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转】鱼情与子线长短,钩距之间的变化

金陵一介渔夫_1232014-12-16 10:29:25

一般来说,在休闲钓鱼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子线长度在15厘米_18厘米之间最好["15厘米"是指短的那根子线(以下雷同),长的那根请加二个你所用钩的钩距]!为何呢?要知道,你在休闲钓中,大都以3_8两的鲫鱼为主,连带鳊鱼,草鱼,青鱼等,子线的长度在钓鱼时,是根据鱼的身高来决定的!我认为:"针对你的主攻鱼类,根据你所钓鱼的大小,能够让鱼在一拖一触两根子线缝隙之间游过就行!"那样的子线长度最好,不管你是钓啥鱼都可如此做,主攻鱼小就短一点,鱼大就长一点.

如:你在钓鲫鱼时,用15厘米的子线挺好,但用它钓青草鱼就显短了,到那时,你的子线应加长到30_35厘米以上才行,短了的话:一 子线易断;二 隐匿性不好;三 操作不便.

而在钓鱼比赛时,对子线的要求就要精一点,多一点,但也有规律可寻!(此也适用于野战)

一.根据鱼的大小情况:鱼小则短;鱼大则长.

二:根据鱼的滑口情况:滑口则短;生口则长.

三:根据鱼的咬钩情况:速度快则短;慢则长.

四:根据鱼的泳层情况:水面则短;水底则长.

五:根据池塘水深情况:水深则短;水浅则长.

六:根据池塘喂饵情况:颗粒则短;麸类则长.

七:根据池塘肥瘦情况;水肥则短;水瘦则长.

八:根据池塘走水情况:走水快则短;不走则长.

九:根据池塘饵重情况:饵料轻则短;饵重则长.

十:根据天气(季节)情况:夏天则短;冬季则长.

在已知子线长短的情况下,钩距也是你要所需了解的.

钩距大小的失误,在钓鱼过程中对鱼获的多少占有很大的比重,有的人用你一样的钓组饵料,但钓的比你多很多,他在整体上又看不出与你有二样的地方,问题恰恰就是出在钩距上.

何为"钩距"?一般是这样解说的:从下钩的钩柄圆头到上钩的钩底我们称为'钩距"!

钩距在正常的情况下,为你所钓鱼钩的整体高度(钩底到钩柄圆头顶)1.5_2个为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钩距还是要有变化的.

我认为,钩距的距离大小是以以下三个方面来决定的:

一 因鱼钩的大小;

二 因所钓之鱼的品种;

三 因速度快慢来衡量的.

而不是以其它一些因素来决定的,如风力大小;水流;水的肥瘦;生滑口;鱼塘底部情况;人为因素等.

下面就让我一点一点来解说:

一 因鱼钩的大小来决定钩距:

鱼钩的大小决定了你所钓鱼的大小,大型钩的本身钩型就大,钩距也会随之变大,而小型钩的小也带来钩距的小,如:一枚3#白袖,它的整体高度是0.8厘米,那它的钩距乘以2,一般是1.5厘米左右;一枚伊始尼10#钩,它的整体高度是1.5厘米,那它的钩距就应是3厘米.

二 因所钓之鱼品种来决定钩距: (我们就以常见的7种家鱼来一一解说)

鲫鱼的要求是最简单不过的,我们所提的二个钩距大都是可以适用.

鲤鱼的钩距在一般情况下2个就够,但现在,江湖上还有那么一些钓鱼人,喜欢把钓它的钩距放小,他们的解说是:在鲤鱼中单钩单子线时,子线受力不足以抗衡鲤鱼瞬间冲力带来的影响,利用鲤鱼贪婪的本性,所以把子线放到同样长度,几乎没有钩距,增加中双钩的机率,以确保命中率,这招有时也可一试.

鳊鱼的钩距是根据你所用钓饵情况来决定的,如用饵料以商品饵或颗粒饵类为主,2个钩距足够了,而以草类浮钓,那它的钩距可尽量放大至10_30厘米之间.

青鱼;草鱼的钩距也不复杂,只要在2个钩距上稍微放大半个就行,也可利用钓鲤鱼的方法而没有钩距,增加稳定性!浮钓草鱼时,也可采用钓鳊鱼时的钩距!我底钓青草鱼时,大都是放大钩距而不缩小,只要有很好溜鱼技巧就行.

鲢鳙的钩距在底钓时是一样的,二个就够,而钓浮时,是根据鱼的大小来决定的,鱼头越大钩距就越大,在太湖地区我浮钓鲢鳙时,二钩之间的钩距一般放的都比较大(3个钩距),如碰上特殊天气,鲢鳙不开口,但经常蹭饵时,上钩撮雾化很好的饵料,下钩则不放饵,用于刺鱼,钩距在10厘米之间为好,我的经验是:3斤以内的3个钩距,鲢鳙个体每大一斤就放大一个钩距,最大不要超过15厘米就行.

三 因速度快慢来衡量的钩距:

这种说法大都使用于竞技钓鱼比赛中,鱼情越快钩距就越大,最大时可达3_4个钩距,而慢则不用减小钩距.

当你拥有一套好的钓鱼工具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对钓鱼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观察,同时要学会改进,做到准确地表达到你的钓鱼过程中,而不要马马虎虎的行事,那你钓鱼技术的更新高低在短时间内就会显现出来.

我以为,碰上以上每一种情况,请以15厘米为标准,增加或减少你的子线长度,二个钩距为依据,根据鱼情加减你的钩距长短.

当然,在以上几点还未概括全部的鱼情,希望在钓鱼的过程中,活学活用,勇于创新,要敢于用新,才能出其制胜

打开钓鱼人APP  阅读全文
查天气、找钓场、学钓鱼;钓鱼人APP
钓友回复

学习了!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分享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认真学习 提高钓技

很久以前

学习了!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了!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学习学习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看看

很久以前

学习了!

很久以前

学习了

很久以前

认真学习 提高钓技

很久以前

上鱼才是硬道理

很久以前

钓到老 学到老 反正越学习 越不会钓

很久以前

学习分享了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认真学习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观摩顶贴,多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不错的经验

很久以前

谢谢分享

很久以前
1/2下一页
打开钓鱼人APP  查看更多内容
APP内打开