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传统钓抬杆时机的把握(转)

快意钓江湖2015-03-17 10:53:52

钓鱼活动中抬杆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钓组的配置、调漂、选饵、选钓点等等工作的成败,全在最后这一“抬”上,所以,我们应该加以特别的重视和研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抬杆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呢?我认为必须要掌握两个方面的技术:一是熟读漂相。二是要全面了解影响抬杆早迟的因素。

  一、漂相与鱼吃钩的状态

  (一)浮漂点动后送漂

  这种漂相是传统钓鲫鱼最常见的漂相。通过在鱼缸中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鲫鱼在索饵的时候,一般是头朝下尾朝上,当觅食的初期先是反复吸、吐试探饵料,看是否有危险是否对胃口,这时候反映到浮漂上往往是多次的点动,只有它感到满意、放心了,才会将饵料吸进嘴里并开始抬头保持身体平衡,这时候浮漂就反映为开始上送。至于上送的快与慢,一般是与鱼的个体大小有关,个体较大的送漂的速度较慢,个体较小的送漂的速度较快。

  (二)浮漂点动后沉漂

  出现下沉的漂相(习惯称拉黑漂)一般有几种情况造成:1.当鱼群密度大发生抢食的时候,鱼在抢到饵料后快速逃离而来不及送漂。2.个体较大水位太浅,当水体太浅的时候(30公分以下)造成水面的光线较强,鱼吃钩后多数是拉黑漂。3.鱼种的不同。鲤鱼、鲶鱼、黄桑鱼、黑鱼它们吃钩后很多时候,浮漂的反映是拉黑漂。以上一、二种漂相是传统钓遇到最多的漂相。

  (三)较长时间频繁点动

  这种漂相出现的几率较少,有时候鲫鱼在吃钩处于品尝阶段,或吃钩后由于铅坠太重鱼抬头困难但又舍不得吐钩,特别是你用的是蚯蚓等耐咀嚼的饵料的时候,会出现浮漂频繁点动,既不送漂也不拉黑漂的现象。当出现浮漂频繁点动后,建议你还是马上抬杆,时间长了钩尖就会露出,鱼便会停止觅食,但有时候鲤鱼吃钩也有这种漂相。

  我们根据漂相能够判断出鱼吃钩时的不同的阶段,让我们的抬杆做到心知肚明。但是,仅凭漂相就决定抬竿是不够的,因为抬杆的早与迟除了熟读漂相外,还要参考很多影响因素才能最终决定抬杆时机的早与迟。

  二、影响抬杆早迟的几个因素:

  (一)水体深与浅的影响

  我们知道,鱼类在吃钩的时候,线组传递的讯号快慢与水的深度有关。水越深线组传递讯号需要的时间越长,水越浅线组传递讯号所需的时间越短,虽然同样的漂相,在浅水中和在深水中所反映的鱼的吃口状态是不同的。例如:同样反映为送了2粒漂,在4米深左右的水域里,当你发现送了2粒漂再抬杆鱼可能已经吐钩,在1米深左右看到送2粒漂就抬杆可能鱼还没将饵料吸入嘴里,所以,浅水中抬杆要略迟深水中抬杆要略早。

  (二)饵料大与小的影响

  在鱼的个体一定的情况下,饵料越小鱼入口越轻松,饵料越大入口越困难。例如:在同等深度的水体里,用半根蚯蚓钓和用整根蚯蚓钓,抬杆时间的早与迟是不同的。半根蚯蚓鱼会较轻松的入口,当你看到送2粒漂抬杆上钩率较高,但用整根蚯蚓钓的时候,当你看到送2粒浮漂就抬杆,这时候,鱼可能只含到蚯蚓头而没有将钩吃进嘴里,跑鱼的几率相对就大。所以,饵料越小(细、短)抬杆应该略早,饵料越大(粗、长)抬杆就应该略迟。

