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珍藏着一枚金色的鱼钩。
鱼钩是消耗品,这么多年不知用掉了多少鱼钩,唯有这枚鱼钩,用小盒装着,放在柜子里,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这枚普通的,金色的鱼钩,见证了我青涩而美好的少年时光。
【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家乡的小镇上念初中。
那时候每个农村家庭的子女都很多,五六个子女的很常见。家里人口多,种地还要交公粮农业税,所以农民家庭普遍都很贫困。而我家尤甚。父亲三岁时,我的奶奶去世,父亲十三岁时,我的爷爷过世,父亲成了孤儿。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父亲的人生很艰难。
父亲成家后,生养了我们兄弟姊妹六人。以今天流行的观念,家庭条件不好,就不应该多生养,否则就是罪过。但在那时,繁重的农活,如犁田耙地,插秧割谷,捉虫除草,喷药施肥,挑担扛包,需要大量的劳力,如果是强壮的男劳力就更好。二则,那时农村特别讲究宗族门头,如果家里人口单薄或缺少男丁,在与别人家发生矛盾冲突时就会处于下风。三则,父亲是孤儿,尝尽了孤单的滋味,他希望我们兄弟姊妹多一些,在成长的路上能互相有个照应。
【二】
那时候只有过年才有可能穿上新衣服,平时都是穿旧衣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绝不是夸张,而是那个年代贫穷农民的真实写照。
那时我衣服上的补丁,甚至比下图中闰土的补丁都要多。上衣一般容易打补丁的部位有衣领,肘部,袖口,裤子则是膝盖,当然还有一个部位磨损较快,就是臀部。
穿开裆裤,流着鼻涕的幼年时期,穿什么样的打补丁的衣服都无所谓,光着屁股一样过夏天。但上了初中,快要进入青春期了,对异性也有了懵懂的情愫,对于打补丁的衣服已经有些抗拒了。
但家庭条件摆在那,父母的辛劳我也看在眼里。好在班上穿着光鲜的同学也不多,他们多是父母都有公职或父母其中之一有公职的,也就是端铁饭碗的。而大多数同学也是穿打补丁的衣服。
只是,我衣服上的补丁,似乎比他们的都要多。
我不是一个活泼的学生,虽说成绩一直在那个农村中学名列前茅。
比如说老师提问,我通常不会举手回答。大概,贫穷家庭的孩子,多半是内向的。
有一天,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列了一道题,往常总有几个积极分子举手想到黑板前解题。而这次题目看起来有点难,一时无人应战。
过了两三分钟,老师只好点兵点将了。很荣幸,也很惶恐,我被点中了。
老师还点了一个女生,叫程虹。
我们站到黑板前没一会儿,就发现刚才静寂的课堂忽然有了骚动。虽然背对着同学们,但我感知到他们在交头接耳,在窃窃私语,在偷偷地笑。后来这笑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集中,最后爆发成了哄堂大笑。
哄笑声中,有个同学扔了块橡皮擦,砸在我的屁股上。我猛然回头,看到同学们一个个笑得满脸灿烂,却也不知道是那个同学在搞恶作剧。
其实在刚才同学们交头接耳时,我就听到了,他们是在笑我和程虹的裤子。我正是长身体的年纪,裤子却穿了好几年,不仅旧,而且显得特别小,裤脚都到腿肚上了,也很紧,绑得我像个粽子似的。更要命的是,臀部还有两个小补丁,左边屁股一个,右边屁股一个,像人的两只眼睛。随着我在黑板前思考题目时身体的晃动,那两只“眼睛”似乎还在眨巴眨巴闪烁。
他们也在笑程虹的裤子,我刚才猛然回头的时候,余光也瞥见程虹的裤子上跟我一样,臀部有两个补丁。
老师动用了教鞭敲打讲台,同学们才安静下来。
我微微扭头看了一下程虹,发现她也正扭头看我。她俊俏的小脸红艳艳的,微微噘着嘴,淡淡锁着眉,楚楚噙着泪,我竟然痴痴地看得呆了。
程虹盯了我两眼,一跺脚,转身跑回座位,伏在课桌上,接着就听到她嘤嘤的哭声。
虽然我的脸也通红,同学们盯着我屁股上的两只“眼睛”也让我浑身不自在,但我没走,因为我已想到了解题方法。
刷刷刷,我感觉我写在黑板上的字比以往更工整,更挺拔,更潇洒!
