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钓时间:9月8日上午7:40到8:30
钓场:海门野河
天气:晴
风力:东北风2级
窝料:自制酒米
饵料:蚯蚓
钓法:传统钓
线组:1.0通线,袖6
钓竿长度:5米4
早上把孩子送去补课,回来小忙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已经过了7点半了,赶忙携带钓鱼家什,直奔河边。
今天是个好天气,东北风,晴,估计鲫鱼开口的。因为是上午,考虑到太阳出来以后,可能比较热,所以选择了河东的树荫里做钓,鱼,可以钓不到,人不能太受罪啊
在水草边上50公分左右的地方,用酒米打了两个窝,相距4米左右吧。今天的七星漂线组是重新做的,考虑到这里小鱼比较多,为了漂相更灵敏醒目一点,选择了1号通线,6号金袖,蚯蚓饵做钓。试探了一下,水深大概1米4。
整理好了线组,就开始穿饵做钓。右边窝点是先打的,那就先从右边窝点开钓吧。
钩饵到位,提拉逗钓了几下,就看见黄色的星豆上浮一颗。提竿,中了一尾鲫鱼,靠近一两的那种。还不错,开竿鱼就是目标鱼啊,呵呵
鱼儿上岸,拍个照,及时放流。
重新穿好蚯蚓,又放到右边窝点施钓。发现星豆微微抖动,估计是小杂鱼,也没有理它。小样儿,不送浮,我就不提竿。
漫长的等待中,终于看见了送浮的漂相。提竿,是一条小白条。
白条也留个影儿留个念吧,不枉匆匆而过的此行。
想想左边窝子还没有钓,不知道鱼情怎么样,就移动到左边窝子试试。
钩饵下去,不一会儿,就是快速的斜拉,提竿,还是白条,只是稍微大一点的。
再次把钩饵送到位,在不断也不长的数分钟等待以后,浮漂上浮一颗豆。典型的鲫鱼口,提竿,果然是鲫鱼,靠近一两。
今天天气不错,难得的是河里基本不走水。窝子打在水草边上,浮漂的漂相比较醒目。
正在心里念念碎的时候,一阵突突声传人耳中。抬头,是一艘货船重载而来。宽阔的船体,几乎占满了河面的一半。
平静的水面,掀起万朵漩涡。连一贯作风慵懒的水葫芦水花生藤,也左旋右摆的拧起了的广场舞,老态龙钟,自娱自乐的那种。
货船啊,我该说,今天这翻操作,应该是叫做屋漏偏逢连夜雨呢,还是叫做见不得别人好的好事多磨?
货船大摇大摆的行进了数分钟,终于远离。河面也渐渐归于平静。只是窝点鱼窝,彻底废了。
看看蚯蚓从用了三四条,要是就此把手心里有点不干。于是又在左右窝子里补了一点酒米,然后轮流试钓,希望惊散的鱼儿能够早一点回到窝子里。
可惜,我想多了。鱼儿一去不复返。
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以后,鱼钩为了表功吧,硬是锚了一条小白条來向主人表功。
8点半左右,实在是无口也无聊,我收拾渔具回家了。
下午孩子要去学校上学,送到校门口,我也抽空去河边走走,不为钓鱼,只为探访禁钓后的青西河,寻找钓鱼的记忆。顺带,看看有没有人顶风作案违规出钓。
东洲国际南岸,禁钓的牌子威严挺立。林间树荫里,妖艳的火花孤芳自赏的绽放。河边的顽石,寂静无声候秋风。
拉饵的匆忙,斑驳在平台的木栅栏上。钓椅的压痕,蕴涵成暗礁的年轮。寂寥的幽径,兀自吟诵着应怜屐齿印苍苔的经典。只有卧薪尝胆的暗洞,恒久神龙见首不见尾,一如既往的逗引着多情的流水,自娱自乐的卷成漩涡,深不可测。
本是桥筏圣地的长江路桥,也竖起来黄牌子,禁钓了。
当日万驷云屯,潮生潮落处,石头孤峙。玉树声消,金莲影散,多少伤心事。千年辽鹤,并疑城郭非是。
罢罢罢,不提也罢。提起,都是伤感万斛愁啊!
衙门口,白鸥翔集,似乎是想表明,水质好多了,河里,有鱼。
熟悉的三叉口,竟然有一位老伯在顶风作案。他是用蚯蚓做钓饵的,钓3目。看了一会儿,似乎鱼口不怎么样。
志同道合的人啊,你不知道这里禁止钓鱼吗?
偷偷拍了两张,我匆匆离去。
往西,东洲河南京路桥上,远望,似乎有人在桥筏。
近看,用的是一把微铅筏竿。看了一会儿,这位钓友似乎是新手,对铅坠钩饵有没有到底心里没底,完全凭感觉的。那我就勉为其难,亲手给你示范指点一下吧。
有缘千里来相会的钓友,不需言谢,继续做钓。
轻轻的,再寻钓,不带走一片云彩~
南海路河畔,景观设计很用心。这里,曾是写满爆护的老战壕。
伫立桥头,
水云间,霓虹迷离夜初上。
阡陌上,秋风飒飒待花开。
好一派时光荏苒诗意年华!
。。。。。。。。
钓鱼,充盈芬芳华年的幸福与回味。
寻钓,追寻钓鱼之旅的芳香和记忆。
文采出众,佩服佩服
找下一个
这么好的文采不出书白瞎了
海安?
赶快钓鱼,别整那些没用的
不敢不敢。钓不到鱼,只能多码几段字
正在寻找可以钓鱼的地方
承蒙夸奖,出书的话估计要亏本
海门
好文采,好帖子。
大师谦虚了
这些地方太熟悉了,玩玩可以,有的地方鱼可吃,也有些地方水质差,鱼不能吃
鱼都放流的
出书告诉我,我肯定支持
年华似水成往昔,幸有梦想不曾弃,待额头爬满记忆,再从捋时光点滴
很多人不看帖子只看留言,果然有道理,留言更精彩
一个被钓鱼耽误滴文学家
还行
加油
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