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轻口时调钓(转)

快意钓江湖2015-01-20 13:20:31

轻口鱼如何用漂和调钓,这问题其实挺敏感的,俺说说自己的认识。

一、轻口鱼所指

轻口,一般指冬季或早春深秋低水温期,因鱼体代谢缓慢而表现出的吃食绵软无力,俗称“张不开嘴”的这种鱼情。夏季因水质问题或缺氧,也会造成口轻、口绵,但与冬季轻口不太一样。

比赛池里的猾鱼,由于多次钓放,会逐渐形成一种“轻吸重吐”的吃食特点,也就是说,这种猾鱼的“真实入口”也是很轻很小的。如果稍加注意的话,很标准的动作提空竿,多是后期吐口或涮口造成...对付这种鱼,有人不加思索还往大了换漂,结果适得其反;此时若往小了换漂,能抓到小口,往往事半功倍...

二、轻口鱼钓组的调整

1、主线换细

在强度和技术保证前提下,主线换细,拉得更直,信号传导更好,利于发现小口。

2、子线换细

子线换细其实并没有灵敏度方面的优势,但对于轻猾口的鱼情来说,细子线更便于吸入,这一点在实钓中的效果是明显的。

3、钩大小、轻重

冬季钓轻口鱼的钩子,从生到猾到糗,逐渐改细换小,主要也是从“利吸入”角度考虑的。当然,这并不绝对,粗钩重钩并非一定吃不上,且一旦吃上,重钩的信号幅度可能还大一些(参与配重大),也看个人习惯吧。

夏季钓猾鱼的钩子,细而轻较好,基本是公认的;但其大小却有两论,或偏大、或偏小。

钓的积极(如打频率或抓入口),钩号合适或小一点-利于吸入;

钓的沉稳(如钓钝抓实口),钩偏大-不容易吐...

4、漂大小和轻重

我们知道,坠大小(即漂大小)主要是针对鱼口大小来确定的(口生用大漂,口轻用小漂的基本规律),因为铅坠是钓组启动的第一有效环节,比如有时鱼把钩上的饵吃没了,您没发现,或无意识提竿钩上有鱼,这多是由于鱼口力度不足以启动您的“坠-漂系统”的缘故,有时钓的状态过钝,也是原因之一。

漂越轻越灵,几乎是所有钓友的经验共识。在鱼口较大时,轻漂可能还看不出什么大优势(轻漂钓组配铅大,主线绷得紧,信号传递更好);而针对轻口鱼来说,一旦铅坠大小限定(吸口所能启动的坠-漂系统),轻漂的体积可以做到更小,阻力更小,所以这套钓组的灵敏度自然就高。

5、漂型

信号大小,多靠漂型。

底钓轻口的漂型,大家都知道。“中长细身 溜肩 细硬尾”,比较适合底钓轻口。

其它质量好、吃铅量大的偏小号浮漂,也都能用。

肩越溜,易出幅度;肩越端,回弹性好顿感越强(信号准而小,利于控鱼),基本就是这规律,不多说了。

6、饵

钓轻口鱼的饵非常关键,主要往细腻、不刺激不燥鱼、易吸入不挡嘴、少残留、爱吃不爱吐这方面调整就对了。

钓轻口鱼的饵一般都较小,比如冬季大棚钓小鱼拉的小饵,重量不会太大。如果密度较小,鱼口很慢,从易吸入角度考虑,比重适当调轻也是可行的。

轻猾口鱼即使调钓合适,空杆也是在所难免的,结合饵状态进行调整,可能事半功倍。

味道方面,俗话说香诱腥钓,俺一般习惯香为主腥为辅。中后期白饵返素,鱼也照吃,也说明饵的问题主要在状态...

三、轻口的调钓

针对轻口鱼的调钓,钓界主要有两种意见或习惯。一种为,知钓组灵钝内涵,以调“归零点”为主的台钓一系;另一种则主张“调低”,属“上鱼就灵”一系。

以前文章中,俺多次提过台钓“归零点”的问题,以及“调漂尾中段最好”的强烈个人观点,其主要原因,也是针对轻口所作的实战总结。

其实台钓的归零点,是很科学的,虽然当年缺乏实质性阐述,但作为我们后人,联系钓组整体去反思它,具有如下优点。

1、归零点原理分析

“钓组动态上下行运动趋势体现在调目上的代数归零点”,这是我为归零点总结的一段“官话”。

啥意思呢?从上牵力角度看,浮漂调高了,上行容易下行难;调低了正相反-下行容易上行难。那么在上下行难易趋势之间,必有一个代数临界点,该点上下行难易适中,信号才是最夸张最丰富的。

轻口鱼情,调钓该点附近,其优势显著,近8年的大棚实践中,我对该点验证的不少。另外前几年由众竞技钓手针对猾鱼抓入口所总结出的“软尾漂拉饵调钓3目1边”,与“归零点”暗中相合、道理相通,大家想一想就明白了...

可以说,这种“适当的”上牵力设置,是信号表现的系统最佳状态。

2、“归零点”的综合抗干扰能力

浮漂合适的上牵力设置,具有多重功能,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抗干扰能力。

大棚的干扰因素,主要有表面张力,风线牵制等。

①、漂调太低,上牵力不足,钓组下坠趋势过强,漂阴下去很难回位,会影响有效鱼讯的抓取,大棚钓友对此多有体会。

②、风线是有重量的,大棚用漂一般都很小,在传递信号的同时,浮漂上牵力还担负着抗衡风线干扰的责任。比如有时用的漂很小(00号),由于上牵力不足,主线“立不直”,就是因为风线自重横向牵制的结果...

