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个人见解,如有不对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钓鱼是个灵活度非常高的活动,不同水情和鱼情下的鱼有不同的钓法。当然了,目标鱼不同钓法也不同。有时间,有精力,可以用来专心守大物,挂上几粒玉米可以慢慢等鱼口。但对大部分钓鱼人来说都没办法这么悠闲,多半都是只有半天时间钓鱼(周末或许时间多点),然后要回家陪老婆孩子。如果这种情况下往河边一坐,还要等大鱼口就不划算了,所以大多数休闲钓友都是以钓小鱼为主,甚至是有什么鱼钓什么鱼。
野钓自然水域资源比较匮乏,经常出现打窝了半天浮漂没动作的尴尬,。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有的钓友觉得夏季的鱼 儿活跃度比较高,只要坚守下去总有鱼儿会进窝。其实死等是最不靠谱的办法,有时候等下去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回过头你还会抱怨这条河里没鱼,想要钓好鱼还是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首先咱们要明白河里的鱼为啥不吃饵?
鱼不开口的原因有很多,天气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可能让鱼不开口。
拿天气来说,很可能钓着钓着天气就发生变化了,可能是要下雨了,气压降低鱼上浮鱼不开口。也可能是风向突然发生变化了,本来你钓的下风口,但是风向变了之后你这里就没口了。
人为因素就更多了,可能是你的钓位没选对,如果钓位选不对,窝子里没鱼自然不会出现鱼口。另外,打窝的策略和留窝的策略不符合鱼情。比如说水广鱼稀的情况下还舍不得打窝,在轻微走水的情况下还用微末窝料,这样打窝了也很快就会被冲散,留鱼效果自然不给力。
另外,打窝的策略也要结合水底的地形,比如说水底是斜坡就不能将窝料搓成团抛下去,比如说水底石头缝很多窝量就不能太小,颗粒也不能太小,否则打窝了也很难钓到鱼(特别声明下钓之前最好先探底,水底有水草钓底基本空军)。
还有一个最需要说明的原因!如果遇到电工药鱼的就不用多说了把,基本电过以后少则一个礼拜多则一个月都没口。药鱼的就更不用说了,直接绝户。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赶紧收拾东西找另外钓点吧。
在此吐槽下,苏州这边是我近年来遇到电工最多的城市,简直可以说是猖獗。有关渔政这不让钓那不让钓,也没见管管网工电工的。希望有关部门好好整理下,就罚点钱批评教育下治标不治本。
那么鱼不开口的时候该怎么办?
1,让饵料活起来
在野钓的时候很多钓友都喜欢用蚯蚓,觉得它是野钓的万能饵。但是蚯蚓和商品饵相比,它没有雾化能力,诱鱼只能靠它摆动的动作和身体散发出来的味道。在鱼密度比较高或者活跃度比较高的时候,鱼口还会不错,但是在鱼口不给力的时候那就要想办法来增加蚯蚓的诱鱼能力了。
可以在打窝的时候多添加点粉末物质增加诱鱼能力,在用蚯蚓钓鱼的时候让饵料活起来,挂钩的时候只挂一点点头部就可以了,让蚯蚓在水里不停的扭动。另外可以进行主动逗鱼,提起竿稍再慢慢放下从而吸引鱼儿的注意力,刺激鱼儿觅食的欲望。
2,保持一定的抽竿频率
如果是用商品饵,也最好保持一定的抽竿频率,不要死等。因为自然水域里或多或少都有些流水,如果抽竿的频率不够,饵料入水后很快就被水流冲散了,很难起到聚鱼的作用。很多人认为现在小鱼闹窝太多,如果抽竿频率过高的话容易招小鱼。但是要知道一点,小鱼闹窝总比没鱼进窝要好吧,而且小鱼也有诱鱼的作用,大不了后期调整饵料的大小和状态甚至直接挂颗粒,调钓上也可以调钝一点来减少小鱼闹窝的几率。
有的钓友会担心这样一个问题,抽竿频率过高万一吓到大鱼了,导致大鱼不进窝怎么办。这个问题担心得有点多了,自然水域的大鱼本来就少得可怜,就你那半天时间真的能碰得到大鱼吗?而且我也不是要你疯狂的抽频率,退一万步说只有大鱼进窝了之后才能被吓走,你得先让鱼进窝。
3,钓底改钓浮
夏季高温,天气多变,鱼儿容易上浮,有的时候钓底钓着钓着突然门口了,或钓底没口但走截口的。这个时候钓底就不行了。大家可以钓底改为钓浮。
首先钓离底或钓浮时,浮漂要换成长脚硬长尾类的漂,身型要短粗一些。因为这种浮漂翻身慢,在下落过程中的时间长,那么就便于在刚下落时搜索鱼的涌层,以及利于鲫鱼吃截口。
浮漂选好后,下一步就是更换鱼饵。钓上层鲫鱼,鱼饵肯定也要轻质化一些,其道理也是防止饵料下落的快了,具体做法是加些调整轻化状态的辅助饵,比如轻麸等。咱就别心疼之前的饵了,多上一条鱼,抛弃几团饵团还是很划算的。
最后总结:钓大鱼可以死等,但钓小鱼我们需要的还是快速上鱼,死等是个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没有效率的办法。我们要灵活运用,需要想尽办法吸引鱼儿的注意力,提高窝料和饵料的诱鱼力。在自然水域钓鱼不要将防小鱼放在第一位,死等虽然可以避免小鱼,但很难有好的收获。
最后祝大家大鲫大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