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就是抓浮漂翻身站立到到位之前的鱼口
钓行程,对漂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用放大效果较好的细长尾漂,这样,漂目各点出现的信号比较清晰。
钓行程,对漂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用放大效果较好的细长尾漂,这样,漂目各点出现的信号比较清晰。
钓行程是个习惯问题,很多钓友基本都是看浮漂到位以后,再出现的鱼口。而实际上,随着窝点雾化区的扩大上升,目标鱼是有可能被拉起浮的,就会出现接口,即饵还没有落到位,就被上浮的目标鱼抢食,如果再等到位,就错过了很多鱼口。
钓行程其实就是刻意的抓从浮漂站立——一直到浮漂达到钓目,这个区间内的鱼口
楼上已说
所谓“打行程”就是把铅坠向上移动,上饵料加铅后,打破您原先的调目与钓目,让铅坠带着饵料与主线向下走。铅坠越向上移动的距离远,行程的时间越长。 当诱鱼成功,您窝里的鱼越来越多时,钓底或者钓浮都比较困难时,就可以采用我说的“放弃调目与钓目,打行程”。对啦,鱼还有一个习性必须交待一下,除了鲢鳙喜好吸雾状粉壮饵外,其它鱼种一般会追团饵吸。 “打行程”的关键是要控制饵料的下降速度,刚开始时,可以慢一点,少加一点铅,让鱼儿有个适应过程,当中鱼率上来后,可以多加一点铅,加快饵料下降的速度提高鱼儿追逐的活性,会更加加快中鱼率的。 “打行程”不能等,抛竿出去: 漂没有正常竖起,要起竿; 漂在跳动,要起竿; 漂竖起没有按正常的速度下降,要起竿; 漂竖起在下降过程中有回漂,要起竿; 漂竖起加速下降,要起竿; 漂竖起有下顿,要起竿; 漂没入水中,重新抛竿。
漂如水到双钩触底,不糗鱼,漂下落到位就太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