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提竿”杂谈(转)

快意钓江湖2015-01-19 12:47:21

一、点到为止。提竿刺鱼动作在十年前并不太被钓鱼人所重视。随着台湾钓法的前推上扬式提竿法的时兴,提竿动作这一话题逐步形成热点。以前不重视提竿动作,是因为那时钓鱼因重坠到底的原因,主要是看黑标或送标提竿,鱼基本已吃成死口,提竿动作既使有点问题,照样能提上鱼来。

自打出现了悬垂底钓,浮标的鱼讯语言一下变得复杂起来,在黑标和送标之间另有十几种有效鱼讯语言出现,当时很多钓友就是提不上鱼来,被气得鼓鼓的。后来终于搞明白了,这类有效鱼讯,来的突然、去的也快。鱼吸饵入嘴到吐饵出嘴在0.3秒上下,仍按旧的思维习惯来指挥提竿动作,必然是十有九空。如今竞技钓鲫法的兴起,提竿动作更是成为比赛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些意识没跟上的钓友,因轻视了提竿的重要性,疏于练习,提竿的功力差了那么一点点,往往在这一提的节骨眼儿上“掉链子”。 眼巴巴终于盼得浮标有了动作,每每提上竿来总是金钩灿灿刺双眼,只听得鱼儿高唱“拜拜”歌。真是九九八十一磨难都熬过来了,偏偏折在最后的一提上。那些想不到提竿动作有问题的人,总是去反反复复地摆弄浮标,片面地认为是调标上有问题。也有的人知道提竿动作很重要,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去练。钓鱼提竿,根据用的钓具、垂钓方式及钓的鱼种, 其方法、要领是各有不同的。有的需要用力提竿,有的需要轻提竿;有的需要大幅度扬竿,有的需要先紧线后扬竿;有的是把鱼重提上来的,有的是把鱼轻拿上来的。总之提竿技巧看似简单,其实内含的道道是满深的。

就手竿钓鲫的提竿动作来说就有抡大臂式、抡小臂式、翻腕式(掌心朝上握竿)、撅腕式(手背朝上握竿)、抖腕式、前推上扬式、后撤式、平端式等等,真可谓是五花八门难以说全,而且近几年出现的几种提竿动作,很快就形成流派并在全国广为流传。当你在一场大型竞技钓鲫比赛上,看到上下翻飞的钓竿是由各种各样的提竿动作组成的,一定会为钓鱼技术的博大和深奥而叹为观止的。

说起提竿动作我是深有感触。九五年从钓王杯赛上败下阵后,自叹技不如人,从此苦练台钓基本功,前推上扬式提竿法更是力攻重点,半年后自认为台钓学有所成,前推上扬式提竿也练到“炉火发青” 的地步。正当小有得意之际,前碧海鱼具的老总吴树翘先生送了我一盘日本钓鲫名人石井旭舟演示钓鲫的录相带,看了石井先生的提竿动作后,使我对前推上扬式提竿法是否实用产生了极大的怀疑,随后由此引发了我对台钓的一系列疑问。

石井先生的提竿动作,乍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而且同台钓的提竿动作有点相似,但细看下来却发现看似简单的动作里有着深厚的功底,而且一招一式中蕴含着的哲理。用录相机常规速度播放,没等你看清石井先生的手部动作,竿已扬起,刺鱼动作结束了。为了能弄懂他的提竿动作,我就反反复复地用单帧播放方式看他的动作,等我最终看明白石井先生提竿动作的奥妙后,录相机的磁头也被磨坏了。石井先生的提竿动作可归纳为:怒发而含蓄,力到手已止。也就是说他的提竿动作,看似只是手腕很随意地抬了一下,其实就这一抬是由腰、腹、背,手臂、手腕同时发力的结果,其力道和速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又能很好地控制钓竿上扬的幅度,绝对是点到为止。