③、户外钓鱼,则有随时可见的风浪水流以及暗流干扰,同样更需要钓组具备足够的上牵力,来抗衡这些干扰,以期信号的有效传输。

④、水深因素,同样需要钓组保持足够的上牵力来完成信号传导。

⑤、抗“虚底”。调目合适,上牵力足够的情况下,虚底是很少见的。而迷信“调低灵”爱走极端者,则饱受“虚底”困扰,这多属上牵力不足所制造的人为“虚底”,即意识不到状态钝所导致的“过底”假象...

3、归零点对状态的保证

浮漂上牵力与铅坠的下坠力,共同作用于主线的传输系统,这就像两个人拉绳子,两端体力相当,绳子才绷得直拉得紧,一弱一强,则绳子难紧。

结合钓组来说,绝不是铅越重信号传导越好;只有铅重和上牵力上下均衡,才有最佳传导效果(尤其深水)。

上牵力大小,还影响着底钩状态。以前我说过“调4钓4与调2钓2底钩状态不同”,有些朋友可能很不理解,因为从重浮力平衡原理来看,这有点“离经叛道”。

简单说,底钩状态是由浮漂上牵力和子线支撑力共同构成的。上牵力均衡,底钩状态才能真实可靠;上牵力不足(比如调平水调1目),单靠子线支撑是难以实现真实的底钩状态的。也就是说,钓组有“上牵力越大(调目越高)底钩状态越灵;上牵力越小(调目越低)底钩状态越钝”的实质特点,这些感受,相信大家将来会体会到的...

4、调钓的随机变化

了解调目设定原理后,钓目则与状态关系最密切。

“一拖一触”即“轻触底”状态,是最初的入手钓法。比如小钩拉小饵,软尾调3目黑边,钓出一线白边,基本就是上钩触底状态。

接下来的变化,则须跟着鱼口走,因为一天之中,鱼口会不断变化,上下午不同,甚至一会一变(很可能不是一拨鱼),因此从“方便鱼吃,易于观察”这两个简单角度出发,钓目是可以随机调整的,不要死守一种状态...

根据鱼情的快慢生猾以及用漂用线不同,调目也不是绝对不变的。

比如口大或漂小,可以调高一目两目试试;漂大或口小,则可调低一目两目试试(指硬尾漂),无须教条。

5、“调低”的本质是“钓钝”

有些人针对轻口,习惯采取调低钓低,比如调1目钓1目,调平水钓1目2目等。这方法在前些年大棚后期我就见过,个别人确实是这么钓的,而且成绩也不错。

咋回事呢?首先,调低状态钝,我们已经知道了,调低钓高,状态更钝,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那为什么鱼反而爱上钩呢?这主要是钩饵摆放自然,易于鱼吃,不易警觉,以及钓手见漂动就打,逐渐形成底窝节奏所致(饵也很关键)...

就此方法而言,是针对轻猾鱼口的一种实钓经验或者说习惯,其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但这种调钓方法,与“灵敏”是沾不上边的,状态钝信号滞后是板上钉钉毫无疑问的事实(后期拖动口为主)。

调低灵者认为“上牵力越小越灵”,从本质来讲,因忽略了钓组整体(质量、阻力等重要因素),关注角度过于片面,弃状态、传导及抗干扰于不顾,若把它说成调“灵”,实在是对基本概念的一种误导。

传统底坠钓法,最成熟的口诀就是“调平水钓1目”(送漂或拉黑的幅度也满大的),作为“弃笨从灵”多年的我们,谁会把它看成是调“灵”呢?

如此明显的逻辑错误,钓友们都有分辨能力,不多说了。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学习了,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楼主分享好的经验

很久以前

感谢楼主热心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 了

很久以前

学习 了? ?? ?? ?。

很久以前

学习了·······

很久以前

学习 了

很久以前

学习了

很久以前

学习 学习

很久以前

学习了,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分享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大马猴儿钓鱼论坛,发帖赢鱼护,感觉来参与吧!www点damahouer点com

匿名用户

学习了,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大马猴儿钓鱼论坛,发帖赢鱼护,感觉来参与吧!www点damahouer点com

匿名用户

谢谢楼主分享好的经验

很久以前

大马猴儿钓鱼论坛,发帖赢鱼护,感觉来参与吧!www点damahouer点com

匿名用户

感谢楼主热心分享

很久以前

大马猴儿钓鱼论坛,发帖赢鱼护,感觉来参与吧!www点damahouer点com

匿名用户

感谢分享。。。

很久以前

大马猴儿钓鱼论坛,发帖赢鱼护,感觉来参与吧!www点damahouer点com

匿名用户

学习 了

很久以前

大马猴儿钓鱼论坛,发帖赢鱼护,感觉来参与吧!www点damahouer点com

匿名用户

学习 了? ?? ?? ?。

很久以前

大马猴儿钓鱼论坛,发帖赢鱼护,感觉来参与吧!www点damahouer点com

匿名用户

楼主资源很丰富啊,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1/3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