于饵料
有人说入秋了,该给鱼儿也贴贴秋膘,所以应该用蛋白质活饵。我今天也准备了蚯蚓,近六个小时用了不到五条。首先还是麻鱼太闹,其次个体稍小!面食没用过,没有发言权。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亩水塘养一群鱼”。如果你是在陌生环境,询问钓友无疑是最简单直接也最凑效的方法,所以,饵料也没有绝对的“爆护王”,适时调整方为上策
2、关于线组
要不要小钩细线?还没到小钩细线的时候!现在的口还不至于必须用尽可能细的子线,起码黑漂,大顿口现在还频频出现,钩小了容易脱鱼。野钓不论竿长,我一般都是1+0.8线组,漂吃铅两克内,平水调两目钓一目多一丢,双钩触底,长子线略微弯曲
3、关于窝料
这个话题应该是钓鱼人争论最多的---要么有用,要么没用。这个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数据或者概率说明下这个问题。反正我是习惯了,先打窝然后装线组。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打窝的鱼获的的确确要比不打窝的多(同水域同钓点),还是宁可信其有吧!
4、关于心态
这点很重要。不要看到谁出鱼就往人家边上靠,反正我是最讨厌这样的人,钓鱼是养性,是一个人享受那种平静的时光,虽说钓更多的鱼是钓鱼的乐趣,但你过分追求鱼获,最终可能适得其反!古语云“无心插柳柳成荫”,抖音话“你只管努力,其余的交给天意!”
5、关于竿长
这个季节又到了“一寸长一寸强”的时候。气温下降,鱼儿不再靠岸,所以还得用长竿钓远,但未必钓深。上篇帖子说过,鱼是趋温性动物,当有阳光的时候远处浅水更容易升温,有助于鱼儿开口,这可能就是常说的“冬钓阳”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浅见,还望各位不吝赐教,共同探讨!
可以啊,大师,昨天蓝田打蛋了,你这是在哪钓的?给指点一哈
兄台言重了!大师不敢当,运气,运气。在河提路高陵沙坑
皮毛不错
钩能拉直证明溜鱼技术杠杠的,至少没被切线
六米三5号伊势尼搞不起三斤的鱼??
好文采,拍照很不错,爆护钓场为你点赞
请注意!!!!子线0.8
嗯,金黄的看着就舒服,得是
见笑,见笑
还是不行,有点心急,往回牵了一下,一发力就玩完了
大师
是给你留点念想,下次再去的
啥大师运气好而已
钓友境界不一般的高
看起就好舒服
你的子线跟钩不搭配啊二号子线配 5号医死你还差不多
皮毛是不错哈
买竿送的子线,不用白不用
跑鱼太可惜了
下次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