老师夸张地表扬了我。程虹没有做出来,老师也没有批评她。程虹的数学成绩很好,如果不是受到嘲笑,她应该也能做出来。
奇怪的是,经过这次风波后,班上的同学们不再笑话我的“双闪亮眼”裤子了。
当然,我还是觉得不自在,总感觉别人在盯着我的屁股看。后来,我在家里翻箱倒柜,终于在破旧衣柜的角落里找到一件可能是父亲遗忘在那里的旧衬衣。虽然也打了很多补丁,但它够长啊,我穿上它,屁股上的“双闪亮眼”就被遮住了。袖子也太长,这个好办,卷起来就是。
【三】
穿衣有好坏之分,伙食同样有天壤之别。
我此前在广东工厂打工十年有余,深为苦恼的就是食堂的伙食。工厂人多,食堂自然是大锅大灶,菜也不可能精心烹炒,一顿乱煮是免不了的。菜是熟了的,至于味道,就只能呵呵了。所以我对食堂是有恐惧症的。
而在我念书的乡镇初中,却不是人人能到食堂吃菜的。那时我们都是背了大米到食堂换成饭票。而要在食堂吃菜,就要掏钱买菜票。
能在食堂吃菜的,也多是衣着较好的同学。他们先打了饭,再打菜,菜盖在饭上,冒着热气,飘着香味。这些同学大喇喇地,潇洒地在食堂里找靠背椅子坐下,慢慢地享受美味。
而我们这些“丐帮弟子”,用搪瓷碗打了饭后,跑回寝室或教室,拿出罐头瓶子装的各色冷菜。
我们都是周日下午背着大米和三五罐咸菜返校,再到周六上午上完了课就带着空米袋和空咸菜罐回家。
带的菜最常见的是霉豆腐,霉黄豆,辣萝卜条,咸菜。这些都是如今人们的调味品,偶尔尝尝会觉得是美味,而对于那时的我们,一日三餐都是这个菜,就要吃得口舌生疮了。
有一次看到一个同学带了一瓶咸鱼块,说是用草鱼做的。我用辣萝卜条跟他换了一小块鱼。呃,味道真不错!
别人吃大鱼,我搞点小鱼吃也行。说干就干。当然经费是没有的。菜园边的竹子做鱼竿,母亲缝被子的线做钓线,干蒜杆或鸡毛做浮漂,缝衣针烧弯做鱼钩,牙膏皮做铅坠,到地里挖蚯蚓。
周末写完作业,就兴冲冲地跑到河边。
那时候的鱼可真多,半天钓了30多条,最大的有三两多。如果不是要干农活,我还能钓更多。
周日下午,母亲把我钓的鱼全部裹了盐,用油煎了,留了一些在家里,大多都用罐头瓶装好,给我带到了学校。
在学校里,我一般和两三个要好的同学在教室里吃饭,互相换着菜吃。
女生很少有到教室吃饭的,好像只有程虹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很安静地吃饭。
平时我们男生和女生是不讲话的。可自从上次的裤子风波后,我和程虹有时在过道碰上了,就会互相微笑致意。
我看她一个人在吃饭,就带着我的鱼过去了。程虹吃的菜是霉豆腐。她见我过来,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说你吃我带的鱼。她不肯。我说:这是我钓的,没花钱。说着夹了两条大点的鱼给她。
煎得黄亮亮的鲫鱼和白条可真香!除了鱼刺,我连鱼头都嚼碎了下饭。
那顿饭,我感觉得到,程虹也吃得挺开心。
但后来我再请程虹吃鱼时,她却不要了。我知道她不想占我的便宜。程虹的英语成绩比我好,我便说:作为交换,你辅导我的英语吧。她才勉强答应了。不久后班上换座位,我和程虹成了同桌,我们在一起吃饭更方便了,我也很认真地跟她学习英语。
又到周末了,这次我到红旗河钓鱼,钓了十多条鱼后,忽然听到有人喊我。我抬起头,看见河对岸的马路上,一个女孩正向我招手,原来是程虹。
她说有事去邻村的姨妈家,路过这里。碰到我在这里钓鱼,看得出她很高兴。她说时间还早,就坐在河边看我钓一会儿鱼。
