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走进水墨山村 酣战梦幻喜河

luxiaoji1970-01-01 08:00:00

8月3日,好久不见的一位钓友打来电话,邀请去石泉县喜河水库垂钓。于是,带着久别的思念,怀着“心有多大,鱼就多大;路有多长,鱼就有多长”的梦想,我和另外三位钓友驱车200多公里直奔喜河。

喜河水库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境内的汉江干流上,2007年全面修建,总库容2.29亿立方米,是一个没有年轮的水库,但库边长满有着年轮的树木。这里山青水秀,湾多水深,水域广阔,相映成趣,景色绮丽,是钓鱼人的乐园。到了喜河,好久不见的钓友早已安排好了吃住和钓位,一切充满情意,令人感动。真是:大千世界云云众生, 茫茫人海滚滚红尘,相识满天下,相知能几人。

时间:8月3日至5日

钓场:石泉县喜河水库

天气:炎炎烈日

钓费:不收费

窝饵:自制窝饵。主要成分:鲜豆渣40% 炒香的麸皮30% 小鸡饲料30% 少量猪母奶、草莓香精、臭豆腐和高度白酒。

钓饵: 鲢鳙商品饵。

钓具:5.4米手竿

渔获:鲢鳙12条,大的7斤多,小的3斤多,共计50余斤;其他小杂鱼若干。垂钓小结:见后面《湖库钓鲢鳙刍议》

湖库钓鲢鳙刍议

一、钓点选择

在浮游生物多的地方选择钓点。

浮游生物是大多数水中生物的食物来源,正如人们常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一样,其中的“泥巴”就是浮游生物。如果水中没有了浮游生物,鱼类的食物连就会断裂,鲢鳙尤其如此,可以说水中的浮游生物决定着鲢鳙生存总量的多少。

浮游生物在上、中、下各个水层都有分布,不过种类和数量在各个水层不同。淡水浮游生物中占优势的绿藻类、蓝藻类、枝角类和轮虫类,其数量高峰经常出现在水温较高的温暖季节,尤以夏季繁殖最盛。由于水的粘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25℃时的粘度约为0℃时的1/2),淡水浮游生物到夏季容易下沉。

根据浮游生物的这些特点,钓鲢鳙的钓位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阳光直射的地方,下风口处,水面漂浮的草类附近,大水面的坡陡水深处,长水面的细腰地方,泄洪闸附近,桥墩处,两山口处,直岸中间有大凹湾的地方。只要能使浮游生物聚集的地方,都是好钓位。

二、钓组搭配

1、线。夏末秋初时节,鲢鳙劲大,应选3—3.5号强力主线,2—2.5号子线。

2、钩。鲢鳙鱼嘴大,索饵信号不强,应选择歪嘴钩或宽门钩。这是因为在鲢鳙鱼吸饵吐饵的一瞬间提竿时,歪嘴钩和宽门钩有着其他钩型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及时钩住鲢鳙鱼上唇骨与唇尖连接处的软组织。

宽门钩,也可自己制作,如伊势尼10号以上钩,用钳子夹住钩柄,将钩尖在蜡烛上烧红后,用尖嘴钳把钩尖轻轻向外掰一点,再次烧红后放入温水中。

钓鲢鳙时,选择几号钩,要根据鱼体的大小来决定,一般应在8号以上。

3、漂。长身漂稳定好,短身漂灵敏度高。鲢鳙摄食时浮漂的反应极轻微,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浮漂要选灵敏度较高的短身浮漂,如漂尾加粗两目的枣核纳米漂,能充分显示鲢鳙咬钩的细微信息。

漂号的选择,要以能够准确抛投到钓点为原则。漂号小,吃铅量少,不便于抛竿;漂号大,吃铅量多,抛竿费力。

4、竿。实践证明,垂钓鲢鳙鱼的技巧主要体现在快、准、狠、稳上,快速有力的扬竿,才能确保中鱼率,而超硬或极硬调竿子才能达到快速有力的刺鱼速度,因此要选择整体弹性和强度高的竿子,如三七调性硬竿。

