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钓友问怎么最近没看到有最后鱼获啊?
除了斤草斤鲤和非贼入护外,其它的都是随钓随放,如今天目标鱼是斤非,结果却是打完白条打奶鲫、打完奶鲫打石鲮,说实话其实我也不知最后鱼获到底有多少。
战备物资跟昨天一样,钓位在昨天钓位的上游20米。
何方妖孽?长这么多嘴?妖孽出现必有怪!
赶紧转移,再往上游走5米。
好几天、旁边几个钓友钓鱼天天都是在一个位置上死守,竿线组钓漂饵,从作钓开始到结束都没变过,每天一见到、小生心里就在想、看来这帮家伙又是空军。
为什么这样说呢?
1、气候不一样
入秋以来其实每天的气候(含气温、气压)都不一样
如昨天跟今天的气温都差不多、可昨天白天时不时出点太阳,风一直没停过,而今天不单是有风还时不时下场阵雨
个人在江边作钓有个习惯:烈日钓流水,原因在没有树木草丛等遮挡物来遮挡烈日、鱼群常会离开原窝去寻找新窝点,处在巡迴状态(比如上回上草就是钓流水)
高闷、大雨后钓水口,高闷会缺氧水口处含氧量高、另外雨后鱼群相对活跃加上大多数的鱼又有逐水性
,那里有新水就往那里串
微风细雨钓迴湾,微风之下溶氧高,为什么烈日高闷大雨后不钓迴湾呢、迴湾水缓除积类了大量的食物还有各种垃圾杂物等等特别是下大雨后,鱼是喜欢食物、可杂物多得连呼吸都困难还会呆在这里吗?而烈日高闷的天气下、迴湾的杂物就会发酵(如看到水底冒大量的气泡)漂浮在水面上的藻类会大量繁殖,都会造成缺氧,缺氧还会有鱼吗?
只有当微风细雨溶氧量高水温适宜、鱼群才会到迴湾来寻找食物(缓流之下吃食更容易些)
2、水情不一样
水在流动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比如在迴湾、时不时会来个旋窝或突然流速加快直接消失,又或上游下雨、有水闸的开闸放水造成水涨水落等等!
这就为什么上面说把钓位往上移呢?那是水情变了(我要钓的是流水跟迴湾的结合部、土话叫钓水丝)
3、鱼情不一样
很多钓友都有这经历、昨天爆护,今天去却空军,明明一直都在养窝、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原窝的鱼群就这么多、你都在这钓点上打了几百成千斤了,还有多少鱼在这里呢?
其次江河流水的鱼大多数都是巡迴鱼、昨天在这里停留让你给碰上了,今天不一定会在这里
就是原窝鱼也会随着气候、水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4、调钓
不管什么时候在野外作钓都要时刻准备着!本人就备好各种不同战备物资
如1、2两点都发生改变了,作为人类的脑袋里的思维是不是也该改变一下呢?
比如大迴湾成小迴湾,用的竿是不是要用短一点的?
鱼的适口性和目标鱼群发生改变、是不是要更换竿线钩浮漂?调灵调纯?
受气候、水情、鱼情的影响,饵料是不是也得发生改变呢?
根据各种变化不断的去调整竿线钩漂饵、直到找到目标鱼群、把鱼打上来,才是真正的调钓
天变水变鱼变人亦变,变则通、通则易,钓中求变方可鱼获多多,难道不是吗?
言之有理,顶起
石棱是好货
一来来一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