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调漂法,简单易懂!(图解)
五步调漂法;五步调漂法图解;五步调漂法,简单易懂;五步调漂法,一目了然;五步调漂法(图解);简单五步调漂法
按照步骤,绝对可以达到精确找底的效果。
五步调漂法(文字描述)第一步,重铅找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水深,也就是粗略地掌握水底到浮漂之间的距离,属于粗略找底。
第二步,浮漂向下挪动(比子线长5公分左右)。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量出钩子到底的距离,因为前步使用重铅,这时的浮漂肯定是完全没入水中的。
第三步,剪铅皮浮漂调整到想要的目数。因为上一步的操作,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而且已知钩与浮漂间的距离小于水深,这时通过剪铅皮使浮漂浮出水面时,双钩是肯定离底的。
第四步,挂饵找底。这一步很关键,因为第三步的操作,使得铅坠和双钩的重量相加正好等于浮漂的剩余浮力,这时在钩上挂饵,浮漂势必会下降或再次沉入水中,也就是通过双饵的重量来判断浮漂的浮力大小,而决定在垂钓中是采取钓灵还是钓钝。
第五步,将浮漂调整到想要的目数。回到以上的操作,以空钩离底浮漂四目、加饵后剩两目为例,说明饵的重量是两目,那么你需要逐渐调整浮漂高度,调整到浮漂入水后露出两目以上,说明钩已到底,这时再往回调整到浮漂露出两目,这时双钩在水底的状态就是一钩平躺一钩轻触底。
这种调漂法属于比较典型的台钓调漂法,正常情况下可以按上述操作,当鱼口较乱,小杂鱼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向上推浮漂,使浮漂露出水面部分高于两目直至全目,可以有效过滤一些小鱼闹漂的信号;如果鱼口较轻或鱼出现上浮的情况下,可以往下推浮漂,使之低于两目或者直接钓离底,增加中鱼的频率。
学习钓鱼先学调漂,很多钓鱼爱好者刚学钓鱼的时候,对调漂很是头疼,调四钓二是学习台钓调漂的入门调法,浮漂好调难的是临场的应用,只有把基本的调漂法学会了,才可以举一反三。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调漂方法,俗称三步调漂法:
第一步;调好“调目”
1、把大坠加上,重力稍大于漂的浮力。然后,把竿打入窝中,同时不断调整水线长度(漂到8字环的距离),如果漂被坠入水中看不到,说明水线短了,要加长,直至漂露出水面为止,多少不限。
2、把漂往下移二个漂身距离,即缩短水线约30--50厘米,目的是确认漂离底。然后用剪裁的方式把大坠一点点的修剪减轻重量(开始可以剪裁多些,当漂下沉开始变慢时,就要细剪大坠),使漂目在双钩离底(半水)时,漂目露出水面5(或4)目。这样,调目就调好了,这就叫“调5或4”。
第二步;调“钓目”找底加上大于漂浮力的坠(可以是橡皮、铅片、饵),正常情况下,以加正常大小的饵上钩调漂为宜。这时,漂应该因重物而沉没水中,此时,要把水线加长,一步一步的调,直至双钩触底后漂目露出1--5目来。这就叫“钓1--5”。假如是把钓目调成2,这时,就叫调5钓2或者调4钓2。
第三步;实战调整。跟椐每次下钓时,例如;以调5钓2为基础,无鱼讯或动作极小,看不清漂动作时,可以把漂调成调5钓1,即改钓“灵”。如果调5钓2有吃口提竿不中鱼,那就改钝,调成调5钓3,此时如果还不中鱼或经常滑脱鱼时,继续把漂调成调5钓4,即把钓目往上升,即把漂目露出水面越来越多,如再不中鱼,就再把漂往上升至最高5目,即调5钓5,特殊情况下,可以调5钓6或7。此时,只要是在不断调整钓目过程中,有一个目点起鱼而不脱鱼的话,那说明钓目就调对了。要想成为钓手,一定要会应变,即要根椐不同每次出钓时候鱼的不同程度的吃口来确定当天应调几钓几。
带钩调钓第一步,测水深:准备好鱼竿钓组后,包上大铅坠,测水深,将浮漂调至7目第二部,测水底:测钓点前后左右半米水底,通过浮漂目数看水底是否平坦,做好心中有数第三部,调目:撤大铅坠,浮漂向下拉大约30cm,开始调漂,通过加减铅皮,调四目第四步,钓目:向上拉20cm,上比实际钓饵略大点的饵,浮漂入水后通过调整浮漂的位置,把浮漂调整到2目。(说明:一般情况下上比实际钓饵略大点的双饵一般重于四目,所以不要担心够不到底,前提是硬尾浮漂)完毕,开钓!
