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嘴水库的三次爽爆,表面上看,不显山不露水,其实心里头有点窃喜,甚至有点飘飘然,忽一钓友向我提问:鲢鳙也可以随意钓吗?有点诧异,竟然一时塞语,那点膨胀的头脑蓦然间一惊:是的,作为四大家鱼中的鲢鳙,属中上层鱼种,以滤食绿藻、水蚤及浮游生物为生,一直以来有着“水中净化工”的美称。在记忆中确实多年未钓过了,不是不想钓,是根本没机会。
既然是这样,现在又如何有了机会让你理直气壮的去垂钓、去爆护,然后写帖进入钓鱼人APP里嘚瑟,若不把这件事讲清楚,怕是说不过去的。
记得说过:“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大大决策,福泽于民。退耕还林,新农改造,城市绿化,生态建设等等,真正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惠及了平民百姓。
象嘴水库的鱼也是在这种背景下由市扶贫办投放的,不敢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既然是放养鱼,就会有指标,接着就是任务,当然还会有专项资金。本来放养后还要建立及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的,或许曾经有过,又亦或是监管不力以及制度过余轻描淡写,总之,在这里放似乎成为一种形式或者说是为任务而任务,而养则更似一种义务或者干脆点说是顺其自然罢了,最后便成了:放鱼是他们的事,至于怎么生长是鱼儿自己的事。
公社是我家,连着你我他。既然是人民公社的,那么就是说人人都有份了,库边村民是近水楼台,是最先受惠及的那群人,其次饥渴的野钓人也乐得可以分杯羹。
为什么说野钓人分羹是有其理由的,因为此道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按过去绿林规矩没收取你钓鱼费已是阿弥陀佛了。每个钓鱼人心里都明白,也很规矩。当地村民逍遥、恣意放鱼网、下地笼,为了那点心灵鸡汤,野钓人也就只能小心翼翼的见缝插针了。
不好意思,今天我又爆护了,较之前两次相比,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爆,平均单尾四斤多重的鲢鳙搞了十一尾,总重约五十斤左右,是的,第三次了,俗言事不过三,对,应该是最后一次了。
不错,手竿搏鲢鳙非常刺激,而海竿钓鲢鳙却也很过瘾,重要的是海竿投岀较远,上的鱼也相对更大一些,今天钓法与前两次相比水线放的更深,至于上鱼及操作过程与前两次无实质差别,也就不再去敷叙。
伴随着这次爆护以及介绍完毕象嘴水库鲢鳙的出处后,心里多少有点释然,再来为海竿连续两次爆护作解码。
象嘴水库正常情况下平均水深五至十米,水质清澈,库内水面鱼网常年星罗棋布,水下地笼纵横交错,由于鲢鳙鱼较多,而鱼网也都是针对鲢鳙来的,所以一般网的高度也就两到三米样子。这里的鲢鳙从小就与这些网打“交道”,能生存下来的大都是历经磨难甚至是劫后余生的“聪明”之辈,因为网的缘故,它们很少游到水皮面来,而更习惯于较深的水域生活,只有深水区域才会有安全感,地笼主要是针对小鱼小虾之类,对鲢鳙并未构成实质性威胁。
夏季海竿钓鲢鳙,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钓友都会将水线调至一米至两米之间,有的甚至还不到一米,这是常识。大多数在象嘴水库垂钓的钓友就是这样调水线的,正因为这种常识,上鱼效果差也就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了解环境,掌握好鱼情,也就是说,同样的海竿,同样的线组,同样的浮标,同样的打浮以及同样的饵料,最后出现的鱼获却截然不同,这不是运气,定律,有的放矢才是必然。
因为我垂钓的水线均在三米及其以上,这种深度正是这里鲢鳙生活、摄食区域,所以说我比一般钓友鱼获量要高,这与钓技扯不上半根毛线关系,主要原因也就是摸清了钓场环境,掌握了解鱼儿动向及规律。相信随着象嘴水库解码成功,更多钓友会有所禆益的。
我认为垂钓是有一定的运气成份之说,但并不苟同定律之言,个人理解,不喜勿喷。
与其说写帖是一种好爱好,不如说是对每次垂钓记录和总结,垂钓才是我最大的业余酷爱,因为爱所以在垂钓路上倾注了更多的探讨和思考,也因为爱,漫漫垂钓之路上洒下并浇筑了满满的情。
不错,事不过三,相信伴随着解码的成功,这次爆护将成为我征战象嘴水库鲢鳙最后的绝唱。
沙发,大师又爆护了,还50+,这节奏还让不让我活啊
大师逍遥自在好快活,何时出山看看凡间世界?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也许走火入魔,也许破茧成蝶!
我都没找到地方
恩恩
可以考虑一下
这个我有体验过!
大湿分析得很到位
看我看我 手竿
三四斤的鲢鱼鳙鱼不大呀建议留大放小
厉害
我是来学手竿钓鲢鳙的,结果是海杆爆炸钩,唉,这跟水怪一样。我要的不是鱼,要的是手竿钓鲢鳙的那声切水声。
好的
这个要技术???
难得一见得鲢鳙鱼啊
沒要技术但一定要有经验
谢谢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