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前言】 三月的豫南,人们早已嗅到了春的味道。处处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处处春和日暖,万物复苏。蛰伏一冬的鱼类开始进行摄食、活动,尤其是鲫鱼较为活跃,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用红虫、红蚯蚓垂钓,往往能获得意外的收获。在钓友老杨的多次预约下,终于挤出时间前往高铁东站附近的野塘开始春节后首次垂钓。
【垂钓参数】 天气情况:2015年3月25日,多云间阴天,东北风2~ 3级,气温7~17度 钓场:信阳高铁东站野塘 人物:老杨、南湾渔人 钓场收费情况:免费 装备:14米长枪,钓组为主线道系1.25号,子线1.0号; 7号长柄细条钩,3号三角短尾浮漂 钓法:传统双钩双坠悬钓法 窝饵:自制药酒米加鬼窝料和麝香米,主攻底鲫
钓饵:中号红蚯蚓(每钩整条) 【垂钓过程】 早晨带好装备,乘车到达高铁东站下车后,老杨想去他前几次垂钓过的小鲫塘,我觉得钓一两四条的小鲫实在没劲,决定继续往前行二百余米的野塘,老杨虽然在这个塘钓过二个半天无获,但听当地村民说该塘鲫鱼稍大一些。到达塘边已是八点钟,直接在塘西岸水花生草前确定钓点,经试水在0.8~1.0米之间,我坚信春季钓草边应属较佳钓位。抓紧时间打开中原底料,有一股明显的药米味和麝香味。拌好底料,并在二片草前各布窝一个。
而在我的左边20余米外的老杨动作更快,已经伸竿作钓了。 我并不急于一时,根据老杨前二次来此的情况看,该塘鱼进窝很慢,醒醒窝是必须的。我环绕该塘转了一圈,以便为以后作钓探明情况。回到钓位,伸杆作钓,浮漂太高,有点颤动,提起钓组,将漂下拉七公分,下钩刚刚沉底,浮漂上升三目,起杆中鱼,一尾两鲫被我收入护中,打破了此塘鱼难钓的纠结,令我信心倍增。老杨也中鱼了,按照他的说法,见到草边窝有二个泡,钩刚刚沉底,就升起老高。原来他布窝三个,有二个在亮水区。
整理一下钩上蚯蚓,投饵入窝,浮漂一个点动上升四目,扬杆中鱼,一条二两重的塘鲫被我俘获。抓紧时间抛饵入窝,浮漂又升起老高,一条一两多重的塘鲫来到面前,说明该塘鱼很傻。老杨那里也连连中鱼,均为草前窝上鱼。继续抛饵沉钩,有所停歇,在拖逗中,塘底遇到障碍,强拉之下,一根蒿杆被提了上来,这一搅动,鱼窝受到惊搅,鱼口歇波。
转钓另一个窝,无任何信号。老杨在亮水区的二个窝均无漂动。再钓右首窝,在提逗之下,浮漂并不下沉,赶紧起杆,又一尾一两多的塘鲫被我收入护中。此时气温上升过快,鱼不成群,继续采用逗引之术,仍无效果,正在拖逗之时,又遇烂蒿杆,该窝再次遭到掠扰。
打窝二个多小时了,左首窝也该进鱼了,但该窝就是无鱼。老杨的三个窝均无鱼讯。再次至右首窝伸杆作钓,浮漂出现了抖动信号,既不下沉也不升漂,在一个明显的加力信号中,扬杆中鱼,且力道不小,原来出现了双飞,为了珍惜难得机会,从不同角度留下双照。事后细细想来,这两条鲫鱼在不同时间段进食,导致漂讯有点异常。
气温继续上升,且基本无风,水面温度上升明显,鲢鳙开始浮头了,底层鱼也不活跃,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不见任何信号。老杨也出现了歇口,有点想转移阵地的念头,我打算继续坚守阵地,争取主攻下午的一波鱼。当地一村民也是钓鱼喜好之人来到我面前,他在别的塘钓了三个小时,收获较差,问到该塘情况时,他说:这个塘过去鲫鱼很多,去年十月被人药过,死了很多鱼,塘里漂起厚厚的一层鱼。真没想到还有不死之鱼。正在坚守中,突然接到电话,家中来客了,只好恋恋不舍地收拾家伙撤退了。这次玩的并不尽兴,力争下次再来过瘾!
【垂钓小结】 1、钓时较短未能尽享此次底料引鱼带来的快感,有点小遗憾,力争下次再享受其中之乐。 2、气温上升过快,且次日有雨,也是影响渔获的一个原因。 3、在气温较高,且温差过大,塘水不肥时,药米底料不宜多加,如果加多了会影响钓效。 镜头是最生动的语言,谢谢你的回复和鼓励!
鱼获不错,帖子更好!
分享了,支持一下
谢谢分享。。。。。。。。。。。
欣赏完毕,谢谢分享
不错的渔获啊
收获可真棒啊
漂亮的鲫鱼
感谢分享
赞美 怎么不用商品饵料啊?
收获不错
支持一下
欣赏完毕,谢谢分享
分享了,支持一下
钓得不错
这收获很给力
玩儿的挺开心
玩的开心!!!
感谢分享
渔获给力,赞
鱼获不错,帖子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