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个非常特殊的季节,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鱼儿也不再受到高温,低气压的干扰,水中的溶氧量和温度都比较适宜,所以鱼儿的活跃度是比较高的。同时秋季也是个丰收的季节,为了迎接冬天的到了鱼儿也会疯狂觅食来存储脂肪,因为到了冬天需要燃烧脂肪来抵抗寒冷。不过选择什么时间段出钓就成了个问题,很多钓友觉得24小时都可以出钓,有的钓友觉得还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路人甲是这么认为的,入秋了之后确实24小时都可以钓,但鱼儿开口任然是有窗口期的,而且在秋季作钓,还要特别注意“温差”,不然也是钓不到多少鱼的。
那么哪些时间段是鱼儿的窗口期呢?路人甲觉得大家可以参考这几个时间段:一,早上的5点到上午10点入秋后早晚的温差要比夏季大很多,但是早上5点到上午10点之间水温是比较稳定的。因为最冷的时间段已经过去,温度最高的时间段还没过来。虽然这时候水温偏低,但很稳定,而且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对鱼口影响不大。而且这时候也是鱼儿觅食传统窗口期,鱼儿也有主动觅食的习惯。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前天晚上打窝,第二天早上去钓。窝料中留有足够的颗粒,如果是钓鲫鱼,那么窝料中可以添加酒米,岁玉米粒,麦粒之类的。主要目标鱼是鲤鱼就以玉米粒,麦粒这些大颗粒留鱼。
二,下午4点到晚上9点很多人觉得到了下午4点以后,温度会慢慢下降,受到温差的影响鱼口应该很差才对。其实水温和空气温度是两个概念,水温的变化是有延迟的,而且水越深受到的影响就越小。比如说到了傍晚6点太阳落山了,在水边会感觉到一丝凉意,甚至要穿外套了。但是你去摸水温,却是很温暖的。在这个时间段,近岸的各种水生昆虫,浮游生物都是非常活跃的,鱼儿怎么可能错过这个时间段。这时候可以把钓位选择在相对较浅的地方或者深浅交界的地方(实在不行就选在食物较多的地方)。还是那句话,有条件的可以提前打窝,到了钓点再打窝可以用雾化比较好的窝料,中间掺杂适量的颗粒即可。饵料就根据你的目标鱼来确定,只要味型和状态不是太差,鱼儿基本是不会拒绝的。但是到了9点以后,浅水地区的水温就会受到空气温度的影响,鱼口慢慢减弱直到停口。如果不打算熬得很晚的话,可以回家了。
三,凌晨12点到2点虽然温差会有影响,但毕竟在整体温度还比较高,所以温差带来的影响不大,等上几个小时,水温就会慢慢稳定下来。对于一些比较耐寒的鲫鱼,鲤鱼反而会有不错的鱼口。这时候还没有小杂鱼闹窝,饵料的雾化好一点,适当的加点腥味,白天还不是特别多的大板鲫一晚上能钓好几条。
最后,其他时间段是不是不好钓鱼?当然不是,比如说中午也很好钓鱼,并且鱼儿的活跃度还非常高,只不过和鱼儿传统觅食的窗口期相比鱼口还是会少一些。不过在中午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钓一些比较喜欢高温的鱼种,比如说草鱼,鳊鱼,翘嘴,甚至鲢鳙。其他时间段则是有些不方便,不符合我们的生活习惯而已。不过秋季受到地域的影响比较大,在北方地区,有的地方温度只有个位数了,在南方温度最高还超过了30度,鱼儿觅食的习性会有所不同,窗口期也会有所区别,还希望大家作钓的时候做到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