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钩柄处断,如果断处有螺旋状的线头,就说明钩没绑好,
打结处就是容易伤线吧,估计你也是老玩家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常识性失误。我觉得也和鱼中钩部位有关,没中在上嘴唇中间的位置,比如中了偏左边,在你控鱼向鱼的右面拉时就会导致钩传来的力和线拉力方向不一致,就会在绑钩处造成轻微位移和产生扭力,哪怕当时不断,也会伤到这个结。用大钩粗线会弱化这个问题造成的影响,则也有可能是中间断。
您这个分析是我重未想过的,细致想想确实和中钩部位有很大关系,并且和刺入深度关系也很大,这样就更明白了为什么这个问题在钓鱼圈里争议很大,非常感谢这么细致的分析,受教了
什么地方都断过一般在有伤的的方
只有一个原因,子线细了,增大一号,同时说明你的线组做的没有任何问题,钩柄处最薄弱,薄弱原因有3,存在结节,拉力降低20%,同时绑钩是用力拉紧,结节处受力较大,局部的出现延展,导致线径变细,拉力再下降10%,另外中鱼或挂耳抛竿钩柄和线产生摩擦,对线产生磨损,再降5%,你就剩65的拉力不断就怪了!
如果8子环处子线断也正常,结节损失20%,
如果子线中间断也正常,原因有2,一是子线受伤,2是子线绑的太牛逼了,子线质量也过硬,几乎没损失多少拉力,当中鱼拉力过大时,子线出现延展,因而线径变细,而延展最细的部位在子线二分之一处,此处拉力最弱,超出极限自然就崩断了
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原因,子线细了,加一号,明白我为什么说杠精了吧,非得用细线,如果是钓黑坑轻口怕档口用小子线,那就只能认,不可能即想出口好还不切线,要是钓自然水域,大大子线搞就是了,挡不了口,你用2个的子线钓鲫鱼也没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