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爷爷喜欢钓鱼,从小我也就爱上了这个事。老家是四川那边农村,挨着陕西,大巴山上,海拔一千米。毛爷爷时代在山上修建了很多水库,挖了很多堰塘,大多依山势地形而建。小时候的堰塘最不缺的就是野生鲫鱼,个头不大,繁衍能力极强。这种小鱼大人都看不上眼,放牛和钓鱼就成了小孩子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一根竹竿,两毛钱一卷的鱼线,一毛钱一颗的鱼钩都显得格外珍贵,读小学初中那会时一周生活费只有两块钱,每周节约几毛钱留到放暑假能凑个几块钱,放假了第一时间去街道上找哪个渔具的老头买几颗鱼钩,几卷鱼线。小心翼翼夹在书本里。浮漂更简单了,回家的山路两边很多茅草,两三人高的,随手扳一根选粗细合适的折成手指那么长用小刀把两边修剪平整就OK了,坠子有牙膏皮就用牙膏皮,没有就用打火机铁皮,这些都没得的话干脆坠子都省了,然后风一吹茅草做的浮漂就到岸边来了。人小扛着水竹做的鱼竿很费力,太沉了。又不会绑鱼钩之类的活,记得小学五年级放假回到家的当天马不停蹄的去竹林里砍了两根竹子做好钓鱼竿,第二天早上吃了早饭就左右两个肩膀扛着两根竹竿直奔堰塘去。那时候农村的孩子身材普遍好,我小学五年级身高148,体重48,到了堰塘边上肩膀都扛痛了。正准备挂蚯蚓做钓,突然发现一根竹竿上的鱼钩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后悔半天鱼钩没绑牢,瞬间装备只剩一根了。人太小竹竿又太重,每一次抛竿都要双手用力往外扔。装备简陋并不妨碍鱼获,一天下来野生鲫鱼怎么也得有二三十条,我想那个年代的农村简直是野钓的天堂。时间一过几十年,现在定居重庆想找个钓野鱼的地方实在太难了,怀念农村怀念小时候。
万源?你是老湿机!
巴中通江县,钓鱼钓的早,但是都是娱乐
老乡哟 通江那里
通江的老乡,约起
瓦室夏家村
国庆节回老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