[attach]215540[/attach]
第一步:台钓对水底的地势要求很高,最好是平的,不平的话,每次抛竿钓目会有变化的,影响钓鱼,第一步是挂大铅坠找底后确定钓点,钓点的“前后左右”是否平整必须探好,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找底后确定主线长度,将浮标向下调20-30厘米,去掉大铅坠,准备调标。第三步:调整铅皮到浮标露出四目。第四步:挂实际垂钓大小的饵料,钓目调整到两目[attach]215541[/attach]难点:1、去掉大铅后,准备调标时要先看看现有铅皮和浮标平衡关系,一般情况为实际铅皮大于浮力。2、第三步必须在悬浮中调整,否则是无效调标。3、挂实际垂钓大小的饵料,钓目调整到两目,此时下钩必然触底,因为正常大小的双饵都重于两目。
调四钓二时钩的状态调四钓二法大家用的很多,但不少朋友都认为调四钓二双钩就一种状态,即底钩触底,上钩悬浮。但实际情况则不然,调四钓二双钩有很多状态首先要说说国内的饵料,国内的商品饵料比重都要大于国外饵料,饵料大小稍微变动,调四钓二双钩就有变化。现总结下实战情况下调四钓二双钩状态:1、底钩触底,上钩悬浮(30%),饵料大小和比重处理较好2、底钩托底,上钩触底(50%),饵料或比重处理得当3、双钩悬浮(10%),饵料较小和比重轻(很可能漂没调好)4、双钩托底(10%)(很可能漂没调好)最重要的你要记住,要了解饵料的比重和大小,才能调整好浮标!如果处理不好饵料状态和比重,可以用双钩带单饵调票法!
【原创首发】调高灵与调低灵的优缺点分析!一、调高灵观点优点:1、容易调整到底钩触底,上钩悬浮(灵敏)2、部分饵料被部分标尾承接,容易调整到钓组平衡(灵敏)3、钓组质量小,相对阻力少(灵敏)4、小口、轻口容易打破钓组平衡(灵敏)缺点:1、钓组质量轻,惯性小,虽然灵敏,但惯性幅度小,标动作不明显2、小口、轻口时,底钩触底、上钩悬浮,因有鱼线牵制不易入口二、调低灵观点优点:1、钓组质量重,惯性幅度大,标动作明显(惯性大)2、子线相对弯曲度较“调高”大,相对容易入口缺点:1、钓组质量重,虽惯性大,但对未打破平衡的小口,容易忽略2、钓组质量重,浮标和铅坠的阻力大3、子线相对弯曲度较“调高”大,信号传导不灵敏,且不适合垂钓淤泥底水域总结分析:调高鱼标较灵敏,但鱼标振幅小;调低鱼标振幅大,但损失微小信号多。调高灵出发点是打破钓组的平衡性;调低灵出发点是鱼标的可视性。调高灵还是调低灵两者评判的出发点不一样,不知道这样说大家能否明白。个人理解,欢迎板砖!
