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学了,忙于辅导作业,在他放寒假之前,我是极少有机会钓鱼了。钓鱼野钓之美,美在景色,美在不可预测,美在突然的心动,这种美,只属于我们钓鱼人,欲罢不能,欲语还休。
钓鱼已有三四年了,此刻回头看看,点点滴滴在心头,稍作归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刚开始,看到身边的朋友或者同事钓了不少野生鱼,顿时回忆起小时候拿着竹竿钓小鲫鱼的情景,于是就随便买了第一根鱼竿,用着儿时的七星漂和蚯蚓,周末时常去钓两个小时,钓得几次,鱼获惨淡。于是就向身边的人打听,跟着就加入了钓鱼的微信群、QQ群。
这一进群,就像小兵找到了组织,问钓点,求技巧,问饵料,慢慢的,认识了什么是台钓,怎么调四钓二,如何钓底钓浮。然后,就开始能钓一些小鱼,切了一两次子线,初尝钓鱼的乐趣。就像十七八岁男孩的初恋,只要对方稍微给一点暗示,心中的热情就如决堤的江水,滚滚如潮!不管是小河沟还是荒废的小堰塘。只要听闻里面有鱼,一撑杆就是一天的苦守!
到此时,我算是上了钓鱼的道儿了,在群里看着别人的鱼获图片,自己心里也暗暗盘算着,不日便可成为钓鱼高手!
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然不再空军,但钓获很一般,于是就找各种原因买装备,长竿短炮,长尾短尾漂,各种粗细的线组,鱼护、抄网、夜钓灯、夜光漂……
不听老婆家人的劝,稍有空闲就坐到了水边,三天不钓鱼,满脑子都是黑漂、顿口,总想着爆护!
慢慢的,结交了各路钓友,学习怎么找钓位,怎么找鱼层,了解每种鱼的习性。过上了忍饥挨饿,披星戴月的生活!有时听说了一个好的钓点,驱车两百公里去大战一天一夜也是常事。方圆一百公里的钓点都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后来有一次去合川双龙湖,群里有“港湾”和“滥情的兵痞”两位(后来我们成了现实中的朋友),他们频频上鱼,而我的确像定海神针。相询之下,他们才说了饵料的配比,因为他们经常用,所以叫“老三样”。从那次以后,我也不再单开饵料,都加上了龙王恨的“野战蓝鲫”,按1:1:0.5配。渐渐的,我偶尔也能爆护了,也能上几条大鱼了,有时也能在群里晒晒鱼获吹吹心得了。
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时间和空间的磨练,走遍了自己生活城市的江河湖泊,我渐渐的发现,由于人类近几十年来对大自然的污染,过度的捕捞,电工、药娃的猖獗,野钓的难度比小时候何止大了十倍!
面对一大堆渔具,焕然醒悟,原来,到处的鱼情差不多,只是因为季节,天气,钓位等原因,鱼获时多时少,野钓是不可能每次都爆护的!看明白了,就不再那么苦苦追寻,慢慢的开始学着去享受钓鱼时的那份惬意。
不再追求钓鱼的频次,而在于每次做钓的质量。筛选出离自己近的优质钓点,备上“老三样”,出钓前看好天气,一般鱼获都不会太差!最近再一个节目里看到了龙王恨出了新品,叫“大蓝鲫”,下次出钓一定试试!
最后还说一点,现在走到哪里都能看到钓鱼人,但是无论走到哪个钓点都能看到很多垃圾!希望钓友们钓完鱼把饵料袋等垃圾带走,只有这样,我们钓鱼人才不会被当地人唾弃,以后才能享受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祝钓友们,大鲫大鲤!
好文采
说了半天,你们所说的老三样到底是哪三样
总结得不错
好片,且插了广告
速攻,野战蓝鲫,918
哈哈!
你是老司机!
谢谢你的评论,现在点赞的多,认真读贴的少
老师,是速攻0.5哈
呵呵,这又是什么梗?
我已看到,特此通知钓友
谢谢你
老铁客气啦
广告打的好!
大蓝鲫去年的,哪里是撒子新品噢,,今年新品龙面杀系列
向大师致敬,总结的相当到位!
可惜,广告商的赞助费还没谈好
呵呵,遇见专家了
我来了,好文采写的相当不错!!十年钓龄,九年风雨,八面奔波,忙得七窍冒烟,闹得六神不宁,五体欠安,仍然四处奔走,三更不眠,只为钓得两条,一生快活!
终于等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