可奇怪的事发生了。自从程虹坐在河对岸看我钓鱼,我钓起了五六条鱼,都是出水后,还没上岸就脱钩了。
程虹问我咋把鱼钓起来又放跑了。我脸一红,只好说:我的钩是缝衣针做的,没有倒刺,容易跑鱼。
程虹说她要去姨妈家了,等下返回时再看我钓鱼。
奇怪的事又发生了。她一走,我钓起的鱼又不脱钩了,而且一条比一条大。
我没等到程虹返回,因为下午我还要去放牛。
等到周一时,程虹见到我,学着我钓鱼的样子,抬高手臂,钓起一尾,啪,掉了,再起一尾,啪,掉了。她一边学着,一边忍不住笑起来。说实话,要是别人取笑我,我早火冒三丈。可程虹因为家庭困难,平时很难看见她的笑脸。所以这次看她笑得这么开心,我也摸摸头笑了。
【四】
程虹的生日快要到了,我一直想送她一件礼物。
那时刚刚流行牛仔裤。我想,程虹穿上牛仔裤一定很好看。牛仔裤耐磨,也不用担心臀部磨破了打补丁。我也到街上的服装店打听了牛仔裤的价格。
但是我没有钱。似乎农民家的孩子,大多没有什么生意头脑。让我们节约,让我们吃苦,我们没问题,但让我们赚钱,太难了,压根都不知道去哪里,该怎么赚钱。
有两天,程虹请假没有到校。等返校上课后,她变得比以前更沉默了。上课也有点心不在焉。
我问和她同村的小桃,才得知,程虹的父亲已外出好几年没有回家,也没有音信,全家几口人全靠她的母亲苦苦支撑。母亲快撑不住,最近准备要改嫁了。
程虹又有两天没来,这次连假都没有请。她返校时,是下午,我正埋头写作业,突然啪地一声,一个小塑料盒从天而降,压在我的作业本上,抬起头,只见程虹脸上带着微笑,站在我面前:节日快乐!
啥,节日?我想半天,才明白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闹那样啊,我们都是初中生了,早不过儿童节了。不过程虹送我礼物,还是让我又惊又喜。
我打开小盒子,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枚金色的,带倒刺的鱼钩,在透过窗户的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我们都是真正的穷光蛋,身上是没有零花钱的。鱼钩虽然不贵,却也是要花钱的。程虹为了这枚鱼钩,一定也费了不少心力。
【五】
那个周末,我一大早就去了河边,可是河水流得很快,我把钩线抛到河里,不一会儿就被冲得很远,鸡毛浮漂也没法看。这可怎么钓鱼?
我看附近有一个凹进去的小水汊,长约七八米,宽约三米。我家的水牛,还有村里其他人家的水牛,夏天的晚上就用绳子拴在岸边的木桩上,牛儿睡在这个水汊里。因为夏天晚上热,而且蚊虫多,牛儿睡在水里,即能降温,也可防蚊,口渴了也可以随时来两口。
好吧!就在这里钓,我选在水汊和河流的交界处,偏水汊这边一点。水基本没怎么流动。
虽然水汊里的水牛早上都被各家各户牵走去吃草或犁地,但因为走没多久,所以水汊里的水还是浑浊的,风一吹,还能闻到淡淡的牛粪的味道。
钓了一会儿,浮漂忽然一下迅猛地沉下去。起!哟,好重的感觉,绝不是二三两的鲫鱼。鱼儿出水了,是一条一斤半左右的鲶鱼!
我正自高兴,却听到一声喝彩:漂亮!扭头一看,一个西装革履,打着领带的中年人从离河边不远处的大路上走过来。而马路上,停着一辆白色的小轿车。那个年代,小轿车可是不常见的。
这个过路的中年人问:小伙子,你的鲶鱼能不能卖给我?
我想,我还要带鱼到学校里呢,就没搭理他。
不一会儿,又钓起一条接近两斤的鲶鱼。
中年人满脸堆笑:小伙子,你就卖给我吧!
我随口一问:怎么卖?
中年人:也没秤,就两块钱一条吧!