一饵触底、一饵悬浮,精确调标方法首先强调下这不是网上抄来的要求搓饵每次大小相差不大如调三钓三步骤一、上钩带单饵离底,调三目二、上双饵找底,钓三目原理:找底后下饵重力被地面承接了,上饵和浮力刚好平衡优点:一饵触底、一饵悬浮,非常精确缺点:非常精确
因为最近总战象湖,水深都在4米多,调漂上出现过很多的问题,现在把个人的深水调漂总结向钓友们说说。经过本人多次实践,深水钓组浮力,会受到线的影响,因为主线本身材质不同,有的线密度大,有的线密度小,尤其是主线用的比较粗的时候,在深水情况下,参与的主线要长很多,主线的浮力对整套钓组浮力平衡的影响也就凸现出来,同时深水水温变化大,水密度也不同,还有水底暗流影响等因素的干扰,因此,深水调漂,应该尽量在离底十几厘米的位置调漂,这样更能真实的表现出实际的环境情况,我在深水垂钓,是先在钩上挂一小块铅皮,找到底,再把漂向下拉十几厘米,离底挂双饵调漂,增减铅皮调平水或一目后,再挂双饵向下找底,当浮漂露出两目即可。钓深水尽量不要用小漂,除非是钓过程,不然整套钓组很轻(小漂配小铅坠),饵下落过程会很慢,感觉不太适合钓深水底层鱼,尤其是闹窜条时,饵更容易在中途被截杀。在找好底后,底钩再挂上铅皮,浮漂还会下降数目,这个原因可能是水底是松散的虚底,饵料很轻,会被虚底承担住,而铅皮或橡皮重量大,会陷入虚底里面,导致浮漂又下降好几目。再有一个原因,在找好底后,挂饵料与挂铅皮抛满竿,它们在下落过程中的行程弧线是不同的,挂铅皮的那次抛竿的最终落点,会比正常挂双饵的落点远一些,当钓位恰巧是个向下的斜坡时,底钩挂铅皮的那次抛竿,必然会导致浮漂在调好的情况下,又下沉好几目。暂时说这些吧,希望我的一点体会对大家会有帮助!
现在很多朋友调漂都很困惑,天天在网上学,越学越糊涂,一会这个人这么说,一会又来个新名词,弄的大家不知所云,一头雾水。其实,国内调漂两大派。一派是程宁为首的北派,一派是老鬼钓鱼学校教练为首的南派,调钓过程强调的理论有所不同,所以大家在网上学习调漂,容易糊涂,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学的是哪类的主要观点,走火入魔是难免的了。程宁派强调的是浮漂的可视性老鬼老鬼派强调的是钓组的灵敏性各位钓友也对调漂的认识也是那派的都有,所以糊涂的人就更多了。下面 说说两派的主要观点两排的主要观点评论见下帖【原创】调高灵与调低灵的优缺点分析!http://www.t1980.com/thread-125-1-1.html
楼主你辛苦了~~
各位钓鱼大师调漂论点化绍新——调2钓2比调4钓4信号大。王永贵——调5钓3比调4钓2灵敏。程宁——调高目迟钝,低目灵敏,钓高迟钝,钓低灵敏。张晶——调5钓5比调1钓1灵敏。邓刚`徐银舟——细尾比粗尾灵敏。王化德——调高钓高为钓钝,调低钓底低为钓灵。桑世泽——调高钓高为钝钓。范宁——调高钓高为钝钓。化绍新——发现浮漂用大了,加铅调钓低目祢补。发现漂用小了,减铅调钓高 目来祢补。翟少明——当标尾为圆拄形时调1钓1与调5钓5动作一样。当标尾为圆锥形时调5钓5较之调1钓1容易区别动作。丛杰——调高目灵敏,调低目迟钝,调高钓低灵敏。何尉蓝——调6钓5较之调3钓2容易空杆。晕车——调钓高目不易下行,调钓低目不易上浮,应不高不低在中间。小破车——调高目较之调低目灵敏。各位大师观点莫衷一是,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成绩优异。这或许就是根据鱼情实际浮标应用效果。孰灵孰顿只是“阿加曼德家传匕首”与你我关系几何?!