钓鲢鳙,抛竿要达到一定的频率,浅水或深水处,要分别保持在每分钟两竿和一到两竿的频率上。

杆子的长短,要根据所钓水域的大小而选择。在小型水域,使用4.5米硬调竿;在大中型水域使用5.4米硬调手竿或超硬调矶竿。

三、钓饵制作

鲢鱼特别钟情于酸臭或香、甜、腥的粉饵。根据我的垂钓经验,大型水库无人喂养的鲢鳙大多喜欢酸臭,人工喂养的鲢鳙大多喜欢香甜。

1、窝饵。将鲜豆渣(菜市场、社区门口打豆浆处要点或买点)40%、炒香的麸皮30%、小鸡饲料30%均匀搅拌在一起,按1-3%的比例加入猪母奶和草莓香精,再加入少量臭豆腐和高度白酒,装入塑料袋或容器密闭发酵。这款窝饵发酵后变得微酸臭,又有酵香味,且大部分用料质轻、细,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形成大片的雾化区,对滤食性的鲢鳙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2、钓饵。溶散和雾化性能较好,是鲢鳙钓饵制作的检验标准。现在市场上的商品饵有浓香、浓腥、酸臭(蒜香)三种,都能满足鲢鳙的口味。虽然用起来方便,但重量少、价格高,也缺少自己制作的乐趣。

自己制作也很方便,买1.5斤玉米粉,加水调制成和耳垂软硬差不多的程度,放入锅中蒸成六成熟。取蒸熟的玉米粉三分之一份,加入白糖15克、浓香型鲢鳙饵1大量杯和25克自制丁香药酒,搅拌后即制作成香型鲢鳙饵;取蒸熟的玉米粉三分之一份,加入浓腥型鲢鳙饵1大量杯和25克红虫提取液(渔具店有售),搅拌后即制作成腥型鲢鳙饵;取蒸熟的玉米粉三分之一份,加入捏碎的变蛋一个或臭豆腐两块,再加入醪糟50克,搅拌后用塑料袋密封,放在阳台上让太阳爆晒3天以上,即可制成酸臭的鲢鳙饵。

四、漂相把握

不论哪种钓法方法,都应从50厘米起钓,逐步加深,直到上鱼,这就是找鱼层。

判断鱼层的深度要精细,一般从漂上能反映出来一些重要信息。

如果有顿口打不到鱼,说明鱼在钩的下方,一般是因为鲢鳙在下面仰着吸食散落的饵料,引起水流变化,造成浮漂出现顿口,实际鱼口离钩子还有一定距离,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上捋浮漂往下找鱼层。水比较深的钓点,以一次10公分左右的幅度往下找;如果水浅,就以5公分的幅度往下找。如果出现漂左右晃动或者起竿挂到鱼身上的情况,说明鱼在钩子上方,就要将漂下捋往上找鱼层。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中鱼为止。

垂钓鲢鳙,观漂要准。鲢鳞虽然体大嘴大,但吃口动作并不大,真正钩入口的动作表现在浮漂上最多是1目的下顿。大多的信号是上下缓慢起伏不足1目,这是鲢鱼在钩附近吸食雾状粉饵引起水压水流的变化所造成的。这时,钓者必须耐住性子,等待下顿信号出现。与其说是“下顿”还不如说是“没有力度和幅度很小的下沉”,就这个 “下沉”就是很好的提竿时机,抓住这个时机往往就能中鱼,而且鱼钩都在嘴里。

五、遛鱼抄鱼

1、提竿中鱼后,立即把竿绷紧,蹲下身子,降低竿子的高度,同时从手感上判断鱼的大小,如果鱼不是很大,要尽快把鱼带出窝子溜鱼。

2、为了增加控鱼空间,一般情况下不要抛满竿,抛满竿后应在漂翻身后及时后拉30—50公分,目的是刺鱼后能将竿竖起来,减少拔河造成的断线丢钩现象。

3、溜鱼以始终绷紧线为准,鱼发力就侧着鱼发力的方向牵引鱼向左或向右游动;鱼不发力时,轻轻带着鱼头到水面呛水,利用鲢鳙鱼的喜高氧性,迫使鲢鳙鱼暂时不能获取水中溶解氧,加速消耗其体能。

4、不提倡用倒竿八字溜鱼法,因鲢鳙鱼嘴大、肉少、嘴内黏膜多,一般钩得不是很牢,倒竿八字溜鱼法容易造成脱钩跑鱼。

5、把鱼遛乏后一定要用抄网抄鱼上岸,用大抄网,从水下往上,迎着鱼头抄,鱼进抄网后,要迅速提起或往回拖,以免鱼蹦出抄网。

遛鱼要稳,切忌操之过急;稳遛慢提,才是硬道理。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