我的天,两块可不少啊!按当时的行情,一条鲶鱼可能只值五六毛钱。
我问:你要多少?
中年人:你钓多少我买多少!我在这等你。
好嘛!我正愁没钱买牛仔裤送给程虹,这下可真是想打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人品大爆发,一个多小时,我钓了七条鲶鱼!现在想来,是因为河水急流,鱼儿会到缓流区,我选的钓位没问题。而七八头牛一晚上在河汊里留下的牛粪又帮我打了重窝。
留了一条,剩下的全卖给了中年人。
【六】
程虹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可她似乎不在乎了。她又有两天没来上课。
程虹生日的前一天,她来学校了,默默地收拾她的东西。她要退学了。
她的妈妈已跟了别的男人,程虹没有跟过去,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腿脚不便,程虹要回家帮忙种地。
程虹收拾东西的时候,我正在篮球场上打球。小桃陪她快要走出校门时,我才发现程虹背着被子,右手拎一个大包。我立马跑回教室,拿上那件才买不久的蓝色牛仔裤,疯了似的追出校园。
我拦住程虹,把那件牛仔裤递给她。我心里很难过,说不出生日快乐。程虹不肯要牛仔裤,我硬塞给了她。
她的伯父,一个面容愁苦,衣着破旧,肤色黝黑的中年男人,骑着脚踏三轮车来接她。
我想说:程虹,你留下来吧!如果下学期你没钱交学费,我可以钓了鱼卖钱帮你交。
可是我的嘴唇嗫嚅着,说不出来。
程虹上了三轮车,微笑着和我们道别。
挥手,再见!挥手,再见!
当程虹的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消失在马路尽头,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七】
暑假来临了。
有一天,我钓了十几条大黄颡鱼,用鱼篓装着,沿着大河步行去程虹所在的村子。
路程很远,我走一会,就把鱼篓放在河水里浸一会儿,以免黄颡鱼缺水死掉。
到了程虹的村子,打听到了程虹的家,却只见一座矮小的平房,木门上上了锁。难道去田地里干农活了?向邻居打听,才知道前不久程虹外出多年的父亲回家了。她的父亲在外面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回老家后,已经在县城买了房,买了车。父亲已经把程虹和她的奶奶接到县城了。
秋季开学了。
和程虹同村的小桃告诉我,程虹在县城上学了。她把程虹在县城的住址告诉我了,说程虹让我有时间去县城找她玩。
我真心替程虹家境的改变而高兴。但也在犹豫要不要去县城找她。
十月的一个周末,我到我们所在的地级市参加一个作文竞赛。比赛结束返回后,小桃告诉我,程虹来学校找我了,可惜我不在。
去县城很远,路费不少。我还要给程虹和她家人带点礼品。现在她家里应该不缺啥,那我还是钓点野生的鱼带过去吧!
我一直到元旦前才动身去县城。县城可真繁华,让我这个土里土气的乡下孩子眼花缭乱。好不容易找到程虹的家,门是关着的。我敲门,拍门,不见有人开门。
可能动静太大,邻居阿姨探出头来:别拍了,别拍了!她们家都搬走了。
我问去了哪里。
邻居阿姨说:好像是深圳,还是东莞……
夕阳西下,钓鱼郎低着头回家。
【八】
多年以后,我带着那枚金色的鱼钩,南下广东打工。
我待过深圳,东莞,共计十年有余。
【说明】
1.一不小心,本帖码的字太多。有心想分成上下两集,但帖子已完成,不知如何切割,钓友们将就着看吧。
2.本帖及上一帖《往事钩沉:那个秋天,那条大鲶鱼》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并向原图片作者致谢!
感人,心酸,结果是否有情人终成眷属?
好文采,恰同学少年,有故事的钓鱼人
期待后续
好文釆,又一个冰冰
好文采
后续如何,速速更新啊
哥哥 好文采 每次读你的帖子都一种享受 这篇帖子 费了我两支烟
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儿时的记忆
感谢钓友美评。
最美不过少年时!谢钓友夸奖!
谢钓友鼓励。
谢钓友夸赞!
哎呀不好意思,浪费兄弟两支烟。
哎呀,这句话暴露了钓友的年龄。
开玩笑啦 品读好帖子 手里不叼只烟 感觉少点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