大家都知道,基本功好的**为病人打针,进针快而稳,你可能只感觉到**的手撞了你一下,却没注意到针己刺入你的皮下。这就是点到为止的功力。脉指式提竿刺鱼,讲究的就是做到钩已穿唇而过鱼只是楞了一下,你正好利用这一楞凭手感称了鱼的重量,然后再顺势而为。这是一套承前启后的连贯动作,外行人是很难看出门道的,被嗤之以鼻也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提竿动作除手臂手腕要练出力量外,手眼配合极为重要,而且还要反复用心去感受钓大小不同鱼时的手腕手指的感觉,这样才能练到能根据鱼情需要,随时调整提竿的力度和幅度,无论钓大钓小,竿竿都能提到恰到好处并点到为止。说起点到为止,使我不由地想起了马靴上的马刺。马刺刺马越狠,马越疼跑的就越快。而提竿过猛,幅度又大,那被鱼钩拖着走的鱼能不疼的急红了眼,自然会玩儿命地向深水逃窜,赶上一条大鱼,用线又细点儿,那必切无疑。要是你的刺鱼动作极快又能点到为止,在大鱼一楞之间,你已称了鱼并做好了遛鱼的准备。而鱼没觉得太疼,不会立刻做出绝望的挣扎,只是想通过游动来摆脱鱼钩,其游动的速度不是很快,范围也相对较小。当它几个来回仍摆脱不了鱼钩真的绝望想拼命时,体力已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只要你遛鱼动作正确,既使是细竿细线照样是把大鱼收入护中。所以说点到为止对钓鱼特别是对竞技钓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后撤式提竿评价一种提竿方法, 我们可以借用 “存在既合理” 这个原则来衡量它。 也就是说只要这种提竿方法有不少人在使用,并且一直在流传,就说明这种方法一定有其自身的道理和一定的魅力,如果一无是处,恐怕很少会有人使用,而且也难以流传,既使在流传其生命力也是短暂的。后撤式提竿方法大约从九七年开始出现在竞技钓赛场上,它与当时最时髦的前推上扬式提竿方法是截然相反的,大有离经叛道的意味。由于这个动作很特殊,很快就吸引了一些年轻的钓友去模仿,这可能同年轻人的反判心理或者是前位思想有关。目前使用这种提竿动作的钓友仍是年青人见多。后撤式提竿方法明显与台钓的前推上扬式提竿方**好相反,刺鱼动作是由手带竿往后一拉即完成了刺鱼过程,在拉竿后撤的同时抬手腕扬竿。是谁创造的这种提竿方法我无从考证,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我也不太清楚,发明者可能是认为向前推竿都能刺中鱼,向后拉竿就更应该能刺中鱼。既然刺鱼后无论是飞鱼还是遛鱼,都需要收回手臂,那干脆直接收回手臂比推出去扬起竿来再收臂要少了两个动作,能达到节省时间的效果。如果后撤式提竿方法的发明人确实是这样想的,我认为这个思路总体来说是对的,而且它比前推刺鱼确实要快得多,中鱼后手臂又处于收式,“攻守”皆宜。 从一分为二的角度来分析后撤式提竿方法,我们会发现它也有不足的一面,这个不足很可能是在关键时刻造成掉链子的重要原因之一。钓鱼人都知道,鲫鱼吃落底的饵是头朝下尾朝上。当钓饵离开水底一定距离后,鲫鱼用水平姿式也能吃到饵。如果是钓浮,钓饵处于水的中上层时,鱼会头朝上去追饵吃。后撤式提竿是采用向后拉竿的方式进行刺鱼的,鱼钩是被横斜方向拉动,而鱼头朝上吃饵时,口腔的朝向同鱼钩被拉动的方向会相同,因此鱼钩很容易顺着鱼嘴被拉脱。造成中途跑鱼。既使能钓上来,钩的部位也很浅,经常是鱼上岸就脱钩,这是后撤式刺鱼同前推式刺鱼在钓浮鱼时共同的不足之处。其它的提竿方法因为是由下往上提竿,带着鱼钩的钓线基本上是紧贴鱼嘴上唇朝斜上方向被拉动的,鱼钩剐住鱼嘴内唇的机率要大的多。所以我认为在钓浮时不易使用后撤式提竿动作。有些喜欢后撤式提竿的钓友在钓浮时空竿率明显增高和以上分析的原因有一定的关系。平时我们用手去拉物体和用手去提物体, 所感受到的重量是不同的, 用手提物体感受的重量更直接更准确一些。后撤式刺鱼动作,因钓竿、钓线同鱼形成的角度如同在拉鱼,对刺鱼后的称重来说,会造成判断不准。另外,手竿在钓中大鱼后,是否能避免切线,保证遛鱼成功,除竿、线、钩使用得当外,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刺鱼动作是否能做到点到为止,没让鱼感到非常疼痛。二、刺鱼的瞬间,钓竿是否扬起了足够的高度(刺鱼后竿扬起的角度不能低于四十五度),便于利用钓竿的弹性遛鱼。三、在头三个回合的遛鱼中,大小臂收放控竿的力道是否正确。这其中钓竿在刺鱼的瞬间扬起的角度是否能达到四十五度又取决于钓竿的调性是否合适,钓点水深是否在竿长一半以下,以及提竿方法是否正确。后撤式刺鱼,在刺中大鱼后,钓竿上扬的角度往往比其它提竿动作扬竿的角度要小,所以会为遛大鱼带来一定的困难。因为在大鱼发动挣扎冲击之前, 如果钓竿没能扬起足够的角度, 既使手臂已收了回来,也丧失了一部分通过收放钓竿泄鱼力道的空间, 大鱼一发力必然造成拔河或切线现象。竞技钓比赛中如果使用的线较细,钓的鱼又比较大,有必要调整提竿动作,避免因此而产生的失误,导致比赛失败。

