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野钓鲤鱼的5个技巧,选钓位保窝和饵料

渔鱼愚移余2019-10-11 22:10:57

鲤鱼虽一年四季都能钓到,但根据它的习性特点,应注意以下三点,才能钓有所获。

一、 选择地利,找准钓位因为鲤鱼生性活泼,但又多疑胆小,喜欢阳光,又怕强光,所以为力求找准钓位,经多年实践我认为:

(1)白天,要找离岸6米以外和水深2~3.5米,有巨石的陡岸、树桩桥墩、且弱光区域或土坎的避阳处下竿。(2)下午5时后到天黑前的这一段时间,鲤鱼有靠边巡游吃食的习惯,这时候适宜在3~5米的近岸找水草丛生的弯道,狭窄的河面等地方做点。(3)若遇涨洪水,只要水流不是很急,很浑,更是钓鲤鱼的大好时光。不过钓位的选择又较平时不同,主要应从溢水处找流进大河的进出水口,水潭,上堰,下堰回水湾这些地方,且宜近勿远,一般2~3米水深才是它们躲避急流的安全港湾。

二、 注重喂料长效保窝因鲤鱼活泼好动,窝中的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只有2~3分钟就会“星”散鱼去。如何才能长时间地保持窝里有鱼,喂窝就显得特别重要,用饵主要应从早、杂、多三方面来考虑。

1.“早”是指提前喂窝诱鱼。离江河就近而有条件的钓友,在选定某地作钓点时,可坚持“四三两喂法”保窝。即前四天,每天黄昏定时喂;后三天除了黄昏定时喂,还需次日早晨再喂,这样经几天三番五次的把窝中的鱼养成就饵的条件反射,渐渐地使鱼形成有规律 “就餐”的地方。

2.“杂”是指饵料不能单一,可用小麦粒、碎玉米、红苕块、高梁、小米、剩饭、玉米粑、麦麸团等混合撒窝。若用腥饵可用碎螺拌钓场的湿土捏成“草泥饵团”做窝诱惑力更强。

3.“多”是指饵料量要大,若仅靠一把把麦粒,一坨面团是难以诱鲤鱼进窝的。要在江河中钓鲤鱼,撒窝的喂量一般应是平时做窝钓鲤鱼的10~15倍才能发挥出它留鱼的效果。

三、注重偏爱巧用钓饵鲤鱼虽荤素皆吃,但也有春夏偏素,秋冬偏荤和初秋多素,仲,深秋偏荤的习惯。故此钓者应掌握它的这些食性特点,根据不同时段,分别灵活使用钓饵。

1.素饵除商品饵外,可选用嫩玉米、刚灌浆的小麦粒、酒泡大米、鲜麦麸粑、玉米粉粑、红苕块、马铃薯等,本身就含微甜味的传统钓植物饵,在穿饵挂钩时还应注意:嫩玉米若已干瘪必须浸泡,剥皮使用,每次只需一粒;小麦3~4粒竖挂,从每粒的上端挂钩,穿成珍珠串;红苔、马铃薯蒸熟后切成小方块,也从上端一角挂钩,但钩尖要似露非露;麦麸粑、玉米粉粑除要求软硬适度外,搓捏上钩的颗粒不宜太大,钩尖同样要似露非露。

以上几种钓饵的穿钩如此讲究,目的是为了能让摄食谨慎的鲤鱼便于咬钩,又不至于因穿饵不当而阻塞钩门,使钩尖不能刺透鱼唇。

2.荤饵选含高蛋白的蚯蚓、地蚕、面包虫、菜青虫、大豆虫、蛆虫、红虫等为主要钓饵。穿钩时既要保证鲜活,使之蠕动诱鱼,又不能因为整体穿挂太多,而堵住钩门,造成脱钩跑鱼。

四、对口钓法砟秋季节,在草密、水浮萍较多的水域或南方的菱塘内,到处可听到鱼儿拱食水草或吞抢草虫的"砸、咂"声,不时还可在稀草处看到成群的鲫鱼在中层游来游去。在这种环境下,用沉底钓很难奏效,而采用对口钓法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操作方法是:选用8米长伸缩的手竿,系上约2米长的短线,拴一只小号发亮的朝天钩,把浮标移至离钩50厘米处。不要撒诱饵,可以蚯蚓或红虫、肉蛆装钩。垂钓者不能穿白色或淡色发亮的衣服,以防惊跑在上层觅食的鲫鱼。整个操作过程应轻手轻脚、减少震动。钓者顺着鲫鱼吃草的"咂、咂"声寻找,便可看到针儿在拱水草、浮萍。这时应根据鱼儿拱草动作,把钩饵提至鲫鱼对口的前方约30厘米处轻轻下钩。如第一次下钩鱼没咬钩,可轻轻在原处提放引鱼,但钩不要出水。若发现浮标应下沉而不沉,并浮着抖动或被快速拉下水时,立即提竿,鲫鱼必被钓中无疑。

对口钓法还可以在春天三、四月份芦苇塘等水域中运用。当鱼儿吃芦尖嫩芽时,能看到苇荐被撞得微微颤动,钓者只要悄悄将钩饵放到苇茬的周围提引,同样可把一条条大鲫鱼钓上来。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前面讲钓鲤鱼,后面又是鲫鱼?不知到底你想表达什么?

很久以前贵阳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