  (三)饵料软与硬的影响

  我们通过在鱼缸里喂金鱼可以看出,同样用半个米粒大小的饵料,用柔软的熟饭粒喂它,它几乎一口就吃掉了,而用生大米喂它,它要吞吞吐吐很多次才吃掉。所以,在用软饵的时候,当发现已开始送漂或黑漂的时候,就要及时抬杆,但你的饵料如果较硬,抬杆时机就应该略迟一点,以减少脱钩跑鱼的几率。

  (四)水域肥与瘦的影响

  水域有肥瘦之分,肥水里的鱼由于天然饵料丰富,鱼类终日饱食无忧吃钩时吞吞吐吐吃钩速度很慢,肥水鱼抬杆时机应该略迟一点。而在野外的瘦水水域里,天然饵料匮乏,鱼的饥饿程度高,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鱼吃钩较干脆,当看到有送漂或黑漂等漂相就应该及早抬杆。

  (五)坠子重与轻的影响

  鱼在含住饵料抬头后,首先要带动铅坠,如果漂调的迟钝鱼拉动铅坠就费劲就会吐钩,这样,一旦发现有轻微送漂或黑漂就要及早抬杆,迟了鱼就会吐钩而逃。但是,如果你的漂调的很灵敏,当看到漂开始轻微上送就抬杆,其实,这时候鱼还没有将饵料完全吸入嘴里,这时候抬杆就很容易跑鱼。所以,用软饵料抬杆要略早,用较硬的饵料抬杆应该略迟一定。 

  (六)脑线长与短的影响

  脑线的长短也影响抬杆的早迟,钓友都知道,脑线越短灵敏度越高越长则越迟钝。当鱼将饵料含入口后,抬头的时候便要牵动铅坠,脑线如果留的很短,鱼刚轻微吃钩浮漂就有反映,鱼刚抬头浮漂就会反映为送漂,但这时候鱼还没有把钩饵吃深,这时候抬杆就会脱钩跑鱼。如果脑线留的长,鱼轻微吃钩浮漂不会变化,只有当鱼将饵料吸入嘴里较深并且头抬的较高了,浮漂才反映送漂,耗用的时间也长一点。由此看出,脑线短的抬杆应略迟一点,脑线长的应该略早一点。 

  (七)温度高与低的影响

  高温季节鱼吃钩的动静大于低温季节,同样的漂相,但鱼吃钩的程度是不同的。如果是在冬季钓鱼,鱼的吃钩动静轻开口小,鱼即使已经将饵料吸入嘴里,浮漂的送漂、拉漂反映也很微弱 ,用台钓时候,常常只反映在一道黑线上下变化,如果你再等它将浮漂送或顿的明显一些,可能它已经吐钩离开了。但是高温季节里则不同,这时候鱼吃钩的动静相对较大,如果你看到送或拉的动静轻微就抬杆,常因过早而跑鱼。

  抬杆时机的把握是一项技术,钓手一要知识全面二要反映敏捷。既要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机应变综合分析,又需在瞬间作出抉择,这就要求钓者要常学常钓,能做到判定准确手随心动,才能较快提高技艺.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感谢楼主的精彩分享

很久以前

分享了,谢谢楼主!

很久以前

学习分享了

很久以前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很久以前

感谢楼主的精彩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学习中

很久以前

转载辛苦了

很久以前

欣赏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感谢光临,希有收获,顺祝愉快!

匿名用户

感谢楼主的精彩分享

很久以前

感谢光临,希有收获,顺祝愉快!

匿名用户

分享了,谢谢楼主!

很久以前

感谢光临,希有收获,顺祝愉快!

匿名用户

分享了,谢谢楼主!

很久以前

感谢光临,希有收获,顺祝愉快!

匿名用户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很久以前

感谢光临,希有收获,顺祝愉快!

匿名用户

时机的把握关乎鱼获的多寡。

很久以前

楼主很用心,学习了!

很久以前

好好好

很久以前

感谢,学习

很久以前

学习了。

很久以前
1/2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