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钓江河水库,心里对人工鱼池一直是抗拒的,平地挖个坑,放上鱼,一池臭水中一群人比划着钓鱼,这是多无趣的一件事,.野钓就不同了,湖光山色中寓渔于游,既钓了一汪碧水中的精灵,又可体味各地风土人情.
麟游县不仅是历史上宝鸡地区的一个特殊存在,更是我心里的一个特殊存在,享年95岁的奶奶娘家就在麟游,至于具体在哪我却不知道,小时候,每年都有她娘家的青壮年结伴来岐山割麦短暂借住在我家.
印象中的麟游是个避暑圣地,古迹遗存甚多,风景优美水资源丰富,也因此,听说在县城东北方向有个上河垂钓园时心痒了.心动不如行动,休假,约了两个好友25号早上5点30驱车出发.
到了蒲村镇天还没亮,吃了一碗孙新科羊肉泡稍事休息整后继续出发.眉麟路修的相当好,车在山间公路上蜿蜒前行,不时有重型卡车迎面呼啸而过,北山不如秦岭植被丰富,浅部山区被唯利是图的商人挖的千疮百孔面目狰狞,进入深山植被保存较好,偶尔能遇见红叶遍布的小山丘份外妖娆,入山后几乎全程有区间测速,山路险峻,严格的交通管制是必须的.
从蒲村到麟游县城大约31公里,平时二十多分钟的路程走了将近五十分钟,到了县城南边十字路口右拐,入隧道,路牌显示是马家沟,继续前行再穿过两个隧道,路牌显示是往永寿方向,出隧道后山势渐缓,有一河名漆水河,旁边有个景区"慈善寺",没记错的话这个应该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建于隋兴于唐后被水毁,现存为当时石刻范本.过了漆水河向东北有一石子路,不到5分钟到达钓场,钓场大门紧闭,三只大体型犬只站在铁栅栏后对我们虎视眈眈,给看门了的老贺打了个电话说是马上到,正好,我们可以下车看看风景,谁知一开车门一股寒气迎面扑来让人直打哆嗦,马上穿上备用的棉衣,一看手机当地才5摄氏度,赶紧上车,还看毛风景.老贺是个憨厚的老人,不几分钟就骑着三轮电动车来了,一番寒暄后给我们打开了门,三只犬颇通人性,看我们不似歹人,恐吓了一下后自顾自玩去了.
取钓椅鱼竿开饵调漂,一番准备工作做完后太阳出来了,寒意渐退,老贺收钓费来了,计时8小时一百块,8点30到下午4点30.
开整,鱼口并不好,浮漂小动作不断没有一个大动作,钓的是大物池,目标不是小鲫鱼所以我没有提竿,到了中午12点快4小时了仍一口也没,我狂热的心被冰冷的鱼情击的粉碎,没办法果断换小型线组。其间有几个当地钓友来了也是一无所获。
虽是仲秋太阳余威犹在,山间的紫外线更是强烈,早上的刺骨寒气荡然无存,虽有遮阳伞仍是燥热难耐,坐在躺椅上脊背晒的生疼,横竖没口不如挂上玉米把椅子放成180度躺下.突然就感受到了一丝凉意,起风了,水池荡起了涟漪.
眼角余光居然就看到浮漂点动了一下,我知道那是鱼在试探,心怦怦乱跳,立时精神百倍手抓钓竿严阵以待,十几秒后一个顿口浮漂完全沉没入水,立即提竿,鱼竿弓成了弧形,绷紧的线组发出"呜呜"的破空声,把鱼牵到窝外,惊慌失措的鱼儿左冲右突了几分钟后渐渐无力,呛了几口水后彻底翻白了,上抄网7斤大鲤成功入护.
之后几个小时鱼口明显好了很多,钓到了鲫鱼草鱼鲤鱼,就是没见到传说中20斤+的大青鱼.没办法,天气不给力,昼夜温差太大了.
(图片非7斤大鲤照)
下午4点30了,8个小时转瞬即逝,收竿吧,遗憾但也尽兴,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有美景相伴,拥抱自然,纵遗憾但也如同残缺之美,唯其如此,才更让人着迷,更让人沉醉。
厅里
是不是还有两只大狼狗啊
对呢
开头说抗拒鱼池,还去鱼池钓?这又是为啥?也没说清,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因为山里水资源丰富才去的
很大
麟游上河垂钓园5000斤大青鱼即将入大物池。欢迎来潘
泡馍好吃
你这个“享年”用的精妙啊!有空了多看书。别让你爸看到这文章
不好意思,没文化,所以笔误,您有文化不会笔误的.我一直坚信,中国,喷子无处不在.让你爸也记下这句话.
麻烦打听一下这是天收费还是按斤啊
好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