关于在漂座上面的太空豆留有一点距离上周钓鱼,一高手教我把漂座上面的太空豆留出一点距离按照我的设想,这样会把线组变钝因为饵入鱼口,浮漂下顿的一瞬间,需要克复的浮力变大了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台钓调漂上饵找底的一些疑问解答台钓调漂过程中有两次找底,第一次是上大铅坠找底测水深,第二次是上饵找底后调钓目开钓,第一次找底很简答,大家基本没疑问,但在台钓爱好者论坛官方QQ群78084929大家交流时候却发现,二次找底还有很多疑问,现结合大家主要问题为大家详细阐述。疑问一:上饵找底调钓目既二次找底,上饵后饵能到底吗?这个疑问是大家普遍存在的,很多群友都问过这个问题,解释这个问题,我不得不从钓饵的密度谈起,大家都听说过丸九吧,日本的饵料,亚洲出名,小日本对饵料的研究投入是肯花钱的,先说说饵料的适口性,丸九中的诱食剂是世界领先的,拿5号鲫来说,里面就有专门刺激中型鲫鱼味蕾的成分,回归主题,再说说丸九开饵后饵的密度,据很多钓友反映,丸九开饵后比重很轻,只是略大于水一点,有的甚至说比重比水还轻,反观国内钓饵,就拿最出名的厂家来说老鬼、龙王恨的饵料,比重是明显大于丸九的。比重大就说明饵比水沉,我在家里的大漂桶做过实验,一颗黄豆大的国产饵料可以压沉1-2目(硬尾),双黄豆饵料足可以压沉4目(硬尾),所以调四钓二(带钩)还请大家放心,上黄豆大小的饵料足可以到底(硬尾),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上双花生豆大的饵料,足可确保到底。疑问二:上饵找底调钓目既二次找底,铅坠是悬浮的吗?上饵找底调钓目既二次找底,铅坠一定是悬浮的,就拿调四钓二(硬尾带钩)来说,上饵后基本是双饵都能到底的,这个时候饵的重量大部分被地承接了,如果铅坠不悬浮,也触底,重力系统基本消失,浮力系统依然存在,是不可能的。在调的过程中重力浮力是基本平衡,上饵后只是稍微打破这个平衡,所以只是饵触底,铅坠是无法触底的,如果铅坠也触底的话,哪只能说第一步就没调好。以上就是个人对大家疑问的一点点看法和解答,欢迎大家补充。
底钓时鲢鳙进窝后浮漂的语言其实台钓有一个好处就是浮漂信号,台钓较传统钓的优势就是浮漂语言丰富,能告诉大家很多水底信号,让钓鱼人明了,给钓友带来乐趣,这就是台钓人群逐渐增对的一个因素。说起浮漂语言,我要讲讲我的一点心得体会,就是底钓时,如果有鲢鳙进窝时,你如何第一时间发现。首先呢,你要知道垂钓的水域是否养殖了鲢鳙,密度多大,第二,你要知道鲢鳙的活跃时节为夏季。知道以上两点,我们就可以来谈谈浮漂的语言了,我首先要说的就是,鲢鳙身体粘液腺特别丰富,粘液分泌非常多,鲢鳙为群居鱼类,一进窝,基本其他鱼都跑了,主要受不了哪身体的味道,所以鲢鳙进窝浮漂信号单一。鲢鳙为浮游鱼类,非底层鱼,嘴都很大,为滤过类吃食,所以鲢鳙进窝和饵料的溶散性关系较大。鲢鳙进窝后浮漂马上就能出现特定信号,因为鲢鳙很少到底层吃饵,又是滤过吃食,嘴是大口吸吐的,在钩子上方一定距离派回,浮漂语言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无明显的顿口和明显的上顶信号(精确调四钓二),出现的是慢慢的、阴下去1/2或1/4目,慢慢的、升上来1/2或1/4目,反复多次,上下结合,让你觉得想提杆又不到时机,不提杆总是这样往复,提杆空枪多,偶尔挂鱼,鱼鳞很小,但力道很重。这就是我对于鲢鳙进窝的一点体会,底钓碰到鲢鳙不是没有收获的,但空枪较多,也能有一定的斩获,但我先给大家提个醒,鳙鱼的第一波冲击力非常大,第一波冲完了,基本鱼就入护了,大部分鳙鱼都是在第一波冲击逃跑的,1斤的鳙鱼达到3斤鱼的冲击力,而且冲击速度非常快,断子线的机会很高。不希望钓底钓鲢鳙的朋友就要控制雾化了,但要知道鲢鳙的活跃时间是夏季。这就是个人对底钓时出现鲢鳙进窝后,浮漂语言的一点体会,欢迎大家斧正
台钓与传统钓比较缺点分析!台钓与传统钓比较虽然有一些优势,但是劣势也是很多的。比如说台钓上鱼多但鱼都不是很大,为什么?就是因为台钓讲究诱钓结合,频繁提杆,对大鱼影响大;浮漂灵敏,大鱼吃饵多试探,对钓大鱼影响大;有鱼就钓上来,大大减少鱼诱鱼的效应,对钓大鱼影响大。综上所述,如果想用台钓蹲守大鱼,必须减少提杆,对小鱼的漂讯忽略(什么是小鱼漂像不再赘述),留鱼在窝,发窝前钓死口,发窝后钓正口!这是本人的一点体会
台钓讲究的是诱钓结合,鱼是集群性动物,鱼能够诱鱼,越集越多。所以,到达钓点,打窝后或抛竿几十次后应该有鱼情出现,这个时候鱼不是很多,所以应该钓死口。所谓死口,我个人认为是鱼把钩子吃死了或是反复吃钩再下手,饵诱鱼的效果不如鱼诱鱼,所以尽可能的留鱼在窝,等窝内有一定量的鱼后就可以抓正口了,也就是第一口。个人观点,欢迎板砖!
