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时常有个凝问?野外作战的空军定义是什么?
个人曾以尾数来定、常有句口头禅:十尾不空军!
对于个人而言、很多时候在大部分水域里觉得小鱼连白条也是非常难钓,可很多人都说小鱼很好钓、小生弱弱的想问一句:真的是如此吗?若真是如此怎么会有那么多空军?
俗话说鱼情不是天天有、想钓大物得靠守,有鱼情时小鱼都钓不上来、就不要跟我说仅想钓大鱼不想钓小鱼了、只要钓的是鱼、为了上点鱼获不是初心是什么?
更不要像几天前远征回来、旁人问鱼获?
答:没有,旁边就有所谓钓友插了嘴、要不不出钓一出钓就几十斤,问钓点在那就脸色难看了
(我们讨论的是去野钓、他说钓点却是附近钓友都知道且每回去作钓都有上百斤的某处天塘)
每次作钓的钓点、钓位、气候、水情、鱼情千变万化,每次作钓一回、本人都觉得自己是初学者
比如今天,时而多云、时而小雨、时而刮风、时而太阳,在身处南方地区来说这种气候变化、温差在10多℃不停的变换、人都觉得难受,相对于比人类对气候变化来的更敏感的鱼类来说、难道没有半点变化?
鱼群真的没有任何变化的话、小生十分乐意抱学习的态度、诚邀那位大师到现场来示范一下?
比如此钓点风和日丽时至今已经连续养了一个星期窝,
作钓时不间断的更换竿线钩饵漂、调钓泳层、死守干耗了一上午都无口,有牛人会说上午无口、下午有、下午没有晚上有,这有现成的窝子、本人表示欢迎!
可小生倒是觉得唯有换位来的更实际些!
战场:白沙江水进桥底缓流区出口前
战时:16:30~18:00
战因:给升级打点鱼获来庆贺/暨报上午无口遭 空军之仇
战备:4.8枪+3.0+0.4PE+4号伊势尼(带倒刺)
子弹:九一八狂拉(麸香)+速攻(谷麦)+黑坑鲤+原塘颗粒粉(高蛋白)
3:3:3:1 料水比:1:0.8
子线15/20、滑铅两寸,钓深1.8m、钓目:开始钓1寸半、后钓1寸!
醒饵前、连续抽扇窝20竿,而后放两竿打一竿、中鱼放两竿、移窝扇面轮钓!
日落西山吾亦收竿!
随钓随放、放入护的就这些!
最后鱼获:非贼二尾
总结:在气候变化频繁的时候、先看水温,在水温适宜的前提下、寻找生口鱼多出现的钓位,适当增加饵料留底时间和蛋白浓度,如今下午选位就在急流区之上的缓流区、水下游的鱼群往上巡游至此多会在此休息、寻找食物,
刚来的生口鱼吃饵、是必会带动原窝鱼对饵料的逐饵性(斜对面就有一钓友就利用鱼群的逐饵性用了漂流钓法、即通线单钩挂蚯蚓不带铅、让线组随水流漂流来诱鱼,类似谷麦钓法、区别在于谷麦需拖动饵料来逗鱼)
抽窝是聚鱼用、而放口是用钓饵补窝、起到留鱼的作用
同样是上饵抛竿、上饵抛竿,却很多老司机都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搓大饵、什么时候需放口,小生想说鱼情不一样、并不是老司机们不愿意说,而是钓无定律、是真的没有个固定值,还有的高手双钩仅抓上钩中鱼下钩的饵留窝的时候仅能随钓随变、更没有办法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