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在于钓不在于鱼,享受过程,收获快乐,一直是我们坚持的钓鱼理念。感谢大自然馈赠于我们的美好一切,我们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知鱼乐,方知鱼之痛。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在庞大几千万钓鱼人中,我们如何能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与大自然并肩同行?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钓鱼并无秘密,但你必须敬畏自然,比鱼更懂鱼。
老子《道德经》开篇是这样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掌握的,但并不 是平常我们表面所认识的那样。“名可名,非常名”是说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这两句话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的规律,只有从人生的规律中才能求得实实在在的名与利,即“老子”所说的“非常名”。
钓鱼活动从祖先原始生产生活活动衍生再来,现代人去钓鱼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放松、愉悦身心进行户外活动,鱼获大而多固然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成就感,获得一种人类原始本能猎杀的快慰,但这些也许只是表象,这并不是我们钓鱼的真正目的,钓鱼的目的是享受过程收获快乐,以鱼谋生的渔夫的行为我们当然无可指责,作为休闲钓鱼人的我们是否可以做得不一样些呢?圣人孔子年幼时丧父,家庭贫寒,兄弟姊妹众多,还有一个残疾哥哥要抚养,为了生活不得不去钓鱼打猎,但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仍然做到:“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就是说鱼只钓不用网捕,对归巢的鸟绝不射杀,为了生计的孔子对待生灵尚适可而止,表现出一种仁爱万物的仁德之心。
人是万物之灵的智慧生物,但原本上也是一种进化而来的生命体,每一种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获得快乐的同时与大自然并肩同行,或者你会更加快乐。
钓可钓,非常钓;渔可渔,非常渔。
钓者仁心,渔娱得乐;只取所需,敬畏自然。~~~屠戮绝纶~~~
图2海杆阵=捕……
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