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野钓资源几近枯竭,人工养殖的黑坑大行其道,有需求就有供应,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一直钟情于自然山水的我也不得不前段时间去了一次黑坑,把自己的第一次黑坑经历给了麟游上河生态垂钓园。
钓黑坑对技术对用饵要求是很高的,缺乏经验的我那次做钓表现平平,虽然如此但鱼获一点儿也不惨淡,由于垂钓园引入的是水库山泉水,加上鱼密度高,鱼儿活性相当好,吃口果断干脆,8小时的垂钓还是过足了大物瘾。(具体见拙文"初战上河垂钓园")
钓鱼是一项休闲运动,也是一项竞技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一种挑战极限的运动,几乎每一个钓鱼人都以钓到巨物为荣,可巨物哪有那么多,要钓到更是难上加难。
进入十月宝鸡地区仍是秋雨连绵,野钓危险系数大增,气温骤降也让水库鱼情变的复杂,手痒难奈的我和朋友约了一下,10月10号驱车近40余公里又去了麟游上河。
老远就看到水池边停了几辆车,有十几个人正在园里。兴奋呀,终于可以解毒了,可停车进了园子才发现那些人都不是钓鱼人,几只犬见来生人了迎了上来,我知道这犬颇道人性所以并不怕,只是没见老贺人影。
清洌的混养池不时有鱼星冒起,大物池边停了辆水箱车,几个人忙碌着,走近一看原来正在投鱼,一个年轻壮实的小伙子正在指挥着,一交谈才知道这是垂钓园的老板,姓高,一个很诚恳的年轻人,据他介绍,这次放的是青鱼,总共投了5000多斤,个体都在20斤左右,因为水池鱼密度太高,特意安装了增养机,并且配备了全天候溶氧自动监测仪,当水体有缺氧的迹象即会自动打开增氧机,东边远处那几个人正在组装着。
闲聊间大物池不停有鱼儿在水面拍打水花,实在是看得人心痒痒,没奈何两个池都不开钓,只能等开钓的那天再过来过过瘾。
辞别高老板,朋友开着车返回的路上瞌睡来袭,打了个盹儿睁开眼睛就已上了关中环线。虽然没有下竿钓鱼,但那些皮毛光鲜的大青和鱼池老板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可惜当时拍的照片不多)
一天多少价格
一百8小时
一听就是托!
你的眼光真的独到,自以为是的居然让我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