三 “握” 与“提” 的关系 提竿动作是否合理与如何握竿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练出既漂亮又实用的提竿动作, 必须先养成良好的握竿习惯。钓鱼人使用的握竿方式是五花八门的, 其中有几种方式很有特点,也是目前竞技钓的主流握竿方式。下面就这几种握竿方式做一些简单的评述。握枪式握竿法是这几种握竿方式中个性较突出的一种。前两年在流行钓小鱼、钓快鱼的竞技钓鲫比赛上, 这种握竿方式被一些竞技钓高手运用的出神入化、显示出他们炉火纯青的“握技”。看他们提竿刺鱼,动作很小、很轻巧,在激烈的比赛中显得漫不经心,懒洋洋似的,但竿竿扬起钩上的鱼都被挂的牢牢的,很少发生丢鱼现象。真可谓轻舒臂、柔腕止,竿划彩虹、银鲫飞舞。一切都在悄无声响中进行,身边钓手尚未察觉,他已有十几尾鱼的进账。这种握竿方式的要领是虎口朝上,竿柄底部顶在掌心,食指的姿式如同扣**的扳机垫在竿下面做为杠扛的支点,拇指既可以压在竿柄上,也可以放在一侧协助握竿,其余三个手指握住竿柄尾部,因握竿姿式如同握着一把左轮**,故而被一些钓友称为握枪式握竿法。这种握竿法主要靠手腕发力提竿刺鱼, 手腕上扬提竿的角度如果够用,小臂就不动,如果要加大扬竿的角度,小臂才适当的抬起。钓小鲫鱼一般不用抬小臂、单靠手腕发力就完全能刺中鱼,而且刺鱼动作相当快。握枪式握竿方式很随意,提起竿来显得轻柔、飘逸,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是一种比较适合于使用插节竿或竿体轻巧的钓竿钓小鲫鱼时使用的握竿方式。从杠杆原理讲,这种握竿方式有一点美中不足,这就是竿柄握得短,造成动力臂短, 手腕容易疲痨。在用较重的竿子钓鱼时,提竿刺鱼的力度会减弱,钓大鱼时因刺鱼力度小,会刺不透鱼嘴,遛大鱼时单手不易控竿。另外一种握竿方式,从开始流行台钓起就有很多人在使用。这种方式是让竿柄底部与手腕根部齐平,食指伸直贴在竿柄上,拇指协助其它三个手指握紧钓竿。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用这种方式握竿的人占多数。虽说有很多的人在使用这种方式握竿,但是,由于大家对这种握竿方式的理解不同,形似而神不似的现象又极为普遍,我认为这种握竿方式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就看你如何去运用它。脉指式提竿法,就是我在这种握竿方式的基础上逐渐琢磨出来的。所谓脉指式握竿法,就是按中医号脉的原理,把食指伸直,指尖压在竿柄上,其它四个手指握住竿柄。这种握竿法充分利用了杠杆原理,最大限度地加大了握竿的动力臂长度,既可以使刺鱼动作更快又可以尽量节省体力。而且还可以根据所钓鱼体的大小来自由调整动力臂长度。钓大鱼时为了加大动力臂长度甚至可以用小臂顶住竿柄。食指压在竿上如同号脉,中鱼后通过食指尖更容易快速判断出鱼的大小。这种握竿法初学时会觉得别扭,不好适应,一但习惯之后就能体会到它的多处优点。脉指式握竿法有两种端竿方式:一种是手腕的虎口向上,一种是手背向上。手背向上的方式更便于控制抬竿刺鱼的力度和抬竿的幅度。对腕力小的钓友,如果在减小提竿幅度后总是感觉刺鱼力度不够,可以改用更轻的钓竿,也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在底把中塞一节长度在十公分以内,重0.1公斤上下的铜棒,这样等于延长了动力臂长度, 能有效地提高提竿速度和力度。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在练习握竿时只要有恒心就能突破不适应这一关,一但习惯了,就会逐渐自然而熟练起来,最后发展到能娴熟地运用。对那些已习惯了不正确握竿方式的钓友来说,要想改正过来,需要费较大的力气和毅力,但是,只要你有坚定的决心,一定能改变旧的握竿方式,并从科学的握竿方式中体会到更多的竞技钓乐趣。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谢谢分享、学习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感谢分享,辛苦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提竿的功夫深的恨啊

很久以前

学习分享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文字量好大,慢慢欣赏了,楼主辛苦了哦。

很久以前

学习分享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学习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认真学习 提高钓技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认真学习

很久以前

欣赏了

很久以前

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感谢关注,希有收获!

匿名用户

谢谢分享、学习

很久以前

感谢关注,希有收获!

匿名用户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感谢关注,希有收获!

匿名用户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感谢关注,希有收获!

匿名用户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1/3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