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100个钓鱼大师99个不知道“死窝”是为何而起?用科学来告诉

懒渔钓鱼微微一笑粉丝2019-09-04 22:34:19

你这个常识,恍然大悟

原创: 微微一笑大湿

市面上的谷麦商品窝料很多,很多卖家也自己承认这种窝料诱鱼效果好,但就容易第二天死窝,不来鱼了。却没一个人搞清楚这是为什么?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等了很久也没见谁说到点子上。

当然,这篇文章发出来以后可能就冒出一大堆事后诸葛,也罢。其实这就涉及到水产知识 和 生物解剖学的知识了

天生万物,皆俱 声 色 味 觉。

每种生物的感知器官和感知能力又不尽相同。

比如人眼,对可见光的感知能力就只能在380~760nm的光谱范围内,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都是睁眼瞎,看不见。

所有的生物,对声音 气味 颜色 等的感知,都是靠物理形态的神经细胞来作探测接受器,然后通过电信号传达给脑神经,再经脑神经作出反应,给出判断回馈。

这里面就牵扯到了一个词 阈值

阈值代表了这块感知能力的上下限。

阈值往两头拉得越长,相应的感知范围就越灵敏,反之,越迟钝。但这个阈值范围是可以被修改的。

我再拿人打比方,人对声音的识别范围大概是20Hz-----20000Hz的声音.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间的声音。

如果一些小青年,常年装逼带入耳式耳机听摇滚音乐,导致阈值下限被骤然提高,听力受损,可能这个时候,可能1000HZ以下的声音他就听不到了。

在我们四川宜宾,有个很出名的五粮液酒厂

我第一次去宜宾的时候,快靠近酒厂那半个城区,一股浓烈的酒糟味,从车窗外扑鼻而来,很是难受。到了宾馆,我在楼下买烟,我问老板:“这个味是不是酒厂在烤酒,太难闻了”

老板微微一笑道:“你们外地来的才闻得到,我们本地人闻不到这个味道了”

所以常年淫浸在某个味道区域内的生物,他的嗅觉感知器官对于这个味型的阈值下限早就被无限拉高了。

通俗来说,就是嗅觉能力受损,低于阈值的味道,大脑统统接受不到电信号的刺激,做不出任何反应。

所以,一个优秀的厨师 品酒师等 靠感知器官讨生活的职能从业者,绝不会去碰刺激性的玩意儿,破坏自己神经细胞的灵敏度。

举这种类似的例子可以写20000字......

回到正题

为什么很多卖家自制的谷麦窝料或者其他窝料,感觉诱鱼效果好,但又容易死窝,第二天没鱼了?

就是因为这些卖家根本不懂鱼性,不懂科学。靠自己的鼻子在那闻,用人的鼻子去钓鱼。香精玩命的加,要的就是十里飘香的感脚。

这些超重香精在鱼进窝进食以后,因个体差异,成年大鱼,为了驱散这股呛鱼的味道会在窝子周围翻滚扇尾,

借助紊乱的水流稀释这些味道。我们人在上面就只见水里像开了锅一样冒泡,却不吃钩。大鱼平时异常灵敏的嗅觉器官就会受到极大的破坏。第二天你再去钓,鱼还在那,不是没鱼了,只是鱼也有领地意识,那个区域的鱼没腾地盘出来之前,不会有新鱼来惹事。而那地盘的鱼头天被你的窝料搞出了鼻炎,鼻子不通,闻不到味了,所以你感觉死了窝,没鱼了。这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让鱼恢复知觉。

这当然有解决和针对办法,但我坚决不讲,这种解决办法只会让以后的鱼更难钓,让钓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我所有的做窝料的视频,一直反复强调只加几颗丁香,有味就行了,白酒稀释5-10倍,不要直接放,清淡为主,很多钓友还是觉得不够过瘾。自作聪明,又加一堆秘方,要的就是十里飘香,荡气回肠。

但我可以讲一讲另一种商品窝料打窝的处理办法

可以有效避免大鱼不进窝,又能有效诱鱼,第二天不死窝的方法。

(发不了动态图片这里就不发了,其实,就是拿老玉米用水泡三天,泡老玉米每天都要换水。泡好后老玉米五份,自制谷麦或者购买市面上的谷麦一份,混合一下闷一晚上,第二天打窝)

我们接到起摆哈

不错,就是用大量的白味窝料稀释成品窝料。

水质越好的水域,稀释比例越大。

经过大半年的反复测试和改进使用方法。成功把我徒弟自制的一款窝料移植到了野钓上来。这款窝料最初设计是针对肥水塘,结果被玩赌塘黑坑的钓友拣成了宝贝。我一直嫌弃它味型太大,在野钓招杂鱼小鱼。

任凭好烟好茶,糖衣炮弹的攻击,都没有贸然向钓友推荐。

在《大沙凼》这集视频里,这个窝料招来鲫鱼闹窝

在300年的石桥这集视频里 还是招来鲫鱼闹窝

换了个500年的石桥 还是鲫鱼闹窝

但这一集的时候已经用改进办法做了2 3个窝子,在其他窝子成功钓上来不到20斤的鲤鱼巨物

不久以后,《一道坎》那集视频,在麻子滩水库用草窝钓草鱼,事实上本该就用玉米叶挂钩钓草鱼,但我们却用了这个成品窝料来挂钩钓草鱼。就是要理论付诸于实践嘛!

ps:(后面的我就不发了,全部是大湿推销谷麦的图片那些)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再来个沙发

很久以前珠海

搬个板凳坐起。大师抽奖咋个参与是不是加了微信号就可以了

很久以前德阳

看看

很久以前商丘

这个是有道理的!可以好好逐磨一下!

很久以前济源

废话一大堆。鱼的嗅觉是人的500倍;人闻到很香,或酒味或各种香精味很浓,鱼闻起来就“呛鼻”,难受。所以,窝料从鼻翼过,能闻到淡淡味道就行;但制作时不可能控制得刚刚好,出钓前二天把窝料调制好,不封闭让窝料散掉多余的味道。

很久以前防城港

厉害,楼主确实高

很久以前新余

我最喜欢听你静静吹流弊

很久以前成都

哈哈哈,还会继续吹下去

浪里L白条

我最喜欢听你静静吹流弊

很久以前成都

进来学习学习了

很久以前北京

学习了

很久以前昆明

我都看了你的所有

懒渔钓鱼微微一笑粉丝

哈哈哈,还会继续吹下去

很久以前成都

还没发完

浪里L白条

我都看了你的所有

很久以前成都

抖音先看完

懒渔钓鱼微微一笑粉丝

还没发完

很久以前成都

大师你视频在那里看,我们宜宾到处都有酒厂习惯那个酒味,哈哈

很久以前成都

抖音,懒渔钓鱼

闲游野钓看风景

大师你视频在那里看,我们宜宾到处都有酒厂习惯那个酒味,哈哈

很久以前成都

已经看到了,哈哈

懒渔钓鱼微微一笑粉丝

抖音,懒渔钓鱼

很久以前

我殿后!

很久以前

很久以前长沙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