鲤鱼咬钩容易忽略的动作 在钓鲫时,撒下的诱饵招引来的不只是鲫鱼,其中鲤鱼是最为容易吸引的一种;垂钓时种种迹象表明鲤鱼进窝了,但就是不咬钩,只要不受到惊吓,它甚至把窝中的饵料吸食一空扬长而去,而且你一续窝,它马上再来,一直逗得你对钓获它失去信心,这是为什么呢? 现实垂钓中,鲤鱼在吞食细小饵料和粉状饵料时,是不抬头不游动的,它只在原地讯速分辨并吐出异物(带饵的钩),所以我们很少发现鲤鱼咬钩后的送标和黑标现象了。 鲤鱼的嘴唇有灵巧的捡拾能力,口腔有极强的分辨能力,所以当鲤鱼进窝后我们投下的钓饵一般多被它品偿过,只是由于我们的线组问题或别的原因(如水太深、视线远、风大或水流等)掩盖了微弱的漂象,鲤鱼的视力并不理会钩有多大、线有多粗,只有进了口腔后才能感觉的到,粗大的线钩异物感越强,吐出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越长。因此鲤鱼在努力留住饵料吐出线钩的同时,其嘴在张合,如果我们的线组足够灵敏的话,其张合动作能清楚地反映在浮漂上,如果水浅漂近更加明显;鲤鱼越大其张合幅度也越大,速度也越慢。一般情况下鲤鱼嘴有规律的张合次数不会超过4次,用时不超过6秒,在这期间漂的反映为有力的上浮下顿各约半目左右,这就是最易被垂钓者误认为小鱼闹钩、鲜为人知的鲤鱼咬钩标象。垂钓者在实践中发现鲤鱼被诱进窝后,应当握竿在手且注意力高度集中,一旦发现漂象有规律的上浮下顿正进行时扬竿,十拿九稳中钩的必定是鲤鱼;当然有时没有进窝迹象但有标象,同样也不能错过扬竿的机会
化老师解答“口小为什么要加铅”的问题狂咬钓高目,口小要加铅狂咬钓高目,指的是减铅皮还是上拉浮漂钓钝呢?口小为什么要加铅?化老师解答:体现在水上的浮漂目数,需要鱼去拉动,水上目数越多,说明剩余的“浮”、力越大,鱼口好,证明鱼比较健康,吃饵的力气大,或者说是生口鱼,它能拉得动;鱼口不好,说明了水温低,不爱咬钩,或者是猾鱼胆小,这时候水上再有那么多目数(即所谓的高目),它就拉不动了。加点铅,少点目数,它就能拉动了。这就是“口好调高目,小口要加铅”的道理。
野钓调漂,台钓调漂是基础,但要灵活应用,别想着调几钓几,钓到鱼才是硬道理,下面我说说最近调漂的方法,在无人放养的沙河里钓鲫鱼鲤鱼实验几次,感觉效果不错,一同去的几位钓友他们没口我有口,他们小口我顿口明显,不过他们也学会,嘿嘿!首先确定钓点,大坠找低,半水带钩调四,搓饵钓二,此时双饵在水底状态应该都触底,也就是说钓的很钝了,如果有口,并且顿口明显,顿口不脱鱼,你大可继续钓下去,直至暴护。如果脱鱼,你可往上调浮漂,钓三目、四目等等,直至不脱鱼。如果口轻顿口不明显,那就钓一目,实在不行剪铅皮,一点一点修剪,直至有口,有明显顿口,此时水下钩的状态,有可能一钩悬垂,一钩触底,也可能一钩悬垂,一钩子线弯曲,钩卧底,总之有鱼找顿口,顿口不脱鱼才是终极目标。有一点注意,要先确定是搓饵还是拉饵钓,别搓着搓着想拉了,拉着拉着想搓了。拉饵钓调漂也和上面一样。有人说这样多麻烦,费事费时,可一但找到口了,杆杆不空,就有人问你用的什么食拉,调几钓几呀,呵呵!活学活用那是根本!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其实我想告诉你我没看完
高深,我都是甩进去,只要有漂就可以了。。。管它横着还是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